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篮球单手跳投技术 刘金鹏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 410002)摘 要:从运动生物力学基本理论上科学的阐述了完整高手直臂单手跳投技术的三大技术性指标,并结合我国篮球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单手投篮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关 键 词:篮球运动;单手跳投技术;高手直臂前 言跳投这项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他是随着篮球运动发展而发展的,也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现代的篮球运动正沿着“智博谋高、身体强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全面准确”的同一个方向和不同流派、风格及多种打法的方向发展,随之发展的跳投技术也表现出:强调智谋,即要求运动员用智慧的头脑进行科学分
2、析;强调高度,即重视运动员自然高度和提高控制能力;强调准确,即要求运动员平时训练的积累;强调速度,即以速度争取时间从而获得有利的投篮时机;强调全面,即要求运动员有全面的素质、能力和灵机应变的意识;强调多变,即要求运动员运用各种投篮方法最大限度的获得比分。现代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仅依靠人体自然高度已很难在对抗中来完成投篮动作,只有通过人为的手段“起跳”这一动作获取足够的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完成投篮动作,单手跳投技术是最普遍的动作,它由持球、起跳、滞空、落地四部分技术组成。据对20012002年的我国甲A男篮比赛的统计,原地跳投技术约占总投篮次数的58%左右(不包括罚篮),而美国NBA男篮的跳
3、投技术约占总投篮次数的80%左右,这表明我国的篮球运动员掌握好跳投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以往的篮球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各种反映运动员技术的统计数据,比如2分命中率、3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篮板球个数等等,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就用命中率来衡量一个运动员的好坏以及技术的完善与否。然而,一个运动员的跳投命中率较高,他可能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技术未必是完美的。构成技术完整单手跳投技术的三大技术性指标是自然高度的利用率、起跳高度的利用率和技术动作形式的合理性。只有这三大技术指标都得到完善并最终表现在较高的命中率上,这种单手跳投技术才是完善的。就目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跳投技术而言,这三项指标还尚未形
4、成最佳的组合,跳投技术的发展还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的挖掘。1 研究方法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相关的专著、论文、网上文件等文献,了解当前我国男子篮球运动员单手跳投的基本情况,确定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1.2 观察法 对国内、外的男子篮球联赛进行观察,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1.3 理论分析法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跳投动作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的分析。1.4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男子篮球运动员和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1.5 数理统计法 用常规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2.1 自然高度的利用率2.1.1 这项指标是由运动员的身体高度和
5、出手点高度所决定的。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现代篮球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身高就一直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已故的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篮球巨星张伯伦,以身高和篮球技巧享誉国际篮坛,其影响被载入史册,我国的姚明也因为身高达到226cm,加以个人精湛的技术,被评为NBA优秀中锋之一,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表1、表2的能代表我国男子篮球水平的八一队全体队员身高,以及能代表美国NBA男子职业篮球的湖人队全体队员身高的统计数据看出,他们平均身高都超过了195cm,因此篮球运动又被称为“巨人的游戏”。表1.我国男子篮球八一队队员身高 表2.NBA湖人队队员身高姓 名身高(cm)姓 名身高(cm)范 斌17
