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1083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娄底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考班,含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B. 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C. 等位基因基因A和aD. 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考查,需要学生掌握相对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详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符合“同种生物”与“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纯合子是指由相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是

2、纯合子,B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C正确;杂合子是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是纯合子,D错误。2.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B. 通过测交实验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C. 在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 测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1)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豌豆是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A正确;B、通过测交实验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也可推知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B正确;C、在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对推理

4、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和验证,C正确;D、杂合子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D。【点睛】3. 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 1/8B. 1/16C. 1/32D. 1/64【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5、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相关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求子代表现型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AaAA1AA1Aa;BbBb1BB2Bb1bb;CcCc1CC2Cc1cc;则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1/21/41/2=1/16。即B正确。故选B。【点睛】4.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

6、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 孟德尔巧妙设计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答案】C【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会存在相同作用若不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若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如12:3:1、9:6:1、15:1等,A错误;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一般相同,B错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C正确;测交实验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错误。5. 下列对于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A.

7、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子自由结合C.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且其中纯合子有四种基因型D.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说【答案】B【解析】【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

8、: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3、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详解】孟德尔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A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9、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B错误;若F1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为AaBb,子代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C正确;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是孟德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说,孟德尔进一步归纳总结提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B。6.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毛色表现型与基因的关系为:A(黄色)、a1(灰色)、a2(黑色),显隐性关系为Aa1a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黄色鼠与任意毛色异性鼠杂交,子代至少会出现两种表现型B. 任意两只黄色鼠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都

10、为2:1C. 无论何种亲本组合方式,子代都不会同时出现三种表现型D. 该自然鼠群的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物种的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老鼠的毛色受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AA纯合胚胎致死,所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1、Aa2,灰鼠的基因型为a1a1、a1a2,黑鼠的基因型为a2a2。【详解】A、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黄色鼠都是杂合体,所以黄色鼠与任意毛色异性鼠杂交,子代都会出现性状分离,A正确;B、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黄色鼠都是杂合体,所以任意两只黄色鼠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都为21,B正确;C、Aa2ala2Aa1、Aa2、a

11、1a2、a2a2,所以后代会出现三种表现型,C错误;D、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胚胎时死亡,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所以该自然鼠群的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物种的进化,D正确。故选C。【点睛】7. 某科学家发现了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将其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中两性均为红眼。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1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 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C. 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的比例为3/8D. F2代果蝇随

12、机交配,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16【答案】C【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后,子一代都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11,说明红眼:深红眼为3:1,说明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且和性别有关,所以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正确。B、假设这对基因是由A和a控制的,亲本是XAXA和XaY,子一代是XAXa和XAY,相互交配后子二代中有XAXA、XAXa、XAY和XaY且各占1/4,当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

13、蝇会出现深红眼,B正确。C、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深红眼的比例为1/21/2=1/4,其余都是红眼应占3/4,C错误。D、F2代果蝇随机交配,雌果蝇能产生3/4XA,1/4Xa,雄配子中有1/4XA、1/4Xa、1/2Y,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41/4=1/16,D正确。故选C。【点睛】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以根据后代表现型来判断,如果子代表现型和性别无关,最可能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的表现型和性别有关,在雌雄中都有,此时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8. 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如图所示为某一单瓣花(Aa)变异个体,A基因所在

14、的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该个体产生的含有A基因的雄配子不可育,其他类型的配子均可育。若该个体自交,F1中单瓣花与重单瓣花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10B. 11C. 21D. 31【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如果A基因不缺失,图形中Aa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a=11;根据信息“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发生该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即该植物产生的雄配子为:1A(致死)1a,雌配子为:1A1a。【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中的该个体自交,产生的雄配子为:1A(致死)1a,雌配子为:1A1a。相当于只产生一种h含隐性基因的雄配子,该自交过程相当于

15、测交,即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比例均等,所以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11。即B正确。故选B。【点睛】9.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 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 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牝鸡司晨”是指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这种现象称为性反转。2、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

16、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详解】A、性反转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A正确;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是由于父母将色盲基因传递给孩子,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正确;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C正确;D、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如AA和Aa均表现为显性,D错误。故选D。10.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

17、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 13、121和31B. 31、121和31C. 31、13和31D. 13、121和13【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9:7、9:6:1和151均属于9:3:3:1的变型,明确F2各表现型中各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假设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则A_bb、aaB_、aabb表现一种性状,A_B_表现一种性状,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

