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306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专题02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题-2023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新教材统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言文字运用二: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名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了蝇拂子,便站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好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掏虚了身子,先自吃了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去,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

2、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名曰“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上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本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上文是该部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叫做 ; 请再写出两个与武松有关的故事情节: 、 。原著中,因为蒋门神 ,所以才被武松痛打。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819小题。(4分)

3、文段一: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文段二: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

4、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么热,二乃口渴难煞,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1)以上两个片段选自 (作者)的 (书名)。(2分)(2)阅读文段一,说出鲁达的一个性格特点;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请概括小说中鲁达或杨志的任意一段经历。(2分)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执着、奋进、顽强。B大自然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白杨礼赞囚绿记两篇散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中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

5、者沈括。水经注记载了全国河流水道的情况,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D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东晋B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代C丰子恺竹影现代D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英国5、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6、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1)王羲之何如

6、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A(1)楷书 (2)行书 (3)草书B(1)行书 (2)草书 (3)楷书C(1)行书 (2)楷书 (3)草书D(1)草书 (2)行书 (3)楷书7、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

7、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耶斋志异偶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古时住宅旁常裁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

8、文正”是谥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太傅”是官名。9、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一句的宾语部分是“很多鱼”。B“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是因果关系复句。C“几个”是数量词;“曾经”是副词。D“走过去”和“得到了证明”都是动宾短语。10、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谦敬词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如:对别人称比自己年龄大的家人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等。B下个月就是清明了,小明说这次清明节假期,要回家扫墓、祭祖、放风筝、踏青等。C小明十五岁生日的那天,爷爷对小明说:“在古代,男

9、子十五岁的时候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所以也称之为束发。古代男子到十八岁的时候,就要行冠礼。”D小明的妹妹是属猪的,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也就是她的本命年。语言文字运用二: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答案1、【答案】水浒(水浒传) 施耐庵 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景阳冈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抢夺(强占、霸占)(施恩的)快活林。【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及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历。(2分)2、【答案】(1)施耐庵 水浒传(2)疾恶如仇鲁达在酒店喝酒的时候,遇到被郑屠强骗的金翠莲,便去替金翠莲报仇,最终三拳打死了郑屠。【解析】试题分

10、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文段中的人物名即可了解作家作品填答。(2)试题分析:第一问,回顾作品中与鲁达有关的情节,根据情节中其言行表现结合所学课文来分析其性格特点。第二问,找到作品中与人物有关和故事简述。3、【答案】D【解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D选项中松鼠的作者应是布丰;松树金龟子作者

11、应是法布尔。4、【答案】D(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出题思想: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名人与其著作记清楚,不能混淆。D选项中,雨果是法国人。 5、【答案】A【解析】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A中应是“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6、【答案】B【解析】本题是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书写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书写鉴赏能力。方法: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几种书法,了解汉字的演变

12、。甲、金、篆、隶、楷、草、行。7、【答案】D【解析】本题是2014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出题思想:考察文学常识的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记清楚,不能混淆。D选项中,三味是指:“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曹雪芹应改为:蒲松龄。8、【答案】A【解析】A项错误,“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走过去”是动补短语;“得到了证明”是动宾短语。故答案为D。10.【答案】C【解析】C“古代男子到十八岁的时候,就要行冠礼”说法不正确。“行冠礼”又叫“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