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
2、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
3、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戴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
4、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黛初见,均觉似曾相识,黛玉见宝玉是吃了一大“惊”,而宝玉见黛玉是看罢便“笑”,“惊”“笑”二字准确地刻画了两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性格。B.宝玉以黛玉“眉尖若蹙”,取字“颦颦”,并说这字“两妙”:一是妙在与黛玉的名字有联系,二是这两字准确写出了黛玉“眉尖若蹙”的神态。C.宝玉问黛玉念什么书时,黛玉便照着贾母的意思改口了,说“不曾读”。可见其寄人篱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得小心谨慎,唯恐被别人耻笑的心理。D.此段文字通过写宝玉胡说因缘、杜撰典故、任性摔玉、接受哄骗等一系列情节,照应了前文“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5、”的交代,显示了富家公子的玩世不恭。解析D项,“显示了富家公子的玩世不恭”一句,不能准确概括这段文字对宝玉的描写。胡说因缘的率真、杜撰典故的聪慧、任性摔玉的追求平等、接受哄骗的天真,宝玉在这段文字中的性情是多面的、丰富的。答案D2.文中画线的语句是对黛玉的精彩描写,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这段文字进行鉴赏。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应先指出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具体分析其内容。参考答案这段文字采用了对偶、比喻、对比、用典和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3.“摔玉”的情节
6、表现了贾宝玉的什么性格?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解析“玉”代表着天命,天命本难违,但作者仍然要宝玉以“摔玉”这一做法来表现他的反抗精神。符合这个意思即可。参考答案“摔玉”是宝玉性格的突出表现。“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体现了贾宝玉的叛逆精神和渴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性格。这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种种波澜。二、语言运用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红楼梦中薛宝钗题咏柳絮的诗句。同样的情境和期待也颇适合于放风筝。当然,风
7、筝最终能否高飞入天,。首先在风筝的形制上。如风筝有软翅硬翅之分,硬翅容易飞高,软翅不兜风,飞不高。因风筝材质、形状的区别,制作要诀不尽相同。,放风筝同样需要技巧,要审风度时,适时地放手、抖线等。,风筝高飞还依赖于风力、风向等因素,适度的风才能将风筝送上青云。解析第处横线的后面主要写了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补入的内容应是“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第处横线后面说“放风筝同样需要技巧”,此处必然要谈“做风筝”的技巧问题;第处要注意前面说的是人的技巧,后面说的是风力、风向等因素,需要填写一个过渡句。参考答案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做风筝是一门技术除了个人能力外5.下面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宝黛初会”的两句话
8、。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下面文字中的“惊”和“笑”二字予以点评。50字左右。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解析本题要从人物形象及情节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人物形象上表现人物性格,在情节结构方面与前文照应,为后文张本。参考答案通过人物情态描写表现性格:“惊”表现黛玉内向,小心谨慎;“笑”表现宝玉外向,坦直率真。照应“木石前盟”传说,暗示两人心有灵犀,为后文张本。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红楼梦作为中国的经典名著,在语言方面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读者细细品读,就不难发现,辩
9、证思维背后深刻的哲理意蕴是缔造这种语言魅力的因素。红楼梦的语言,繁简得当;作品中运用大量浅显易懂的成语来表现深刻的意蕴,这种普遍的意义让作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历久而弥新。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自然是作品中黛玉和王熙凤那充满幽默的语言。虽然二者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但是两人都喜欢。林黛玉引用的大多是传统文学和古语的典故,读来让人。例如作品的第三十七回中,一群女子开诗社作诗取乐,探春为自己取名“蕉下客”。黛玉听后立刻说:“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正当大家迷惑不解之际,黛玉引用“蕉叶覆鹿”的典故让人们无不开怀大笑。我们在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的同时,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也不禁为之赞
10、叹。还有第二十二回,黛玉在宝钗的生日聚会时对宝玉说:“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这句话让在场的人们不禁笑了起来。在这里黛玉引用两个经典的戏名达到了诙谐而讽刺的艺术效果。这正好符合了当时看戏的气氛,隐晦地表达了人物的感情,()。我们再看王熙凤的语言,口语化的俚语、俗语和歇后语是王熙凤经典的语言风格,读来趣味横生,让人捧腹,而在这些语言中,王熙凤泼辣和犀利的性格特征也表露无遗。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举足轻重雅俗共赏有例可援忍俊不禁B.不可或缺有口皆碑有例可援情不自禁C.不可或缺雅俗共赏引经据典忍俊不禁D.举足轻重有口皆碑引经据典情不自禁解析“举足轻重”,
11、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侧重重要且影响全局。“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强调重要且无法替代或缺少。这里的“哲理意蕴”并非能影响全局,用“不可或缺”合适。“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有口皆碑”形容人人称赞,与这里的语境不符合,应选“雅俗共赏”。“有例可援”指引用已有的事例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或借口。“引经据典”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引经据典”更符合下文的语意。“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情不自禁”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这里强调“笑”,用“忍俊不禁”更符合语境。答案C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12、当的一项是()A.