18、b:aabb=1:1:1:1,表现型比例是1:3;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6:1,则A_B_表现一种性状,aaB_、A_bb表现一种性状,aabb表现一种性状,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比例是1:2:1;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15:1,则A_B_、A_bb、aaB_表现一种性状,aabb表现一种性状,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比例是3:1。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11. 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 1

19、全是黄粒玉米,F 1 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 2 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子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由于F 1 是杂合子,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B. F 1 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C. F 1 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D. 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 1 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答案】D【解析】【详解】A、将杂种后代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A正确;B、F1是杂合子,能产生

20、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B正确;C、F1黄粒玉米是杂合子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有一定机率结合而出现白色子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子粒,C正确;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分离,因而产生了白色子粒性状,D错误。故选D【点睛】12.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下图中的( )A. B. 和C. D. 和【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

21、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图分析,表示AaB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表示4种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表示雌雄配子受精后发育产生的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详解】由分析可知,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即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减数分裂产

22、生4种配子的过程中,即A正确。故选A。【点睛】13.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 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就Aa和aa杂交,后代基因型有2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就Bb和Bb杂交,后代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有2种,比

23、例为3:1。【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单独考虑两对性状,第一对性状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性状分离比为1:1;第二对性状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3:1。则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为22=4,比例为(1:1)(3:1)=3:1:3:1;基因型有23=6种,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即分别求出两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再让它们自由组合。14. 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雌性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最可能是( ) A. 卵原细胞B. 初级卵母细胞C. 次级卵母

24、细胞D. 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细胞中染色体为单数,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详解】图中染色体为单数,且表示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所以细胞已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因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即C正确。故选C。【点睛】15.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每个碱基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B. 双链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AC)/ (GT)的比例上C. 某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1:2,则该DNA分子中A:T2:1D. 检测某生物样品中碱基

25、比例,嘌呤含量不等于嘧啶含量,该生物样品不可能是噬菌体【答案】D【解析】【分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详解】A、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没有连接磷酸,A错误;B、不同双链DNA分子(AC)/(GT)均为1,不能体现其特异性,B错误;C、某双链DNA分子中A、T配对,故该DNA分子中A:T1:1,C错误;D、检测某生物样品中碱基比例,嘌呤含量不等于嘧啶含量,该生物样品不可能只含有双链DNA,噬菌体只含有双链DNA,

26、不含有RNA,D正确。故选D。16. 有关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仅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B.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 在细菌体内复制时,噬菌体利用的原料是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答案】A【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

27、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仅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实验过程中能够使蛋白质和DNA彻底分离,A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错误;C、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利用的原料是细菌的脱氧核苷酸,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因此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

28、,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的结果以及结论,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利用病毒的生活特点分析实验过程,根据实验的原理正确分析实验结果中放射性出现的位置和原因,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17. 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 )A. DNA和tRNA上B. DNA和mRNA上C. mRNA和tRNA上D. 染色体和基因上【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信息:是基因(或DNA)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它间接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

29、的密码子只有61个,有3个终子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能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详解】遗传信息是基因(或DNA)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因此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18. 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模板链中应有A和G的个数是( )A. 12B. 18C. 24D. 30【答案】B【解析】【详解】转录时DNA中的T与mRNA中的A配

30、对,DNA中的C与mRNA中的G配对;根据题意,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所以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模板链中T+C=12个,因此该模板链中A+G=30-12=18个,B正确。【点睛】19. 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般活细胞均可发生和B. 所有的病毒均可发生和C. 人体所有细胞核均可发生D. 不同基因表达的产物均是相应的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DNA复制,表示转录,表示翻译,表示RNA自我复制,表示逆转录。【详解】A、一般活细胞中的代谢过程都需要酶,可发生转录和翻译过程,A正确;B、RNA病毒可发生RNA自我复制或逆转录,B错误;C、只有

31、进行细胞分裂细胞中细胞核才发生DNA复制过程,C错误;D、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或RNA,D错误。故选A。【点睛】知识易错点:1.逆转录过程和RNA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2.RNA病毒才能有RNA自我复制或逆转录过程。20. 如图为DNA、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与DNA复制的共同点,都是以DNA单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B. 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不同tRNA所转运的氨基酸一定不同C. DNA上某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D. 人的白化病是通过蛋白质间接表现,囊性纤维病是通过

32、蛋白质直接表现【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图中是转录过程,翻译过程。2、基因既可以通过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是转录过程,转录和复制都是以DNA链为模板,复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转录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A错误;B、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多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个氨基酸,因此多种tRNA可以转运同一种氨基酸,

