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丁(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代书院,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英才的重任,通常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千余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书院在历经辉煌、困顿和沉寂中发展着,至今仍然“活着的书院”岳麓书院就是其中的典范。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直至湖
2、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其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千百年来始终坚持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理想,高扬爱国务实、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倡导实事求是、学贵力行的治学精神,秉持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姿态,培养和熏陶了大批人才。以近代中国为例,先后涌现了以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以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领导者,以谭嗣同、熊希龄等为代表的维
3、新变法志士,以黄兴、蔡鳄等为代表的民主革命者,以杨昌济、范源赚等为代表的教育家,以何叔衡、蔡和森、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目前,岳麓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努力推动岳麓书院的全面现代复兴,将其建设成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文化地标。当下,尽管书院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尽管岳麓书院已是湖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很多书院正在被新建或复修,但它俨然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渠道或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也不能取代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现在的书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院,而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应有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这是发展理念上应该明晰的。
4、(摘编自范玉刚书院的文化传承及精神蕴蓄与岳麓书院网站书院概况)材料二: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是古代东亚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书院历史非常悠久,其间之形制、规矩多有变化,所以要综括地谈它的精神并不容易。传统书院有讲会,讲会有高度的仪式性。不是一上来就开始演讲,演讲前要焚香、要击云板、要歌诗。歌诗非常重要,因为儒家的教育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还有祭祀,每次讲会前,主持人都要先到孔子像前上香,上香后才开始讲会。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讲会的仪式性。其次还有会约,极细密。如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规约一类。每个书院在具体运营过程中,还有非常多、非常细的规范,包括怎样吃饭,怎么缴费
5、,每个月聚几次,是朔望集,还是每个月初三初七聚会,每个聚会多少时辰等等。这些规定非常详细,否则群体生活便难以进行。书院精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质疑、问难、辩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学术上本来有的传统,书院继承和发扬了它。那么,这个传统从哪儿来的呢?从汉代的讲经来!当然先秦诸子不用说了,儒家的师弟子之间也是互相辩论的。但汉人讲经学时,把这种辩论的精神制度化了,演讲时规定要安排一位质疑者。这个传统在南北朝期间又扩大了。皇帝也常出来讲经,由大臣问难。到了宋代,这种风气在书院中也得到了体现。所以书院讲会在制度上要设一名质疑者,目的就是用跟你相反的道理和你辩论,以追求真理。讲会之外,书院山长(院长)还要讲
6、学。这跟讲会不太一样,主要是本门内部的讲习,讲自己的学问。书院山长大概一两个月讲一次,平常并不讲,那么平常书院是怎么学习的呢?是自学!就是你自己学习。书院有个方向,告诉学生应该遵从什么,有个精神上的导引,这些都由山长提点。自己学、自己下功夫,学到某个地步,老师才给个指引或做个印证。书院基本上不考试,你做学问是为自己做的,你学问好不好你自己清楚,我考你干什么呢?你为了考试来蒙混我,有这必要吗?,而且也没有年限,你要读几年就读几年,所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书院。自学自律,为己之学,这种精神贯穿于书院中。另外,还应注意书院的社会性。书院对外另有宣讲,属于社会性的讲学。这种面对社会的讲学,旨在教化,目的是
7、要让社会风俗更为淳美。古代书院的山长们在这方面颇有表现,有很多故事。如清代诗人施闰章(愚山)主持一个书院,有天来了两兄弟,写了状子到书院告状,要争祖产。愚山说:“我这里是书院,是讲学的地方,不是衙门,你们要告状,需到衙门去,但既然来了,那我们也不妨聊聊。”就让两兄弟坐下来,跟他们谈兄弟友爱之道,结果讲得这两兄弟相拥痛哭,当场就把状子烧了回家去了。最重要的,贯穿在书院内部的是一种礼的精神或敬的精神。礼的外在是一种典礼、仪式,内在是一种敬的精神。这敬或礼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第一,表现在祭祀上。书院必有祭祀,祭祀是书院非常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今天的大学里荡然无存。没祭祀就是没有学术传统。我们很多大学
