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16-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出卷人:刘瑛蔚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2.对人性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这说明他倡导()A发明本心 B知行合一C礼法并施 D重义轻利3.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
2、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B、智者学派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智者学派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D、智者学派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4.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A、疆域的不断拓展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法学理论的丰富5.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
3、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6.右图“?”处应填写()A.完善了精细分工的“手工工场” B.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C.形成了垄断资本的“钢铁时代” D.开创了注重实验的“科技时代”7.在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经历了“英国、日本式道路美国式道路俄国式道路中国式道路”。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A、
4、 B、 C、 D、8.漫画是一种艺术行为,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种渠道。以下这幅漫画喻指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日俄战争 D. 抗日战争9.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10.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 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
5、废除“谷物法”。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完成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C经济危机的爆发D重商主义的推行11.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是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是()A启蒙运动、巴黎公社B德意志的统一、新文化运动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D辛亥革命、罗斯福新政12.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
6、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13.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东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东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屈原的离骚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雪莱的西风颂A、 B、 C、 D、1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
7、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分别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C、分别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性质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成就15. “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中国大概40亿美元的信贷,包括291个工业项目俄国提供了中国所有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军事设施,即使现在中国购买的几乎所有的航空燃油都是从苏联通过铁路运来的。”这主要由于新中国当时()A不承认国
8、民党政府原有外交关系B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C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D重返联合国提高了自身国际地位16.邓小平在会(注:指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第二天高兴地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下列属于材料所说“新话”的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用价值规律 设立经济特区A B C D17.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
9、场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D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18.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19.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材料表明全球化()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20.“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
10、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这种“心理的状态”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A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B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 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20分,共40分)2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
11、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一条“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政治原因(2分);并从近代化角度说明为何“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探索走“共和
12、之路”的领导者(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最大功绩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走“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3分);并说明与近代中国其它政权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3分)。22.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材料:材料一:申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
13、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2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2)
14、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 (2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6分)(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2分)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分)试题解析部分1.C【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宗法制。根据“寻根问祖”“叶落归根”可知与王位世袭和分封制无关,故排除A、B;科举制是人才选拔制度,所以D不符合题意;“寻根问祖”“叶落归根”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体现了周代宗法制的特点,故选C。 2.C【解析】本题考查了荀子的思想。“发明本心”和“知行合一”是陆王心学的主张,所以A、B不符合题意;根据题
15、干内容可知没有体现“轻利”的主张,故排除D;根据材料“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故选C。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智者学派。根据材料信息“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可知,智者学派并不认同虚无的神的存在和价值,这体现了理性的色彩,主张人的独立思考,故本题选D。A项说法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B项说法为马丁路德主张,故不选;达尔文否认神的存在,故不选。 4.C【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法。根据“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可知恩格斯认为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与罗马疆域的拓展、平民与贵族的斗
16、争无关,所以A、B不符合题意;法学理论丰富是罗马法发展的表现,而非动因,故排除D;恩格斯的观点认为商品经济发展是罗马法产生的动因,故选C。 5.C【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虽然15世纪的西欧流行写自传,但并不能说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A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爆发于16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B;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中宣扬的主要内容,所以D不符合题意;15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爆发,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写自传的流行体现了人自身的解放,故选C。 6.B【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题干内容可知,“工业1.0”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机器生产时代,所以不是完善了
17、精细分工的“手工工场”,故排除A;形成垄断资本的“钢铁时代”是在工业2.0时期,故排除C;开创注重实验的“科技时代”是在工业3.0以后,所以D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故选B。 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意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项应为维新变法,由光绪帝主导,故与题意相符;第项应为辛亥革命,该事件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导致中国社会的巨变,故与题意相符;第项应开始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早于大革命失败的时间“1927年”,故排除;第项应为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18、完成,故排除。故本题应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 8.B【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漫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倒在地上的大个子喻指的是中国,所以C不符合题意;根据漫画中将中国打倒在地的对手的装束判断可知其不是英国,而是日本,所以不是鸦片战争,故排除A;抗日战争中取胜的是中国,所以D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中国击败,故选B。 9.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新民主革命是发端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选择D。 10.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由材料“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
19、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等信息可知,颁布谷物法是为了减少进口,保护本国市场。1846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谷物法是因为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不再需要推行保护性的贸易政策,故从保护性政策变为自由贸易政策。故选A项。 11.C【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巴黎公社、德意志统一和辛亥革命都存在暴力,所以不符合题干中“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的定义,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没有暴力活动,故选C。 12.D【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增加就业,故A项错
20、误;新政还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调节经济,并非只运用经济手段,故B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是“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并非保证资本家利益,故C项错误;无论是加强社会保障,还是征收超额利润税、超额累进税,都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 1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屈原的离骚和雪莱的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正确;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排除,故答案选D项。 1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春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
21、的,是民主革命高潮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共同纲领由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由全国人大制定,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当时处于过渡时期(19491956年),故A、B、C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1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由题干可知,从1950年开始,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奉行结盟苏联的“一边倒”战略。故本题选C。A、B说法与题干现象无直接关系,故不选;
22、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故不选D。 16.B【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符合题意,故正确;十四大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不符合题意,故错误;运用价值规律,承认市场的作用,故正确;设立经济特区属于对外开放,不属于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故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17.B【解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和“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题干
23、中都没有体现,所以C、D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故选B。 1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腾飞,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出现多极化的趋势。故本题选B。 19.A【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英、美各国不同时期的兴起、衰落。B、C、D三项对题干材料的反映都不全面。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故答案为A。 20.A【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史学思维。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
24、后果和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上都难免会折射出文字史料作者的主观意图和立场,所以B、C、D不符合题意;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是不容更改的客观事实,所以发生的地点对史料作者影响最少,故选A。 21.(1)原因: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领导者:孙中山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优势:人民当家作主。【解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1)问,根据材料“是先进的西
25、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政治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无法对抗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场战争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权、领土等方面发生变化,所以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的一个界碑。第(2)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所谓“共和之路”指的是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道路,它的领导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主要功绩是推翻了清政府和君主专制政体。第(3)问,根据“走一条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相反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条相反的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根据“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
26、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最大优势即在于人民当家作主。 22.(1)状况:农业不断发展;运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观点:不对。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安徽和四川。因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1)问,根据材料一表格内容可知我国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总值呈逐年递
27、增的趋势,说明农业不断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31956年我国开展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2)问,根据材料二内容“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可知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种判断明显是脱离实际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与五六十年代开展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有关,这两个运动是“左”倾错误发展的表现,它们的出现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混乱,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第(3)问,“包产到户”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制度最早在四川和安徽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16-17学
2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答案1-5 CCDCC 6-10 BABBA 11-15 CDDDC 16-20 BBBAA21.参考答案:(1)原因:落后的中国封建制度难于对抗先进的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领导者:孙中山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优势:人民当家作主。22.(1)状况:农业不断发展;运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观点:不对。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安徽和四川。因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