33、B错误;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会导致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但是翻译形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改变,C错误;D、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不能合成,进而不能形成黑色素,导致白化病,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囊性纤维病的病例是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例子,D正确。故选D。21. 如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甲图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 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C. 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

34、D. 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一定会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详解】A、题干中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图,甲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B、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没有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特征,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C、丙细胞也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基因B与b所在的染色体颜色不一致,则染色体上基因B与b不同是交叉互换造成的,C正确;D、甲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产生的变异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D。22.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

35、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 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若子代有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6:1,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7/16D. 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答案】D【解析】【分析】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配子,所以形成无子西瓜;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花粉直接培养所得的个体是单

36、倍体个体,一般高度不育。【详解】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配子,因此形成无子西瓜,而无籽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C正确;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

37、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含有普通小麦的3个染色体组和黑麦的1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联会时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可育,D错误。故选D。23.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如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区是X和Y的同源区段,区是X和Y的非同源区段,包括1片段和2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 位于2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C. 位于1片段上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D. 一个含有染色体为XYY男性患者,是由于父方或母方在减分裂异常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2

38、片段是女性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但男性患病率不一定大于女性,如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2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1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详解】A、X、Y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其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往往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B、-2

39、基因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对于女性而言,一对等位基因可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XAXA、XAXa、XaXa,对于男性而言,可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XAY、XaY共有5种基因型,B正确;C、-1片段位于Y染色体特有的片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致病基因只能从父亲处遗传,C正确;D、一个含有染色体为XYY男性患者,该患者有两条Y染色体,只能是父方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遗传异常引起的,D错误。故选D。【点睛】24.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雌蜂体内所有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B.

40、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C. 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D. 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分析】1、雄蜂是由蜂王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由此说明蜂王的卵细胞具有全能性。2、雄蜂可进行假减数分裂,能形成2个正常的精子,且精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蜂王通过真正的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卵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3、蜜蜂的雌雄是由单倍体(雄性)和二倍体(雌性)决定的,和性染色体无关,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性染色体。【详解】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经过了减数分裂,其中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A错误;雄蜂是单倍体,但可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是可育的

41、,B错误;雄蜂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只产生一种与自身基因型相同的精子,C错误;雄蜂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雄峰正常体细胞的两倍,即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蜜蜂为题材,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组的概念,识记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25. 下列遗传病用光学显微镜难以检测出的是( )A. 红绿色盲B. 21三体综合征C. 猫叫综合征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

42、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正确;B、21三条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错误;C、镰刀型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错误;

43、D、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错误。故选A。26.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该病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C. 1、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 4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6【答案】D【解析】【详解】A、1和2有病生出了正常的儿子,属于显性遗传病,但2正常,其父亲患病,因此该基因不可能是在X染色体上,所以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A错误;B、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和a,2正常,2基因型为aa,因此其父亲2基因型一定为Aa,纯合子的概率为0,B错误;C、1正常,其基

44、因型为aa,2基因型为Aa,因此1、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1/21/2=1/4,C错误;D、1和2有病,其基因型为Aa,因此4其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3AA或2/3Aa,正常男性为aa,4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概率=2/31/21/2=1/6,D正确。故选D【点睛】27. 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A. AAXBY,9/16B. AAXBY,1/8或AaXBY,1/4C. AAXBY,1/16或AaXBY,3/8D. AAXBY,1/16或AaXBY,1/8【答

45、案】D【解析】【分析】已知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而先天性聋哑(a)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先根据夫妇的表现型写出可能的基因型,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确定夫妇最终的基因型。【详解】试题分析:由该男孩的基因型和症状可知,这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双亲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应是AAXBY或AaXBY,前者概率是1/41/4=1/16,后者概率是2/41/4=1/8,D正确,ABC错误。故选D。28. 某班同学在做“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正确的做法是( )A.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46、,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B.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该病的遗传方式C.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发病率D. 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答案】C【解析】【分析】调查人群中遗传病:调查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人群随机抽样调查。【详解】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并根据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B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发病率,C正确;调查人类遗传病,应先确定调查目的,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若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错误。

47、故选C。【点睛】明确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的调查对象、采用的调查方法便可解答本题。29. 现代进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现代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正确;自然选择的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解释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正确;自然选择是通过

48、生存斗争实现的,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正确;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正确;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错误。故选A。30. 在一个种群中(雌:雄=1:1),XBXB的个体占20%,XbXb的个体占10%,XbY的个体占20%,则基因XB和Xb的频率分别是A. 60%,40%B. 80%,20%C. 40%,60%D. 70%,30%【答案】A【解析】【详解】因为这个种群中雌:雄