8、只纪念政治人物,立了一堆铜像塑像,但是大学自己学术本身的师承,什么时候祭祀了?其次是斋。书院有斋,我们平时讲心斋、吃斋。斋是什么?是用行动来表现一种对事物恭敬的态度。像祭祀时要斋戒沐浴、要斋心。所以,斋舍不只是回去睡觉的地方,你主要的学习、主要的实践功夫都是在你的斋房、你的书斋里体现的。你大部分的时间并不是到讲堂上听讲,仍是在书斋里自己用功。还有敬师。现在很多学校,老师进教室讲课,学生起来敬礼都不会;下课,学生一轰而散,也不懂得要跟老师敬礼,没任何仪式。没有礼的精神灌输其中,想要学生守规约,必然引起反弹。书院属于私学,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但它是整个社会共同的事业,其功效也影响于整个社会。(摘编自
9、龚鹏程书院何为之书院精神)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岳麓书院自八十年代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继续在人才选拔、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方面做出重要贡献。B. 宋代书院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因为先秦儒家的师弟子之间一也经常辩论,且到汉代讲经问难已成为规定。C. 古代书院有自鹿洞书院的自鹿洞规约那样的会约或规约,会详细地规定书院各种章程,来保证书院的生活秩序。D. 古代书院不考试,学问的修习全在内心,学习的方式以自学为主,山长会隔些时间进行讲学,并适时启发提点学生。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千百年来培养
10、了大批教育家、改革者、革命家等人才,这与其教育理想与治学精神符合时代需求密切相关。B. 现在的岳麓书院已经可以做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格局逐步完善,有望成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文化地标。C. 书院里有斋舍,斋舍可用来作休息场所,但斋舍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它是学习与实践的主要场所,另外“斋”还包括恭敬的含义。D. 今天的书院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家长选择让孩子进入书院的国学班就读,不再到传统的学校学习,应予支持。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书院精神的一项是( )A. 明代大儒刘宗周的证人社会仪记载,书院讲会皆有司会主持,司会宣布讲会开始,敲云板,童子歌诗;
11、再敲云板,才能开讲。B. 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曲阜孔庙都会举办大型祭孔仪式,典礼包括开城、开庙、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鞠躬礼等仪式。C. 唐代孔颖达年轻时去听人家讲经,执经问难,不断追问,结果把主讲人问倒了,致其下不了台,甚至恼羞成怒,孔颖达仍不罢休。D. 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米熹展开了一场关于心学和理学的学术论辨,两人率弟子各守阵营,过程精彩绝伦,带有浓厚学派争鸣色彩。4. 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书院”下一个简要定义。5. 古代的书院精神对现代教育有怎样的启示?结合材料二进行总结。【答案】1. C 2. D 3. B 4. 书院是我国古代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的具有人才培养、学
12、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形成独特精神的民间教育机构。(或者:书院是我国古代民间独特的教育机构,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具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形成独特精神。 5. 教育要追求真理,着重培养质疑、问难、辩论的精神;教育应该强调自学自律,教师应适当引导,避免过多的考试;学校应该开放办学,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应该有适当的仪式感,突出礼敬精神。【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人才选拔”错。原文,“书院延续其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所以,书院只进行人才培养,并不参与人才选拔,
13、人才选拔是科考的事情。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儒家师弟子辩论,汉代讲经问难,至书院的质疑精神,是一个传承。D项,“古代书院不考试”错误,材料二,“书院基本上不考试,你做学问是为自己做的,你学问好不好你自己清楚,我考你干什么呢”,所以,原文说的是“基本不考试”,而不是不考试。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D项,“今天的书院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到传统的学校学习,应予支持”错,原文“但它俨然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渠道或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也不能取代义务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在义务教育学校就读不应支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4、能力。B项,曲阜的祭孔大典是在孔庙举行,并不是在书院,不属于“书院精神”。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给重要概念下定义的能力。这道题要求给“书院”下一个简要定义。首先要找到种概念,然后用“属概念(书院)+是的种概念(中心语)”的模式给“书院”下定义。下定义要是一个单句,要在文章找到“书院”的特征,把这些特征概括为定语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放在种概念之前,起到修饰种概念的作用。“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是古代东亚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一种独立的教育系统”概括出“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书院在历经辉煌、困顿和沉寂中发展着”概括出种概念