6、8ONeal216李 克190Bryant198姚锴夫197Fisher185李 可207Fox201付雪良203Horry208陈 可204Rush198刘玉栋198George203李 楠198Walker206遇俊锴193Shaw198张劲松198Madsen206胡 克208Murray201吴 谦205Medvedenko208莫 科208Pargo185王中光193队员的平均身高201队员的平均身高198.62.1.1.1 由此表明身高是影响自然高度的因素之一。篮球运动从问世至今,投篮技术是不断在发展的,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出手的高度由底到高不断变化,先后经历了双手底手投篮、双
7、手胸前投篮、双手头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单手高手投篮、单手直臂投篮、单手勾手投篮等技术。这些技术都表明投篮过程中对人体自然高度的利用,也是篮球对抗发展的产物,也验证了哲学中的发展论“事物总是处于不段向前发展的”。2.1.1.2 如今篮球运动围绕着“高、快、准、全、狠”进一步完善与补充,激励攻守技术、战术的不断同步创新发展,推动攻守对抗的速度、力量、准确性、技巧性的全面提高和拼搏强度更加凶悍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的投篮技术形式必须做到毫无保留地利用自身自然高度的全部。资料表明,一名身高为195cm的运动员,其上臂于前臂长度各为40cm,当他采用单手肩上投篮和采用高手直
8、臂投篮两种技术形式(单手肩上投篮时呈三个九十度)时,二者出手高度可以相差50cm左右。单手投篮可以分为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单手高手投篮、单手直臂投篮四种基本技术形式。我国的一些运动员在中投时,肩关节、肘关节普遍在120 左右,出手点处于半高手之间,这种投篮姿势在现代的对抗非常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显然不是很占优势的,相反越来越不适应比赛的要求。虽然有一小部分的运动员也采用高手直臂投篮方式,但动作技术还不是很合理,达不到完整单手跳投技术的要求。 2.1.2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出手角度与投篮距离应该是成反比的。过去的投篮技术中,中、远投一般都采用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出手角度在5055之间,近距离篮
9、下一般采用高手投篮技术,出手角度在70左右,这样的投篮方式由于自然高度利用不充分,所以在激烈的比赛中很容易被对手干扰,从而影响命中率。根据下面的表3我们可以看出肩关节的活动幅度。表3.青年男子上臂运动肩关节活动角度的范围(右半身)() 肩关节活动形式随 意 运 动强 迫 运 动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值向前伸展1651911797.21721951856.4向后伸展40715510.151936811.9侧向伸展11315412911.711616313712.4因此就我国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看,其肩关节达到170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在NBA运动员中有许多人能达到,这就是当
10、今的直臂投篮技术。直臂投篮技术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自然高度利用不充分的弊端,他不仅在动作技术原理上更加合理,而且他的出手点之高最适合于在中、近距离范围内进攻并能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特别是在5米这个距离内,他是最佳的得分手段。直臂投篮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在超越防守范围的情况下完成投篮动作,而且在投篮距离上又最适合“直臂投篮”技术的用力特征。后仰跳投技术也是NBA球员常采用的投篮技术之一,比如美国NBA公牛队的乔丹,他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投篮时身体在空中后倾躲避对手的封盖,身体与地面的角度几乎成了45,对手很难封盖成功,在比赛中屡屡见效,如果直臂投篮技术容入其中就更加具有威胁。2.1.3 虽然直臂投篮技术
11、在比赛中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要熟练的掌握并很好的在实战中运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加上各级教练员、运动员对该项技术原理、方法的认识不够,造成比赛中很少见运动员采用,因此我国的男子篮球比赛的中距离投篮得分相对比较薄弱,主要的得分都来自于外线远投、篮下强攻和快攻得分,所以我国篮球运动员、教练员都应该努力开发并掌握适合于这一区域内的投篮形式“高手直臂单手投篮”技术。2.2 起跳高度的利用率2.2.1 跳投技术的起跳不同于徒手起跳动作,他是运动员双手持球状态下进行的专业性较强的一种起跳动作。篮球运动中的弹跳力在比赛中表现出多维的方向性、快速的连续性。运动员跳起时不仅要具有突然的爆发性,而且还要具有运动方向
