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12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串讲)-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04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知识梳理一、考查的内容句子衔接和排序,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自然、连贯,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语句的连贯是中学生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它能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经常在语文考试中出现。其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律性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考查要点:1.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2.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二、方法技巧1、辨文体,抓中心 辨文体就是看看所给文段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不同文体的语段有不同的排序思路:记叙

2、文语段的语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过程为顺序;议论文语段的语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说明文语段往往把说明对象或说明话题放在前面,把事物特征及其形成等内容放在后面。 抓中心,就是看准文段选用的材料围绕一个怎样的中心(统一的话题),这样有利于定首句或尾句,对语句的认识也会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换句话说,抓中心,就是找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的放在句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等)来抓语段的中心。例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到近处

3、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使人难忘的是毛竹。A.B.C.D.通读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材料描写的对象是井冈山的毛竹。据此我们可以快速判定第句话是这则材料的总领句,应排在最前面。利用排除法,我们可以排除两个错误选项B和D。再根据人们观察事物先远后近的习惯,我们可以确定第句应排在第句的前面。这样,我们又可排除选项C,剩下的选项A才是正确答案。例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京绣对用料十分讲究,在上等的织物上,按照设计好

4、的花纹和色彩,用绣针穿引彩线,佐以金丝银线,在绣料上刺缀运针,绣出图样。而且,有些纹样的制绣只能出现在京绣中,特别是皇帝龙袍上的纹样,如果用错便有篡位夺权之嫌。明清时期,京绣大为兴盛,因其多用于宫廷,所以又称为“宫绣”,属于“燕京八绝”之一。除京绣之外,民间的刺绣工艺发展也很迅速,形成了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京绣严格遵循“图必有意,文必吉祥”的宗旨,无论是服饰纹样,还是配饰小品,都充分体现端庄典雅、雍容高贵的皇家气派和尊严。A B C D 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细读各句,我们可以知道是说京绣的说明文,可以很容易确定句为首句,可排除AC;按说明顺序只有说完京绣

5、才能说别的故句为尾句,可排除B。例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通顺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也许有人会说,管它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损失就行了。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它当关,万夫莫开。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变得不再完整。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A B C D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确定

6、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在该坚定的事上,一定要做到坚定”,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首先通过引用著名作家张炜的写作,引出要做到坚定,紧接介绍坚定的巨大作用,最后介绍了不坚定的巨大危害所以顺序为2、定首尾,抓要害 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找准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语段要害,就可以定首句或尾句,中间的顺序也会逐渐清晰明朗地排出来了。例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 。 。 。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

7、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A B C 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揭示英雄的作用”,按照逻辑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是首句,紧接介绍国家,最后总结英雄所起的作用所以顺序为,据此可知答案为A。例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人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

8、成章的人。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又怎么能即兴说出流利的话呢?但是人的口才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A B C D解答此类题,可以按如下步骤: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熟读这五句话,可知它的主题是训练说话能力。因此为何要训练说话能力为首句(羡慕与喜欢);随后按羡慕好口才口才是练出来的如何练口才的逻辑顺序,确定顺序;回答提出的问题:用朗读训练说话能力;解说这样说的原因,因果关系分明。故句子正确顺序为,答案选C。3、理逻辑,抓步骤 理清逻辑研究清楚语序内在的逻

9、辑性。例如:事物的发展逻辑一般表现为萌芽、发展、兴盛、衰微、消亡的过程;而某一种思维的逻辑性,一般表现为启蒙、发展、成熟、高峰、创新的过程。 理清逻辑需要可以借助“首先”“其次”“再次”等关联词语,或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首先整体把握,找出中心句、起始句或总括句,然后按时间、空间、逻辑或认知不同进行梳理,再找准领字,看准关联词及其他表示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综合排出合理的句序。例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 。 。 。 。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

10、至今还不完全知道。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A B C D解答时根据表示层次关系的词语来做答:“首先其次再其次”例9.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

11、超级高铁的雏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A BC D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第句点明全段的说明对象,是句首句;第句“这”承接第句,第句“此”承接第句。三、解题技巧归纳1.句序调整技巧(1)找排列规律。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一是按时间顺序组合,二是按空间顺序组合,三是按逻辑顺序组合(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顺序,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

12、感性到理性等;二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 (2)抓语言标志。即要抓住关键字眼、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有些句子上下句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比如“因此”表示总结或结果,应放在表示原因句子的后面。(3)理写作思路 。寻线索: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明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4)明排列方法。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2.句子衔接技巧(1)看语句结构是否相

13、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如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几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几个问题,作出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或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 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2)看语句情境氛围是否协调。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对于写景语段,要注意语境,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3)看语句是否符合逻辑。即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和思维规律。句子间常常有并列、

14、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四、解题步骤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 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

15、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总之,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五、解题“四要”一要语境相符对于写景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

16、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辩别选项的正误。 二要结构相应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向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向便要做出正确的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两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两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 三要事理相承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也就是说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 四要语意相连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把握关键词、关键句来解答衔接题,如话题的统一、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