15、是“民间教育机构”。“古代书院,承担着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英才的重任,通常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概括出“古代书院”“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的”。“书院延续其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概括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整合上述要点,添加适当词语,连缀出答案为:书院是我国古代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的具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形成独特精神的民间教育机构,或书院是我国古代民间独特的教育机构,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建立,具有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形成独特
16、精神。【5题详解】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书院精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质疑、问难、辩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学术上本来有的传统,书院继承和发扬了它”“书院讲会在制度上要设一名质疑者,目的就是用跟你相反的道理和你辩论,以追求真理”分析可知,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之一是:教育要追求真理,着重培养质疑、问难、辩论的精神。“书院山长大概一两个月讲一次,平常并不讲,那么平常书院是怎么学习的呢?是自学!就是你自己学习。书院有个方向,告诉学生应该遵从什么,有个精神上的导引,这些都由山长提点。自己学、自己下功夫,学到某个地步,老师才给个指引或做个印证。书院基本上不考试,你做学问是为自己做的,你学问好不
17、好你自己清楚,我考你干什么呢?你为了考试来蒙混我,有这必要吗?,而且也没有年限,你要读几年就读几年,所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书院。自学自律,为己之学,这种精神贯穿于书院中”分析可知,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之二是:教育应该强调自学自律,教师应适当引导,避免过多的考试。“最重要的,贯穿在书院内部的是一种礼的精神或敬的精神。礼的外在是一种典礼、仪式,内在是一种敬的精神”“现在很多学校,老师进教室讲课,学生起来敬礼都不会;下课,学生一轰而散,也不懂得要跟老师敬礼,没任何仪式。没有礼的精神灌输其中,想要学生守规约,必然引起反弹。书院属于私学,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但它是整个社会共同的事业,其功效也影响于整个社会”分析
18、可知,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之三是:教育应该有适当的仪式感,突出礼敬精神。“还应注意书院的社会性。书院对外另有宣讲,属于社会性的讲学。这种面对社会的讲学,旨在教化,目的是要让社会风俗更为淳美”分析可知,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之四是:学校应该开放办学,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
19、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明天(节选)鲁迅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拒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第一个问题是棺木。单四嫂子还有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都交给了咸亨的掌拒,托他作一个保,半现半赊的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也伸出手来,很愿意自告奋勇;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快快的努了嘴站着。掌拒便
20、自去了;晚上回来,说棺木须得现做,后半夜才成功。掌拒回来的时候,帮忙的人早吃过饭;因为鲁镇还有些古风,所以不上一更,便都回家睡觉了。只有阿五还靠着咸亨的拒台喝酒,老拱也呜呜的唱。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总不信所有的事。一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
21、色的曙光。银白的曙光又渐渐显出绯红,太阳光接着照到屋脊。单四嫂子张着眼,呆呆坐着;听得打门声音,才吃了一吓,跑出去开门。门外一个不认识的人,背了一件东西;后面站着王九妈。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下半天,棺木才合上盖:因为单四嫂子哭一回,看一回,总不肯死心塌地的盖上;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他,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但单四嫂子待他的宝儿,实在已经尽了心,再没有什么缺陷。昨天烧过一串纸钱,上午又烧了四十九卷大悲咒;收敛的时候,给他穿上顶新的衣裳,平日喜欢的玩意儿,一个泥人,两个小木碗,两个玻璃瓶,一一都放在枕头旁边。后来王九妈掐着指头仔细推敲,也终于想不出一些什么缺陷。这一日里,
22、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拒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家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倒居然有点平稳了。但他接连着便觉得很异样:遇到了平生没有遇到过的事,不像会有的事,然而的确出现了。他越想越奇,又感到一件异样的事这屋子忽然太静了。他站起身,点上灯火,屋子越显得静。他昏昏的走去关上门,回来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
23、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他现在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他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他是粗笨女人。他能想出什么呢?他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
24、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抖的笑着挤着走去。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单四嫂子丧子之后,基本没有主见,听凭王九妈等人的安排;这一则因为她沉浸在悲痛中,二则因为她孤苦无依。B. “他们背了棺
