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语文评课-29寓言两则守株待兔人教版上周很荣幸地地参加了“小学语文联盟教研活动”,有幸听到了很多优质的课。而听了蒋老师的守株待兔一课,更是让我收益非浅。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就列举一二。 一、 注重重点词句的感悟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重在让学生理解寓意。蒋老师这一课就很好地通过具体的语言感悟和故事情节的解读去落实。 如,在理解寓意时,蒋老师抓住“窜出来”一词,先让学生给“窜出来”换词,明白“窜”是怎样的动作,再让学生讨论野兔窜出来的原因,从而让学生明白种田人捡到野兔完全是一种偶然。使学生在读、思、说中步步深入,从而领悟品词析句及揣摩文句的方法。 二、注
2、重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蒋老师不忘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如,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引导学生提炼积累了“不劳而获”、“一无所有”。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渗透对文章所蕴涵的道理的感悟,可见设计的精巧。 只是,在这堂课的最后,蒋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请孩子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其实,我想在这里是不是可以请学生自己来说说“打算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 由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预设: 生1: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懒惰的人听,告诉他们就算天上能掉馅饼,那也是很偶然的,不能守株待兔。 生2: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表妹听,告诉她不能守株待兔,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建议: 1、在揭题伊始,就应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住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 2、教学中还应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以上,就是我听了蒋老师守株待兔一课后的一些粗浅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