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14我爱故乡的杨梅3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243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14我爱故乡的杨梅3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下语文评课14我爱故乡的杨梅3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年级下语文评课-14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版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从我爱故乡的杨梅想开去我们以前的阅读教学过于重视“理解”的教学,淡化了学生的实际“运用”,只注重了语言的输入,而忽视了输出。叶圣陶老先生提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就应该借用这一个个例子,指导学生学会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近期,自己也在不断地拷问自己:我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有让学生习得语文了吗?借支海芝老师的这节课我爱故乡的杨梅让我有了以下两点的思考和发现:一、教学目标明确而切合学生实际。1.正确认读:“贪婪、吮吸、狭长、细腻、嘴唇、汁水、豆腐”等7个词语;2.通过对“贪婪”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杨梅

2、树的可爱。3.了解杨梅果的特点,体验吃杨梅的乐趣,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变“阅读核心”朝向“学会表达”,从教学“读懂文章”到获得什么语言能力的角度去确定。平时,我们老师面对课文制定教学目标时,想想这也挺重要,那也挺重要,解读文本时发现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还有教材的人文情感等,一个都舍不得丢弃。于是,教学设计中往往安排了许多的训练点,一会儿是语言训练,一会儿是资料的引入,懂得课堂臃肿,教学难有实效。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支老师将教学目标主要锁定在学习作者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上,课堂中抓住其中一种方法进行仿写,根据三年

3、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中能够学会用一定的表示顺序的词写一段话,做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这样的目标设定明确而又符合学生实际,很有实效。二、合理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话语构建能力。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突出了它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是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一篇优秀范本,以往,教师在处理这篇课文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最后留下练笔的时间很有限,或者所连心的内容太多,让学生无从下手。1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王鲁彦爷爷写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知道了写一种水果可以抓住它成熟的季节、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来介绍,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这样文章就更生动了。下面,让我们也试着写写我们家乡的一种水果瓯柑。我们先来写写它的颜色吧!1)回顾杨梅颜色的写法。2)生学些瓯柑颜色的变化。(你轻轻剥开它,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3)交流。支老师的设计比较正确地处理好了文本解读与语言训练的关系,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到杨梅的可爱,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总结概括出写法,重点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语文课要用“课文”来教语文,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今天,支老师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值得大家思考和大胆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