25、材来了”一句中的“哦”的意思是明自过来,之前单四嫂子沉浸在明天宝儿会活过来的梦里,如今见着棺材,这幻想破灭了。C. 宝儿乖巧懂事,他所说的卖馄饨挣钱给妈妈的话,曾给艰苦劳作的单四嫂子带来莫大的安慰,让她觉得生活有了奔头。D. 宝儿出葬后的晚上,单四嫂子觉得屋子里“太静”“太大”“太空”却又想不明白原因,作者说“他是个粗笨女人”正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两次提到“纺车静静的”立着,正与单四嫂子回忆往昔自己纺纱、宝儿吃茴香豆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宝儿的死亡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B. 老拱的唱词、蓝皮阿五和老拱“七歪八斜”的形态、“笑着”
26、的神态以及“挤着走去”的动作等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思想肮脏、无聊的乡下闲汉形象。C. 结尾写单四嫂子睡着了,没有交代她是否梦到宝儿,但写到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这意味着她还有生活的希望,用曲笔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D.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单四嫂子的心理一也有不同,令读者一步步感受到她在无奈中接受了残酷的事实,油然而生对她的同情。8. 请结合乡邻帮单四嫂子办丧事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中反映的鲁镇众人面对贫弱者的心态。9. 小说以“明天”为题有怎样的好处?【答案】6. D 7. C 8. 看热闹。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尤其是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
27、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可见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只是为了鉴赏单四嫂子的悲哀。占便宜。他们大加搜刮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所有帮忙的人都要吃饭,全不顾一个贫弱者的生死存亡。冷漠无情。宝儿入殓时王九妈“不耐烦”“气愤愤”,以及众人吃过晚饭就回家都表明当时人情的淡薄。 9. 暗示人物命运。在“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侄桔下,单四嫂子完全失去了生存所依附的对象,她的“明天”注定是一个悲剧。巧妙隐喻主题。“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这群被社会驯服的冷血动物,无法创造美好的“明天”。引发读者思考。“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给人以希望和期待,并引人思考“暗夜
28、”是否能真正变成“明天”。【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正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错误。此处作者说单四嫂子是“愚笨女人”,并非是对她愚昧麻木的揭示,而是与上文中提到的“愚笨女人”相呼应,是揭示她没有看穿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项,“这意味着她还有生活的希望,用曲笔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错误。作者写鲁镇此时“完全落在寂静里”,是暗示单四嫂子生活在黑暗的吃人社会中,她的生活完全没有希望,她没有明天。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本题是分析一个群体形象。鲁迅对旧社会的中国人的冷漠自私是有着深刻体
29、会的,他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本文中以王九妈、老拱为代表的这一群体形象,就是“看客”形象的具体代表。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王九妈张罗拿单四嫂子仅有的值钱东西作抵押换回两块银洋,为的是所有帮忙的人都要吃饭,而蓝皮阿五自告奋勇去买棺材,被王九妈拒绝后还骂其为“老畜生”,这些行动表明他们都想方设法的占单四嫂子的便宜,全然不顾单四嫂子以后如何生活。而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 可见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他不是想占便宜,就是想看热闹,完全是一副看客的嘴脸,而最恶心的是老拱,他不仅是看客,而且思想还非常肮脏。看客最大的特点
30、是冷漠,这一点在小说中也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宝儿入殓时王九妈“不耐烦”“气愤愤”,以及众人吃过晚饭就回家,完全不顾单四嫂子的感受,这些都表明当时人情的淡薄。【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分析能力。明天这一题目,作者在其中蕴含了多层意蕴,单四嫂子生活在一个封建气氛浓厚,实行“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社会当中,在儿子死后,她失去了她唯一的依靠,她的“明天”注定是一个悲剧,她没有“明天”,这就暗示了人物命运;同时,这一题目还巧妙的隐喻主题,在“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这群被社会驯服的冷血动物,这群“看客”,是无法创造美好的“明天”,而要有“明天”,就必须进行全社会的改造,
31、所以,结尾“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则是这种改造的前奏,在为进行这种改造积蓄力量。所以,“明天”这一题目,既给了读者希望与期待,也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 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邓傀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
32、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眯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吹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
33、,保于苔。乐毅独留构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构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史记乐毅列传)10.
