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渗透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通用技术课程在常规教学中地位也得到相应的提高,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也是必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由于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把德育融入到我们的技术课程中呢?下面就自己平时在教学中是怎么把德育渗透到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案例,跟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对我们的一些教学有所帮助。关键词:德育 通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客观事实,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社会国际竞争较量的重要内容,培养技术性人才,也是国中之重。如果只是单纯技术培养,没有思想道德
2、教育,学生欠缺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心中的道德律,可想而知,那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乃至国家灾难?所以,在技术课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还包括在社会生活、思想道德规范、正确使用技术等方面的一种导向。我们都知道技术具有两面性,它推动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福音,但同时又隐含威胁,因此我们在使用技术时必须慎之又慎。所以,在技术课堂里,我们通用技术教师就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在课程和教学中的德育进行梳理,挖掘出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德育因素,并使渗透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序列化,在哪些单元的哪些章节,结合哪些知识点,渗透哪些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哪种程度,
3、我们都应认真思考,灵活无形地在学科教学中加以渗透,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果。1、培养爱国主义在高中阶段,我们应渗透国情,国策教育,树立学生强烈的报国之志,有着爱国主义情操。在上通用技术导学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分析了我国国情:虽然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地位与日递增,但是很多高科技产品我们没有核心技术,中国被比喻为世界的加工厂,举例了我们中国的汽车制造,家喻户晓的:大众、丰田、尼桑、本田、标志、雪铁龙等汽车品牌在中国大陆都有工厂,中国厂商已经掌握了 90%的技术,但只有 10%的核心技术还在国外厂商手中,他们就是为了用这 10%的核心技术来控制中国厂商,并分到大部分利润,而正是这10%的核心技术实现了
4、 90%的利润,这就是技术的力量,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有主动权。我还运用了圆珠笔小钢珠的案例,要不是李克强总理提出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作为一个制笔大国,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球珠”还需进口,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中国每年要生产 380 億支笔需要用一吨 12 万价格进口 1000 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 1500 万美元。为了给数百亿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 2011 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经过五年数不清的失败,终于在 2016 年 9 月取得试验成功。通过这些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我引用梁启超
5、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报效祖国的信念种子。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中国想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国家想要富强,必须得依靠科学技术。2、有道德、客观、理性的使用各种技术如在讲到技术未来的这一章节中,我采用小型辩论赛的形式开展,正方观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类带来进步;反方观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类带来威胁。通过辩论使学生对技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技术的两面性有了深入的理解,知道技术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使用技术人的使用目的,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技术的观念,在面对各种技术能够正确地做出判断。在这一知识点中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提高,也使学生在这过
6、程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3、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再如讲到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通过大量分析学生熟悉的案例,如人文奥运,无障碍通道设施,人民币中的盲文,一些匠心独具的产品,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技术是为人而生,为人服务,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使学生的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1、培养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课程,在实践活动中,我以任务驱动,采取分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小组成员分工必须明细化,小组要想更好的完成任务,组员之间配合就变得非常重要,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责任制,小组成员必须互相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
7、神和团队合作意识。2、安全教育在实践活动课中,我们教师做好示范,要求学生规范操作,使用刀子、切割工具和用电时,强调小心使用注意安全,列举一些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例子,并教会学生防火防电等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思想意识。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宝贵的,但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能导致对我们的伤害,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知道生命的可贵,从而关爱生命。通用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只要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育德意识,把生硬的知识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有机、自然地联系起来,知识就赋予了德育色彩,并由此而成为最有生命力的德育内容,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造就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可用之才。参考文献:1、陈伟强.通用技术案例教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2、顾建军.必修 1 技术与设计 1.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9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