我们在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的同时,也不禁为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而赞叹。B.在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的同时,我们也不禁为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所赞叹。C.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为我们所赞叹的同时,我们也不禁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D.我们在赞叹黛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才情的同时,不禁为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而感到敬佩。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错误:第一,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句子的语意间有递进关系,“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应属递进部分,应该放在后面陈述;第二,偷换主语,第二个句子没有承接第一个句子的主语“我们”,而是换成了“文学修养和才情”。综上所述,只有
13、D项修改正确。答案D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面这些话虽然是说给宝玉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钗B.虽然表面这些话是说给宝玉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钗C.表面这些话虽然是说给宝钗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玉D.虽然表面这些话是说给宝钗听的,其实语锋直指宝玉解析根据前文的句意,可以判定“这些话是说给宝玉听的”“语锋直指宝钗”,因此排除C、D两项;根据主语与关联词语的前后顺序规则,这两个分句各有自己的主语,应该符合“关联词语+主语”的语言规则,由此排除A项。答案B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
14、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
15、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
16、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
17、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因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
18、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
19、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注中浣:指每月的中旬。会真记:即唐代元稹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因文中有“会真”诗三十韵,故又称会真记。金、元人把其中的故事演为诸宫调和杂剧,名为西厢记,这里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倾国倾城貌:金批本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张生称自己是“多愁多病身”,莺莺是“倾国倾城貌”。“苗而不秀”两句:即中看不中用的意思,语出西厢记金批本第四本第二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见牡丹亭惊梦。4.下列对这篇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
20、学是该读之书,可他还是偷偷阅读,正表明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C.“银样镴枪头”是西厢记中红娘挖苦张生中看不中用的话,黛玉此时以此挖苦宝玉,说明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D.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心痛。解析B项,“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理解错误,从下文情节看,是黛玉跟宝玉开玩笑。C项,“黛玉对宝玉的言行非常生气”理解错误,黛玉对宝玉并没有生气。D项,应为黛玉对自己命运的
21、认识一步步清晰起来。答案A5.选文最后一段展示了黛玉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解析在最后一段中,黛玉由“不留心”到“感慨”“侧耳细听”,然后是“自叹”“心动神摇”,最后“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抓住这些关键词分析即可。参考答案黛玉不喜戏文,便不留心;感慨大好春色、美丽青春无人欣赏;感叹自己也是如此,能否与宝玉共享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是自己能决定的;眼看着这如花美眷在似水流年中无可奈何地消失,不觉心动神摇;青春逝去,只幽闺自怜,站立不住,如醉如痴;想人生短暂,爱情珍贵而不可定,愁多情浓,心痛落泪。6.一样惜花爱花,但宝黛二人葬花的方式不同,其内在心态自然也不同。请结合选
22、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解析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待落花的有关描写,然后体会其中不同的看法,从方式、心态等角度分析即可。参考答案方式不同:宝玉兜起花瓣,放入流水之中。而黛玉用花冢葬花,让花日久与土相化。心态不同:宝玉认为落花、女儿、流水,都洁白无瑕。怕落花遭人践踏,故以对待女儿的心来对待落花,把花放入清澈的水中。以为流水干净,不会玷污花瓣;不甚关心或没有想落花的归宿。黛玉认为流水眼前虽是清澈,可到了有人家的地方,仍旧有可能会被糟蹋;且流水还会让落花继续漂泊,漂泊之中仍会有一番苦难的历程。泥土才是落花的归宿,让落花与泥土化为一体,以此希求落花的洁净;自己就是落花,以此希求自身的超脱。
23、三、语言运用7.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解析此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语言是否符合语体特点,是否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场合等。参考答案“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8.(2019全国1高考)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
24、流畅,不超过50个字。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梳理文段层次,概括文段内容。就文段而言,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传统观点;二是中英联合进行了考古研究,根据唐代到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得出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的结论,进而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语段主体是陈述中英联合考古研究的结论。故应侧重从第二层次提取关键信息。答案示例中英联合考古研究结果表明,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且“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