3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B.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C.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D.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
35、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委质,向君主献礼,表示忠心。古代卑幼见尊长,不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后退出。B. 霸国,指春秋时代的齐国,因齐桓公曾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时代的齐国仍然有“霸国”余威。C. 合从,即“合纵”,文中指东方六国诸侯联合抗拒西方的秦国;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D. 反间,指诱使敌方的间谍或其他人获得虚假情报,制造敌方的内部矛盾,进而伺机获取胜利。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乐毅出身名门,早年便有贤名。乐毅的先祖乐羊曾在魏文侯手下任职,因功被封在灵寿,后乐氏子孙辗转为赵国人。乐毅喜好兵法,赵国曾有人举荐他出
36、来做官。B. 乐毅经历丰富,善于利用机会。沙丘之乱后乐毅离开赵国到了魏国,适逢燕昭王招揽天下贤士,乐毅借为魏昭王出使的机会投靠燕国,并担任了燕国的亚卿很久。C. 乐毅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策略。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认为单独行动不易获取胜利,建议联合赵、楚、魏等国一起攻击齐国,得到了诸侯们的热烈响应。D. 乐毅谋略过人,伐齐功勋卓著。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仅仅留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围而不攻,日的在于收服人心,从根本上瓦解齐国。13. 燕昭王死后,乐毅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改变?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
37、报任安书)(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答案】10. D 11. C 12. D 13. (1)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乐毅与惠王有矛盾,遭到惠王猜忌;(2)齐国的田单趁机实施反间计,谎称乐毅打算在齐国称王,致使乐毅被骑劫替代;(3)乐毅害怕回国后被杀,便投降了赵国,被封为望诸君。 14. (1)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记载不了,只有那些卓越超群的人才被称道。(2)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将推崇皇权的高峻,永保无穷的福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译是:乐羊担任魏文侯的将领,他带
38、兵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灵寿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中山复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乐家的后代出了个有名人物叫乐毅。“伐”与“取中山”是连动短语,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中山”是“复灭”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积累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文中指东方六国诸侯联合抗拒西方的秦国”错,文中“合从”是联合抗齐。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留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围而不攻,目的在于收服人心,从根本上瓦解齐国”理解错误。原文“唯独莒、即墨未服”意思是,只有莒和即、墨
39、没有收服。“留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围而不攻”是齐国田单的反间计,不是有意留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而是没有攻下。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本题语境在最后一段,由“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可知乐毅遭到惠王猜忌;由“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可知,乐毅职位被骑劫替代;由“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可知,乐毅最后投降了赵国。【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的关键词有:(1)摩,通“磨”;胜,尽;倜傥,卓异洒脱;非常,不同寻常;称,被称道。(2)当,担任、掌
40、握;居域中之大,定语后置句;崇,推崇;休,欢乐、幸福。【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乐羊担任魏文侯的将领,他带兵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灵寿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子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中山复
41、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乐家的后代出了个有名人物叫乐毅。乐毅很贤能,喜好军事,赵国人曾举荐他出来做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子之执政,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邓傀借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很长。在这个时侯,齐湣王很强大,南边
42、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昧,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他与秦昭王共同争取尊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归称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于是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说:“齐国,它原来就是霸国,如今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劝说秦国
43、。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虐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乐毅回来汇报了出使情况,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西边大败齐国军队。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币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苔。齐湣王在济水西边被打败后,就逃跑到苔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攻下临莒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
44、用酒肉搞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时恰逢燕昭王死去,他的儿子立为燕惠王。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反间计,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不及早攻取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隔阂,乐毅连续不断用兵(故意施延时间)暂且留在齐国,(想)在齐国面南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当时燕惠王本来就已经怀疑乐毅,
45、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并召回乐毅。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岑参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花明潘子县注,柳暗陶公门。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注:潘子,指潘岳。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景物描写入手,将触觉与视觉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B. 颔联运用典故,“潘子县”与“
46、陶公门”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陶处士的赞美之情。C. 尾联在前三联写景状物的基础上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陶处士生活态度的认同。D. 这首诗语言清新质朴,风格近于田园诗,与作者为人熟知的边塞诗风差别较大。16. 概括诗中陶处士的形象特征,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5. C 16. 情趣高雅。“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描写出陶处士居所优美环境,衬托出主人的雅趣和闲情。闲适洒脱。“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写出陶处士服药养生、持杆垂钓的自得其乐的生活情形。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与“南桥车马客”往来奔走相对比,写出他远离尘嚣的安宁心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47、C项,“直抒胸臆”不当。前三联写景状物,尾联写“南桥车马客”往来奔走,表现诗人对这种追名逐利生活的厌弃,侧面写出他远离尘嚣的安宁心境,是间接抒情的手法。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诗诗题为“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陶处士”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特点,“处士”即隐士,同时“别业”交代了居处的环境,远离闹市和喧嚣;前两联写景,以景衬人,首联“风暖日墩墩,黄鹂飞近村”写景,描绘出一幅和煦宜人的春日图景,写出了一路寻来的节令特点;颔联“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运用典故,“潘子县”与“陶公门”,“花明”与“柳暗”描绘了陶处士居处环境清雅、幽静,从侧面衬托主人的高雅情趣,含蓄地抒发了
48、作者对陶处士的赞美之情;颈联是正面直接描写,“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描绘陶处士的生活场景,写出一个隐逸之人的悠闲自在;尾联写“南桥车马客”往来奔走,与陶处士隐逸生活相对比,侧面表现陶处士远离尘嚣的淡泊心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乎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的心意的诗句是:“_,_”。(2)登高中杜甫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诗句是“_,_”。(3)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_,_”两句精彩的细节描写,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答案】 (1). 明明如月 (2). 何时可掇 (3).
