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 岁寒三友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侍、庭、茂、曰、皆、即、萎”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庭、茂、曰、霜、枯、性、皆、即”等8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体会父亲的用意。3.情感目标:体会“竹、松、梅”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体会父亲的用意。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松、竹、梅的特点,对孩子进行品行教育。教学课时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侍、庭、茂、曰、皆、即、萎”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庭、茂、曰、霜、枯、性、皆、即”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体会父亲的用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2、: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常常会和爸爸妈妈聊聊天,一起讨论一些问题吧!今天,我们来分享的小古文就是源于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板书:岁寒三友)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互相纠正。侍庭茂曰皆即萎还有一个字是多音字:“梅树着花”的“着”读作“zhu”表示“盛开、绽放”的意思。2.指导书写。“庭茂霜枯曰性皆即”“曰”写的时候要扁。3.指名读古文岁寒三友。三、再读岁寒三友,感悟诗意。师:现在,请你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儿侍父,立庭前,的意思是孩子跟着父亲站在庭院前。“侍”是“侍奉”之意。作为儿子要尽心侍奉好父母亲,每天清早都要规规矩矩地站在父母房前的庭院里听候父母的吩咐
3、。生:孩子孝顺。师: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的意思是发现院中梅花开花了,松树和竹子都很茂盛。师:读到现在,请你找一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他们是谁?生:儿子和父亲。师:冬日里,他们在庭院中,看到梅花开放、松竹茂盛。儿子心中产生了疑问,便问父亲: “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 冬天有霜有雪,别的树都落叶了,为什么这三种没有呢? 父亲听了,回答说:“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 他们品性耐寒,和别的树不一样。古人所说的“岁寒三友”,就是松、竹、梅啊!岁寒三友师:松、竹、梅三者都有经冬不凋、品性耐寒的志趣,人们就把它们拟人化,赞美为“岁寒三友”。(板书:松、竹、梅)
4、师:寓意父亲希望孩子能如岁寒三友一样有梅之傲骨,松之刚毅,竹之气节。(板书:梅之傲骨,松之刚毅,竹之气节)四、适度拓展,感悟品格。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梅竹松都不惧怕风雨冰霜,在恶劣的环境中能独善其身,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象征了刚正耿直、洁身自好、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质。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
5、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课堂作业新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
6、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一、看拼音写
7、汉字。mo tng ji j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盛 家( ) 比比( )是 立( ) k xng( )萎 ( )别二、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廷+( )=( )( ) 力+( )=( )( )古+( )=( )( ) 生+( )=( )( ) 三、照样子写词语栩栩如生(AABC) 四、知识拓展。 1.岁寒三友指 、 、 2.四君子是指 、 、 、 参考答案:一、茂 庭 皆 即 枯 性二、广 庭 家庭 厂 历 经历 木 枯 干枯 忄 性别三、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谆谆教导四、1. 松 竹 梅 2.梅 兰 竹 菊板书设计:岁寒三友松竹梅梅之傲骨,松之刚毅,竹之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