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3三字经.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75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3三字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字经(节选)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来源:1. 给下面的词语组词。仪( )亲( ) 经( )利( )师( )孝( )来源:学.科.网Z.X.X.K2填出下面句子的下一句。为人子, ,亲师友,习礼仪。来源:学#科#网香九龄, ,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 ,弟于长, 。3.选出下面表达“尊敬和友爱兄长”的意思句子( )。A.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B.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C.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课后能力提升1. 讲一讲“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的意思。2写一写你从黄香温席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来源:ZXXK参考答案来源: 基础知识达标1. 礼仪亲人经

2、常锋利老师孝顺2. 方少时能温席能让梨宜先知3. B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

3、)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课后能力提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2.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