49、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执乎相看泪眼 (6). 竟无语凝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名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掇、萧、凝、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半清早,几大朵( )着锃亮边儿的乌云,像刚刚炸裂开却又不甘心各自散去的大型冰块,集拢在朝阳周围。有一块终于捂火盆似的一下捂住了太阳。顷刻间,密麻麻的吊线雨幕从黑云底部垂搭而下,汾沱雨点儿齐崭崭泼下来了!只是暗了东方,天宇并不晦暗,云隙缝儿间透射出的一束束烂银般的光芒,将连天接地的雨幕照射得( )。那珍珠似的雨滴一下子将地表万物泼打得迷迷茫茫,碧翠晶
50、莹的棉花叶、苞谷叶颤颤巍巍,噼啪乱响,亭亭株影在雨丝长弦下似笑似舞,半痴半醉。雨星砸在地上, ,雨沫泛亮,仿佛白雾掠地,于是,人们称这雨为“白雨”。“白雨不过牛背”,黄牛的一峰脊背可以秦岭亘天似的分划开晴阴两界。黄牛在拉犁,犁沟那边刚刚耕耘翻掀起来的土地上是白花花的一派雨雾,这一边尚待翻耕的生茬地上,阳光( )灿烂,一星儿雨也没有。方才还在那一边啄蟋蟀、叼红蚯蚓的乌鸦、喜鹊,忽地撑开翅膀,贴住地皮飞掠到犁沟这一边来了,齐愣愣抬头往那一边瞅。趁早凉钻进青纱帐里寻挖猪草的村童们,急惶惶扔了短镰,倒翻了竹笼胡乱扣在小脑瓜上, ,大呼小叫,连滚带爬,像风雨里覆了巢的小鸟,像荒火里乱了营的蚂蚱收鞭插犁的
51、老农自言自语:“噢,今天是立秋!”丰硕而富饶的秋天,就这样大咧咧地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镶 闪闪烁烁 依然B. 镶 晶莹剔透 竟然C. 围 闪闪烁烁 竟然D. 围 晶莹剔透 依然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秋天就这样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 A 19. 秋天前面加上“丰硕而富饶”,语言生动形象,更能突出秋天的特征,表达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强烈情感。“大咧咧
52、”运用拟人的修辞乎法,赋予秋天人的特征,亲切自然。 20. 示例:闪溅开一片片薄纱似的雨沫;朝没有雨的这一边狼狈逃窜【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含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因下文有“锃亮边儿”,这里应选“镶”,组成“镶边”这个词,达到乌云镶着亮边的效果,“围”字则无法达到这一表达效果。排除CD两项。第二空,闪闪烁烁,形容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或说话吞吞吐吐。也指说话很不连贯。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可以透过光,常指各种宝石。语境中光芒照射雨幕,有光芒和动感,应选“闪闪烁烁”。排除B项。第三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依然,指照往常、依旧的意思。也指依恋不舍的样
53、子。语境中,上文有“阳光透射出光芒”,这里应选“依然”。分析可知,A项词语全都恰当。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中语句的分析鉴赏能力。划线句子“丰硕而富饶的秋天,就这样大咧咧地降临到八百里秦川上来了。”“秋天”前面加上“丰硕而富饶”指出了秋天的特点,把“黄牛在拉犁”“乌鸦、喜鹊展翅飞行”“挖猪草的村童”“收鞭插犁的老农”等秋天的景象概括了出来,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之情。原句在“降临”前加上“大咧咧”,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到来时轻车熟路,自然亲切的特点。修改后的语句没有这些表达效果,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第一处,根据下文
54、“雨沫泛亮,仿佛白雾掠地”分析,这句把“雨沫泛亮”的形态,比喻为“白雾掠地”。所填语句要把“雨星砸在地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其形态,而且还要与下句的“雨沫”衔接上。如“闪溅开一片片薄纱似的雨沫”。第二处,整个句子写出了村童们活泼可爱、遇雨惊慌失措的情态,所填语句要符号儿童的特点,上文“扔了短镰”“竹笼胡乱扣在小脑瓜上”是因为突然下雨了,下文是“大呼小叫”,写出了村童的惊慌。此处可以填写“朝没有雨的这一边狼狈逃窜”。【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
55、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21. 下面的文段在语言表达和标点方面有四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标点规范。近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概有35%的粮食没有被充分利用,币是被浪费掉了。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0克左右