49、=1:1,XBXB的个体占20%,XbXb的个体占10%,所以XBXb占20%;XbY的个体占20%,XBY应占30%,XB的基因频率=(20%2+20%+30%)(50%2+50%)=60%,所以Xb为40%,A正确,B、C、D错误。点睛:【点睛】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因为常染色体上每对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所以分母是个体数乘以2,但位于X染色体上而Y上无等位基因的在计算时雌性个体数乘以2,而雄性个体数不需要乘以2。二、简答题31. 以下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细胞内有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

50、甲、乙、丙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2)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_段。【答案】 (1). 4 (2). AaBb (3). 丙 (4). 第一极体 (5). de【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甲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甲细胞进行的是

51、有丝分裂,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甲细胞相同,均为AaBb;由分析可知,图中只有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2)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此时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其染色体变化对应丁图的de段。【点睛】熟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相关物质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辨别图中各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以及曲线变化过程中对应的各个时期是解答本题的 前提。32. 现有两个纯种普通小麦品种,品种高秆抗病(TTRR),品种矮秆易感病(ttrr),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培育品种矮秆抗病纯种的相关育种

52、方法,其中,代表育种过程,请据图回答:(1)由品种、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_,其依据的原理是_。(2)过程常利用_获得单倍体幼苗,再通过过程获得ttRR。这种育种方法的显著优势是_。(3)通过、,也可培育出品种,其中,过程常用X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其原因是_,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较大。【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基因重组 (3). 花药(粉)离体培养 (4). 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解析】【分析】题图分析,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表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表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详

53、解】(1)由品种、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2)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幼苗,再通过过程获得ttRR,该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其作用的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表示单倍体育种,这种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其典型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过程常用X射线等处理植物,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其原因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较大。【点睛】熟知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流程及其优缺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33. 某植物的花色遗传受两对独立

54、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在每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白色前体物质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形成不同色素,花瓣中含有哪种颜色的色素就表现为相应的颜色,不含色素的花瓣表现为白色。色素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BbDd的植物开_色花,理论上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子一代蓝花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2)取(1)问中子一代的蓝花随机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3)某紫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答案】 (1). 紫 (2). 紫色花:蓝色花:白色花 =9:3:4 (3). 1/3 (4).

55、蓝色花:白色花=8:1 (5). 3/8【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中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上述两种植物花色性状遗传。基因B存在时,白色物能转化为蓝色素;基因D存在时,蓝色素能转化为紫色素。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故B_D_为紫色;B_dd为蓝色;bbD_和bbd表现为白色。【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开紫色花,该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D_B_ddbbD_bbdd=9331,其中,B_D_开紫花,B_dd开蓝花,bbD_及bbdd开白花,因此紫:蓝:白934。子一代蓝花中能稳定

56、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是BBdd,占1份,故子一代蓝色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2)上题中子一代的蓝花的基因型为2/3BbDd,1/3BBdd,若随机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8/9B_dd,1/9bbdd),即蓝色花与白色花的比例为81。(3)某紫花植株(B_D_)与蓝花植株(B_dd)杂交,由于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则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紫色花)和Bbdd(蓝花),则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41/2=3/8。【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会利用分离定律的思维解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关注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

57、比例。34. 某人类遗传病研究所一直在开展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研究,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某家系同时存在两种遗传病在家族中遗传,根据谈话调查绘制了该家族遗传系谱,请你分析图谱和我们一起探讨以下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判断依据是_。(2)乙病遗传方式是_。(3)若要让你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 (4)如果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13与14生一个孩子两病共患的可能性是_。【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I3和I4生10属于无中生有,可以判定是隐性遗传病,I3不患甲病否定伴X隐性遗传 (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是伴X隐性遗传 (4). 做基因检测,看8是

58、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5). 1/48【解析】【分析】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详解】(1)3和4号不患甲病,结婚后生出10号患甲病的女儿,据此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7、8正常,生出了患乙病的儿子11,

59、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是伴X隐性遗传 。(3)若要进一步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需要8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若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否则为伴X隐性遗传病。(4)如果14携带有甲、乙病致病基因,则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甲病),B/b(乙病),则13的基因型为(1/,2AA,1/2Aa)(1/3BB,2/3Bb),14的基因型为AaBb,则二者婚配后,生一个孩子两病共患的可能性是1/21/42/31/4=1/48。【点睛】能根据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遗传病的致病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的思路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