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要求】知识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训练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教育点: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创造点: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要练说,得练看
2、。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难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
3、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杨梅的ppt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 同学们,你们吃过哪些水果?学生纷纷回答。2、出示杨梅图片。同学们请看图片,上面的水果是什么?(杨梅)。大家没见过不要紧,那你观察一下它,跟你吃过的哪些水果形状或颜色相似?(荔枝、草莓、桑葚)说得真好,那么同学们想不
4、想对杨梅有更深的了解呢?(想)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大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2.杨梅树长什么样子? 3.杨梅果是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的呢?(二)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好,刚才同学们已经读完课文了,那么,有哪位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开篇点题,点出了对故乡杨梅的喜爱。那么,作者为什么这么爱故乡的杨梅呢?我们先看杨梅树,看看作者如何描写的?出示杨梅树图片,学生整体认识了解。齐读第2自然段。教师:本段有两句话,第1句写杨梅树需要春天的细雨。第2句写杨梅树生长得茁壮茂盛
5、。说得真好!那么我们来看看“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的意思,想一想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本是描写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词语,作者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雨中的杨梅树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点拨:贪婪、吮吸、欢笑都是用来写人的,这里用来写杨梅树,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体会作者的感情吧。(全班齐读)三、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重点感悟课文第36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思考:杨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爱?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它的可爱的)提问 提示:(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
6、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板书1 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2 读课文4至6自然段(重点、难点)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 来的吗? 齐读第4自然段,概括杨梅的形状。(形状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提问:比较句子,哪个句子写的好?a、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b、杨梅是圆的,遍身生着小刺.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第一句好。用了作比较方法,拿杨梅和桂圆比较更具体、清楚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
7、了比较。)齐读第5自然段(写杨梅颜色的特点: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展示不同颜色的杨梅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用颜色填空,加深学生的理解。杨梅先是( )的,随后变成( ),最后几乎变成()的了。它不是真的变(),因为太()了,所以像()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 )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的汁水。齐读第6自然段(写杨梅味道的特点:又酸又甜。作者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
8、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 (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这样写说明作者爱杨梅、喜欢杨梅。)四、小结,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者通过把杨梅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表达了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另外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五、总结作者观察、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训练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事物仔细、写作具体。而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四个选一:桑葚、草莓、葡萄、香蕉。六、课后作业读一读描写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请你以“我喜爱的水果”为题,仿照我爱故乡的杨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水果。杨梅的可爱、美味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越吃越爱吃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杨梅颜色:淡红深红黑形状: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