56、,浪费率为11.7%;此外,大型聚会浪费率则达38%,学生饭有1/3被扔掉,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今年全球有6.9亿人处于饥饿。【答案】“联合发布”的后面加“的”;去掉“人均”或“每人每餐”;最后的逗号改成句号;“饥饿”后加“状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结构混乱,“联合发布”的后面加“的”;“人均”与“每人每餐”语义重复,去掉“人均”或“每人每餐”;最后逗号改成句号,因为后面说的是“另一方面”,前后并列,应使用分号;缺少宾语中心词,“饥饿”后加“状态”。22. 请对下面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中国红十字会总
57、会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将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发生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是发生心脏骤停之后的4分钟内,每施延一分钟,患者的生存几率就降低10%,因此,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非常重要,多一人学会,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目前我国的心肺复苏普及率只有1%,美国这一数据为33%,法国为40%。中国急救领域专家推出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指出全民参与是提升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的终极策略。【答案】心肺复苏被纳入教育内容,学会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很重要,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极低,全民参与是提升普及率的终极策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
58、压缩的能力。材料共有两段。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关键信息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第二段是新闻的主体,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说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关键信息有“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非常重要,多一人学会,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据此概括出“学会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很重要”;第二句进行数据比较,关键信息是“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极低”;第三句给出提升普及率的策略,关键信息有“全民参与是提升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的终极策略”。根据以上信息分点概括即可。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成长是我们人生中永恒的话题。有人说,成长就是说的少了,做的多了;有人说,成长就是今天比昨天更能看透事物,并且
59、处理事情比昨天更为得当;还有人说,成长就是超乎昨天的自己。对于成长的理解,由于出生环境、家庭背景、求学经历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在心里面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诠释。请写一篇文章,可以是你对成长的思考,一也可以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要求: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感悟成长成长,是尖尖小笋努力抽节,长至剑拔十寻;成长,是稚嫩雏鸟傲对风雨,勇敢开始第一次飞翔。成长是娇花挺过雨打风吹,成长是弱鱼游过大江大浪。成长是一场跌跌撞撞的旅行,父母仅是导游而非拐杖,我们需得用宽容和智慧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去获得成长。年仅7岁的男孩在球被抢走后拒绝了父亲的帮助,在一旁耐心等待
60、,抓住机会传球,融入了那些原本抢了他的球的大孩子们中间。他不仅收回了玩球的权利,也收获了一群伙伴。试想,如果男孩不愿宽容他人,不愿动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只知依靠父亲收回球,那他便只能一个人继续孤独地玩球,不能交到新朋友,更不能获得这一次成长。宽容和智慧是成长路上的必需品。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成长并不是针锋相对,学会宽容才会让成长的过程更加和谐美好。张良遭遇桥上老人,老人脾气极差,屡次故意将鞋扔下桥,并命令张良去捡。张良宽容了刁钻的老人,甚至亲手为老人穿鞋,不仅获得了意外之喜一本奇兵书,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对万事的包容,学会了宽以待人,获得了心灵的洗涤。宰