12、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优秀投手跳起动作还不是很完善,起跳速度慢、高度不充分、起跳的爆发性不够好、耐力差、空中控制能力不强等等。原因是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不够全面、肌肉爆发性差、动作不协调,起跳时双手举球动作过早,带动了躯干过早地背伸,从而造成下肢蹬伸用力时,上肢的举球摆动和腰腹充分伸展的辅助性用力没被用上,在这一环节上我国运动员还有待加强专项训练。2.2.2 弹跳素质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身体素质。好的弹跳力,不仅可以提高争夺高空优势的能力,扩大控制攻守范围,也能更好的掌握高难技术和复杂动作。弹跳素质的好坏决定了起跳的高度,训练时必须抓住力量、速度和协调这几个重要因素,还要与技术训练相结合。要
13、在提高下肢最大力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爆发性的快速力量。早期的弹跳素质培养要以小肌肉群的弹跳练习为主,加以灵敏和柔韧的练习,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转换能力和控制能力。2.2.3 正确的起跳动作能够提高起跳绝对高度。从力学的角度来讲,力的聚合是从投篮准备姿势开始的,力量的起点源于投篮前的基本站法和身体平衡,由下肢发力,然后沿着投篮出手的方向伸展身体,特别是借助脊柱伸展的惯性促使下肢、躯干和上肢连贯协调配合,将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最后积聚于手臂、手腕和手指,以伸展手臂、手腕的前屈及手指的弹压动作将球投出。如果在时间顺序上改变了这种合理的匹配形式,起跳将是不充分的。2.2.4 过去许多教练只注意到发展运动
14、员下肢力量来增加运动员的弹跳力,忽视了对运动员上肢及躯干力量的发展,没有考虑到起跳时上肢和躯干对起跳效果的影响,更没有考虑到上肢的挥摆与躯干背伸动作在时间上与下肢蹬伸的合理匹配将是对起跳效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从目前对起跳效果的研究中来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苏联的拉扎列夫等人认为“起跳效果取决于力的冲量,这个冲量等于平均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美国尼尔逊教授来我国讲学时谈到“起跳中,垂直冲量与起跳的垂直速度密切相关为正相关,力的作用时间于跳的高度成负相关(-0.78)说明作用时间越长,跳的高度越低。”苏联华西里耶夫和奥桌林含著田径运动一书中写道“腾起初速度是由肌肉用力得是否快速,所用力量的
15、大小及重心轨迹的长度来决定的。”日本的阿江通良从环节的线动量角度对人体垂直起跳动作进行过研究,认为,在起跳过程中,人体给予地面的作用力,躯干在前半段占66.9%,后半段占66.1%;双臂占20.4%和18.6%;而双腿只占12.7%和15.3%。可见,躯干在垂直起跳中的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而双臂上摆的动作及其动作的速度对起跳效果的影响也是很显著。而躯干与上肢环节对起跳效果的这种影响必须是在时间上与下肢动作合理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了起跳的绝对高度后就必须很好的利用,利用的效果就直接关系到投篮好坏。高手直臂投球时各个关节要伸直,尽量在170左右,出手时角度要大,抛物线适当提高,这样在激烈的对抗中
16、才占有空间和时间优势,我国运动员在这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境界,现状不容乐观。2.3. 技术动作形式2.3.1 投篮技术是一项以准确性为目的的投掷运动,这类运动以末梢环节小肌群精确性用力为主,身体各个部位综合、协调的用力是整个投篮动作的关键环节。任何一种投篮方法都是运用肩、肘、腕、指关节的活动来实现的,球在出手的一瞬间,手指最后作用于球体的力值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等决定着出手速度、角度和旋转,而高手直臂投篮对肩、肘、腕、指关节的精确性要求更高,动作形式应该是:以手指手腕的精确用力为主,以前臂的小幅度伸展用力为辅,以肩关节极限度地打开相对固定建立稳固的支撑点,从而使投篮动作在身体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由
17、末梢环节完成。这种动作形式既可以保证人体自然高度的充分利用,又能满足准确性的要求。一般球在空中要保持向正后方旋转,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2.3.2 伸臂举球,特别是手腕翻转抖屈和手指弹拨作用于球的力量是投篮发力的关键,是一种功能性动作。肩、肘关节在最后用力中主要是配合腕、指动作,他们的动作就其运动性质而言,应该是一个匀加速曲线运动。匀加速运动的特点是在间隔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增长是相等的,这就要求在伸臂和屈腕时不能忽动忽停,而必须协调连贯、柔和舒展,一次完成整个动作。对于直臂高手跳投来说,由于肩、肘关节伸得都很直,那么对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掌握出手的力量大小,就必须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
