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创造性的思考、探索、实践去获取知识的活动。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能摆脱诸如家长的压力、教师的监督与引导、舆论的导向等外在的控制力量,使学习成为自身内在的需要和能力,表现为求知的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会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研究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大多研究显得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很难从高度概括的自主学习理论中获取有效的策略;有许多研究以个案分析为主,典型性不够;目前来说,软硬件条件好,教科研较成熟
2、的城区学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较深,农村中学则由于其特定的条件制约,缺乏相应的研究成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农村中学一线教学的实践谈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因就要培育学生的动机和欲望。同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还应着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一)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培育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培育其自主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
3、现。1加强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初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缺乏理性思考的特点,使得学生对学科在其知识架构中的作用的認识并不是很明确,大多数学生迫于应试或者教师等方面的压力去进行某个科目的学习活动。思想品德科的内容概括性强,如果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不足,很容易磨灭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意义。2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成就感是促使人不断追求进取的原动力,对于容易产生“三分钟热度”的初中生而言,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会让其维持持久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校本情况构建适宜的激励评价制度,借助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让学生
4、获得成就感。例如:利用学生关注考试成绩的心理,在拟制开放性考试试卷时尽量出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有成效的内容,但不能照搬,而是稍设障碍,使学生在考试时通过思考可以获得令自己感到满意的结果,这样,学生整个考试的过程便成为一个体验思维成功的过程。(二)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生态课堂”,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生态课堂”借鉴了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的原理,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文化生态”,是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和适当竞争的学习模式,创设情境,营造师生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
5、色都发生了转变,教师成为这种探究、合作式课堂中的“首席”,充当了一个知识渊博又善解人意的“学长”的角色,教师要在学生普遍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比较肤浅的时候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及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陷入僵局时巧妙地运用提出新问题等手段引导课堂教学的新进展。而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则注意向学生渗透学术自由的思想,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思维成果,这样一来,课堂上哪怕再肤浅的问题或见解都会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每个人的思维在这种和谐的课堂上都能插上智慧的翅膀越飞越高。学生就不会再害怕课堂,他们感到安全,从而没有顾虑或者顾虑较少地发表意
6、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的碰撞与融洽。在维护课堂和谐的前提下,也要适当地引入竞争,有时可以将竞争与合作统筹起来,教师要掌握尺度,将竞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使其不违背安全的原则。例如:在学习九年级教材(教科版)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内容时,在学生通过大量实例得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经济上了个大台阶、人民的生活上了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个大台阶”的结论后,笔者及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的因素还有哪些呢?随后笔者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各组分别列举问题的答案,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黑板上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写
7、出来,看哪一组写得正确、多,结果各组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大家在组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么一来,不仅将这个知识点归纳出来,而且因为全班学生的参与,问题的结论变得更丰富和完整,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共享的资源,竞争变成快乐,整个课堂教学在这种宽松的竞争环境下因为“知情意行”的统一而得到了升华。二、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维护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稳定呢?本源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其对学科的掌握与理解层面才会有进步式的提升,这是维持其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根本办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树立问题化教学设计的理念,将学生“问”的能力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自主学习是学生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每一个阶段应尽可能以一个令人疑惑的事件为开端,令学生产生问题,进而想去解决它。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以问题的变化和发展作为导向,这是问题化教学设计的本意。提出问题是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的起点,同时也应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终点,使学习过程成为“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这么一个循环。“问”是一种发现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问”不能只成为教师在课堂
9、教学中的专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比较模糊的概念提出疑问。学生对教材呈现的材料因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会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教师应充分给予肯定并尽可能让问题在课堂上得到解决,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学生脆弱的探究精神。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把“问”放在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上,以避免出现教学内容抓小放大、提出的问题空泛不利于引导学生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探索等现象。这样一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与加强,同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方向。(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将知识网络化,实现认识飞跃,使
10、学生会学思想品德学科是以点的形式呈现知识的,学生只有将学科的内容形成网状结构,甚至学会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知识结成网连成线,才能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的联系,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利用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把章与章、节与节联系起来,理顺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并学会将分布在教材中不同地方的同类知识归纳在一起。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掌握学科内容的来龙去脉,再复杂的内容也能在头脑中融会贯通。(三)拓展教材知识,再创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再造知识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学科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再创知识,因此,仅仅依靠教材
11、的内容是很难真正实现其德育功能的。教师要通过自己对社会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形成构想,通过归纳、演绎、推理等综合分析法,认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答疑惑,并能联系自身的情况,提出行动方案。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科教版“人大代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对人大代表的作用、工作方式、基本素质的认识,在学生明白做议案是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后,要引导学生积极从根源上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议案。这样,学生学会利用思想品德学科的思维方法去思考现实问题,其知识才会在现实中得到升华。(四)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针对初中
12、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积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如认真研读十七大报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参考消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知识面,又能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对学生存在的各种思想的思考”辩论会,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
13、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标的德育目标。三、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心理,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才能实现学生对这门学科知识探索上的递进发展,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施加一定的外界约束和提供稳定的导向。首先,教师本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学识渊博、思维缜密。这样不仅让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充分自由地发挥提供可靠的素材,也为学生有意识地去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榜样和提供信心。因为学生感受
14、到了教师学识上的魅力,他们会不断提醒自己,只有主动去学才会像教师一样优秀。其次,教师要利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特殊身份,有计划地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保持连续性,以使其对自主学习的心理需求趋于稳定,形成习惯。再次,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亲自带领学生参与自主學习的活动,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他们计划实施的情况及效果,鼓励和引领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不能只限于课堂,应该延伸到课外。总之,思想品德学科所具有的教学特点,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从新课程理念中汲取营养,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着手,创设以质疑、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成为教师型的学生,教师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这应该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一种追求。(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