61、相肚里能撑船,小人心眼里估计连根针都放不下。成长不仅仅是身体长大的过程,更是心灵“长大”的过程。学会宽容,扩展你的心灵,让缤纷的万事万物有容纳的地方,才会让你得到成长。多少人曾感叹成长的道路上一片迷茫,多少人曾在成长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智慧是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引领我们避免误入歧途。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仅是个无知的女孩,浑浑噩噩不知所终。直到她从老师那里获得了知识,她的世界似乎一下子明亮起来。她学会思考。她获得智慧。她的智慧引领着她前进,即使身处黑暗也踏出一条光明的路来,就这样,她一步一步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女性之一。若没有智慧的引领,想必海伦凯勒还在黑暗的泥沼里苦苦挣扎。旅人上路姑
62、且需要一盏灯,我们走在凶险成倍的成长之路上,又怎会不需要这盏智慧的明灯呢?以宽容为基,以智慧作引,让成长的爬山虎一点一点越攀越高,终有一天,它将到达我们曾梦想的彼方,长成我们所希望的模样。【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为材料作文。【审题】材料主要讲“成长”。题干要求可以是对成长的思考,也可以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事。“成长”,就是指事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走向成熟的过程。根据材料内容,考生在审题时,要弄清楚材料中成长的内涵是指事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走向成熟的过程。可以看出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一个蜕变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等。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突出成长的过
63、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写风雨彩虹,艰辛与喜悦,挫折与梦想,失败与成长等。要明白成长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要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要突出这个过程所经历的风雨阳光、喜怒哀乐。二是在题材选择上,要集中一个范围或某个领域,体现发展的历程,具备时间性;或聚焦一个人物或某个物件,体现成长的过程,具备提升性。总之,要凝神聚焦,集中笔墨,不泛化,不抽象,注意点不是一个瞬间、一件小事。三是在立意确定上,如果能够关照材料内容,则离佳作不远了。参考立意:成长记录着痛苦,也镌刻着欢乐;成长,让自己更好更强;成长路上有风雨也有阳光;成长,交织着泪水与欢笑、困惑与清醒;成长,不断前行,永无终点;成长中的苦
64、与乐等。【素材】(1)一粒种子破土而出,扎根于大地,经风雨的洗礼,吸自然的养料,受阳光的照耀,终长成参天大树。不论是蚂蚁还是大象,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有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有风雨,也有彩虹,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挫折也有梦想成长,就是指事物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走向成熟的过程。(2)世间万物都会成长,有的成长过程迅速,有的成长过程缓慢,有的成长于心理,有的成长于生理。成长是我们从毛毛虫蜕变成美丽蝴蝶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痛苦难耐,可是却是人生华丽的转折点。当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地放手,让我们独自“飞翔”时,我们会迷茫、彷徨,但熬过去,便是美好的开头。小时候的我们乳臭未干、天真纯朴,不知忧愁为何
65、物,但当我们逐渐年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被烦恼所干扰,烦恼便像一张无形的网一样缠绕着我们,使我们喘不过气来,但我们仍然积极面对,理智处理,这便是成长。(3)成长如一盏清茶,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成长如一道难题,你要去认真琢磨;成长如一朵鲜花,你要去慢慢欣赏让我们满怀自信、力量步入成长的殿堂吧!(4)成长回眸中,我们学会“愈挫愈强”的不屈;成长回眸中,我们学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感恩之心;成长回眸中,我们学会从彷徨无知到看清社会,作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醒!学会回眸你的成长吧!积累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当生日歌再次想起的时候,你就可以无怨无悔,毫无牵挂的步入新的成长旅程!行文结构:开头可以用一些精彩的语句引入,引出观点“我们需得用宽容和智慧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去获得成长”。可以结合不同的事例分析论述,如成长不仅仅是身体长大的过程,更是心灵“长大”的过程,宽容和智慧是成长路上的必需品;学会宽容,扩建你的心灵,让缤纷的万事万物有容纳的地方,才会让你得到成长;智慧是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引领我们避免误入歧途等。最后可以总结,收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