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1.海洋对大气水汽的影响:(1)交换过程:海水蒸发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2)影响因素: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3)主要分布区: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较为活跃。2.海洋对大气热量的影响:(1)交换过程。储存在海洋表层的太阳辐射能,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输送给大气。大气通过
2、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与海洋。(2)影响因素: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3)主要分布区: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为什么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 提示:热带范围跨47个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热带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热带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的水汽也多。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1.水热平衡:(1)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2)过程: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
3、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2.水循环:海气相互作用,进行水分交换,构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全球的总水量在不断减少。()大洋环流影响海洋热量的分布。()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1.厄尔尼诺:(1)定义: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突降大雨,海鸟结队迁徙的反常现象。(2)影响。2.拉尼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南美洲的许多国家可能发生洪水灾害。()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澳大
4、利亚和菲律宾可能出现干旱灾害。()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能遭遇洪水灾害。()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印度尼西亚雨量剧增。()关键能力合作学习能力1海气相互作用1.海气间水热交换方式:2.影响海气间水热交换的因素: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4.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如图所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教材P100图4-21)(1)(综合思维)分析热量收入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提示: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纬度越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越少。(2)(综合思维)指出热量支出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其在副热带海区
5、辐射为最高值的原因。提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分别向两侧递减。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020浙江7月选考)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题目问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的原因思北极地区夏季是68月份,海冰面积小,确定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再从洋流与下垫面因素等思考原因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海冰融化速度的快慢
6、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决定的。北极地区是海洋,升温慢,融冰慢;南极地区相反【解析】选C。根据海冰面积大小和南北半球气温特点,可知左图为北极地区,右图为南极地区。再结合海冰面积变化,可发现南极地区海冰消融快(2百万 km216百万 km2),北极地区海水消融慢(5百万 km213百万 km2);相比北极地区为海洋,南极地区为陆地比热容小,吸热后升温快,故海冰消融快;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透过臭氧层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少,则太阳辐射应该弱。【易错点睛】分清主导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海陆分布、洋流、臭氧空洞等都影响海冰的融合速度,但主导影响可能不同,要结合具体海域、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能力2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7、的影响1.厄尔尼诺发生年份与正常年份的区别:正常年份厄尔尼诺发生年份图示洋流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动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生物秘鲁沿岸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该海区上升流减弱,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大气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天气气候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在全球大气环流作用下,低纬度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
8、二者比较如下表。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强弱赤道逆流弱强太平洋水温大洋东岸降低增加大洋西岸增加降低沃克环流增强减弱或消失气候大洋东岸降水减少降水增加大洋西岸降水增加降水减少对全球的影响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关联性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2020乐山模拟) “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和着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 (1)、(2)题。(1)若“沃克环流”增强,则表明A.南美洲西部沿岸洋流势力减弱B.澳大利亚东侧沿岸暖流势力减弱C.太
9、平洋南、北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D.太平洋东、西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2)若“沃克环流”减弱,下列气候变化中,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最可能发生的是()A.降水减少B.气温急剧上升C.风暴天气明显增多D.降水季节变化更加显著【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熟悉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影响。(2)充分理解图示含义。【解析】(1)选D,(2)选A。第(1)题,“沃克环流”增强,说明温差增大,南美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此时寒流势力增强;澳大利亚东岸为暖流,势力增强;海水温差体现大洋东西两岸,与南北温差无关。第(2)题,“沃克环流”减弱,说明温差减小,西岸寒流势力减弱,东岸暖流势力减弱,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风暴天气减少;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减小。核心素养情境探究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成因有何不同?提示: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作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大洋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一般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