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25丙吉(选自《汉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30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5丙吉(选自《汉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25丙吉(选自《汉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25丙吉(选自《汉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25丙吉(选自《汉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25丙吉(选自《汉书》新高考)-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专题宝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武帝末,巫蛊事起,吉以故廷尉监征,诏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间燥处。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以私财物给其衣食。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杨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

2、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

3、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吉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B.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C.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D.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答案】

4、A【解析】“丞相”“御史”是两个不同的官职人物,其间应该停顿,排除CD项。“卒遽”作为时间副词,意思是“仓促之间”,其间不能断开,排除BC项。原文标点: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标点:这件事还没做完,皇帝下诏召见丞相、御史,询问胡虏所入侵的边郡的官吏,丙吉详细地予以回答。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详细告知,被皇帝责备了一番。 而丙吉被皇帝看作是担忧边防、恪尽职守的好丞相,这是驭吏的功劳。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人的字是对名的补充或解释,故称“字”。字与名相为表里,字多为

5、外部使用,故又称表字。B.武帝,指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开创了东汉王朝鼎盛繁荣的局面。C.公车,汉代官署名,卫尉下属机构,设公车令,臣民上书及征召等事宜均由公车接待。D.西曹和东曹,汉制,丞相的属吏分曹治事,有东西之分,东曹主管包括军吏在内的两千石长吏的迁除等。【答案】B【解析】“开创了东汉工朝鼎盛繁荣的局面”错误,“东汉”应改为“西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丙吉宽厚仁慈,保护无辜婴儿。巫蛊案发生后,他受诏追查巫蛊之事,见出生才几个月的皇曾孙可怜,就挑选谨慎厚道的女犯人来保护养育他。B.丙吉不喜夸耀,绝口不提善举。被他帮助过

6、的皇曾孙做了皇帝,他却并没有以对皇帝有恩情向朝廷请功,但皇帝一直记得他的恩情,封他为博阳侯。C.丙吉掩过扬善,宽容自己下属。一个小吏犯错,他不予开除,这个小吏后来为他刺探到一条重要消息,并提出相应建议,使他得到皇帝赞许。D.丙吉抓大放小,重视本职工作。他外出碰见百姓打群架不闻不问,看见牛喘气吐舌却进行询问,他对此的解释是自己掌管调和阴阳的大事,不管小事。【答案】B【解析】“但皇帝一直记得他的恩情”错误,从原文来看,皇帝起初也不知道丙吉对自己有恩,而是“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4分)【答案】后来皇帝亲自

7、查问,才知道丙吉过去对自己有恩,但(丙吉)一直不说。【解析】亲:亲自。然后:这以后。补充主语“丙吉”。终:始终,一直。(2) 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遂不去也。(4分)【答案】丙吉说:“仅因为酒醉饭饱(呕吐在丞相车上)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以后如何容身于世?”最终没有赶走他。【解析】以:连词,因为。失:过失。去:赶走,使离开。所容:容身于世。“去”后省略宾语“之”代指“驭吏”。5. 皇帝认为丙吉是担忧边防、恪尽职守的好丞相,这里有驭吏的功劳。请概括驭吏的功劳。(3分)【答案】驭吏熟知边塞报警警备等事,得知边郡传达紧急消息,了解到敌人入侵了云中郡、代郡。驭吏向丙吉报告情况,

8、并建议对担任郡守的官吏预先审察。皇帝下诏,询问胡虏所入侵的边郡的官吏,丙吉详细地予以回答。【解析】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参考译文】丙吉,字少卿,是鲁国人,汉武帝末年,发生巫蛊之事,丙吉以原来的廷尉监的身份被征召(到京城),汉武帝下诏命丙吉到郡印监狱追查巫蛊之事。当时汉宣帝刘询

9、刚出生几个月,因为是汉武帝的皇曾孙(卫太子的孙子),受卫太子之事牵连而被收监,丙吉看到后就可怜他。(内吉)心里又知道卫太子的罪过并无真正事实,更为皇曾孙无辜被牵连感到难过,(于是)丙吉挑选了几个谨慎厚道的女犯人,命令她们保护养有皇曾孙,并让她们带皇曾孙住在宽敞干燥之处,皇曾孙生病,多次几乎不能保全性命,丙吉多次吩咐保护养育皇曾孙的乳母请医用药。(丙吉)对待皇曾孙十分恩厚,用自己的财务供给他衣食。丙吉为人深沉宽厚,不炫耀自己做的好事。自从刘询做了皇帝,丙吉绝口不提以前(自己曾救助过刘询)的恩德,所以朝廷中没人能够知道他的功劳。后来皇帝亲自查问,才知道丙吉过去对自己有恩,但(丙吉)一直不说。皇帝封

10、丙吉为博阳侯,赐食邑一千三百户。等丙吉做了丞相之后,崇尚宽怀大度,好礼让他人。对待自己的属官掾史,丙吉总是遮掩他们的过错,宣扬他们好的一面。有个替丙吉驾车的小吏爱喝酒,多次离职游荡,曾有一次跟从丙吉外出,喝酒后吐在丞相车上。西曹主吏对丙吉说想赶走这个驭吏,丙吉说:“仅因为酒醉饭饱(呕吐在丞相车上)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以后如何容身于世?”最终没有赶走他。这个驭吏就边郡人,熟知边塞报警警备等事,曹有一次外出,恰巧看见驿骑拿着赤白相间的信囊,是边郡传达紧急消息的书信来了。驭吏便跟随驿骑到公车打听消息,了解到敌人入侵了云中郡、代郡,立即赶回丞相府向丙吉报告情况,并说:“恐怕胡虏所入侵的边郡中,担任

11、郡守的官吏有年老病弱经不起战乱的,应该预先审察。”丙吉认为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便)召唤东曹访察边郡的长吏,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世经历等情况。这件事还没做完,皇帝下诏召见丞相、御史,询问胡虏所入侵的边郡的官吏,丙吉详细地予以回答。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详细告知,被皇帝责备了一番。 而丙吉被皇帝看作是担忧边防、恪尽职守的好丞相,这是驭吏的功劳。丙吉又有一次外出,碰上清理道路的人打群架,路上躺着许多死伤者,丙吉(从旁)经过却不闻不问。丙吉往前走,碰上有人正在赶牛,牛喘着气吐着舌头。丙吉停下车子,让骑吏去问:“赶牛走了几里路了?”有人拿这件事非难丙吉,丙吉解释说:“百姓互相争斗,死伤了人,该由长安令、京兆尹去禁止追捕,年末我作为丞相考核他们政绩的高低,向皇上奏明情况,予以赏罚罢了。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在道路上是不该询问的。正当春季,少阳掌管天地气候,天气不应该很热,我担心被赶的那头牛走的路不远,是因为天太热才喘气吐舌的,这是时令节气失调了, 恐怕会有灾害。作为三公之一的丞相要掌管调和阴阳的大事,这类事是我应该忧虑的,所以我才询问牛喘的事。丙吉死后,谥号为定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