18、中反复的琢磨,形成动力定型。2.3.3 投篮过程中都有一个最佳的出手时间,这个时间内出手最稳定,投出的球确定性强,最容易取得准确性的效果。在1998年的篮球统编教材和相关资料中,一致定义为是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而实际上这种认识只是一种经验的,没有看到事物的内部关键,是与理论相驳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表明,跳投技术的出手时间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在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而是在最高点之前的某个时间内。至于提前多少最为适合,这要根据投篮的距离来定。距离近,出手的时间越接近最高点;距离远,出手的时间越早于最高点时刻。因为腾空后人体整个身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各个环节无法与外界环境相作用而获得外力,所以人在空中要遵守
19、动量守恒定律,在这种情况下,当上肢环节(包括球在内)向上出手用力时,上肢这部分动量是向上的,而与此同时,身体的其他部位必然有与上肢向上动量相等的动量产生,并且应该是向下的。如果出手时间是在身体升到最高点,此时人体的总动量为零,上肢环节向上运动所产生的向上动量必然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向下产生一个向下的动量,外观上看,投篮动作出现上肢环节与身体其他部位的脱节,技术上表现为投篮吃力,球不到位,小劲。要想不出现这种现象,出手必须选择在身体上升到最高点之前稳定的时间会出现在身体上升到最高点之前,此时上肢环节向上运动所产生的向上的动量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向下运动所产生的动量刚好与整个身体上升时所保持的动量相抵消,
20、这时身体最稳定,投篮动作显得轻松、有力、稳定、准确。3 对单手跳投技术的改进建议3.1 鉴于我国运动员跳投技术的现状,本文认为,要想使跳投技术再上一个台阶,并能适应现在越来越激烈的近身对抗和高空对抗的需要,应该加强教练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科学的运用生物力学、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动作进行正确的改进。3.2 应加强弹跳、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的练习。3.2.1 弹跳练习应该采用各种大强度、多组数半蹲训练,如半蹲跳、立卧撑等类型的练习方法,发展大腿和腹部肌肉的爆发用力,并有意识地发展上肢的摆动力量和速度,以获得更大的向上的支撑反作用力。3.2.2 速度练习应该采用反复加强但个动作和组合动
21、作之间衔接速度的方法,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如投篮的快出手、连续的快速起跳等。3.2.3 力量练习应该采用发展下肢速度力量克服自己身体的练习,如单、双足跳台阶和跳深练习;发展上肢和躯干的练习,如跳投实心篮球、排球扣球的鞭打练习等。3.2.4 耐力练习应该采用持续负荷法、间歇负荷法、重复负荷法相结合的方法练习。如折线跑、三人直线快攻连续3组、连续接抛接困难球10个等。3.3 要形成动作的动力定型。平时加强中距离的投篮训练,并尽可能的采用直臂高手投篮技术,使身体协调用力,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高度,加大起跳高度的利用率。3.4 改进出手动作形式。可以面对镜子调整出最佳的出手动作,掌握最佳的出手用力时间,
22、把臂的的用力减小到最底限度,以手腕、手指的末梢环节精确性用力为主来提高投篮的准确性,从而使“高手直臂单手投篮”技术真正成为篮球比赛中的一个杀手锏。参考文献:1 编写组.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 郑秀瑗.现代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3 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重印4 刘大庆.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3-455 张 虎. 浅析篮球“投篮”系统训练法J.2004.36 李诚喜、梁丽萍. 浅析组合投篮手法提高跳投命中率J.20037 程京生. 中国男子篮球参加第27界奥运会比赛攻、守技、战术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1(10):21-238 张 涛. 排球运动员下肢起跳肌群等速测试的研究J.2004(3):29-329 忻鼎亮. 运动生物力学理论方法的新形式J.2004.(2):48-4910 刘英梅. 我国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运动学因子及其起跳效果的影响J.200011 李圣旺.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质疑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3.20(4):85-8612 杨海平. 投篮命中率与12项感知觉指标关系初步综合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