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用书P50)随堂巩固1(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A因信称义B先定论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解析:选A。根据教材所学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2(2014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某位思想家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精神皈依。这位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 B但丁C马丁路德 D伏尔泰解析:选C。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的思想,强调了上帝和圣经的权威,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31511年底,马丁路德访问了罗马,之后他愤怒地斥之为“肮
2、脏的城”。这是因为他看到罗马教会()A反对宗教改革 B极其腐败堕落C兜售“赎罪券” D厉行政治迫害解析:选B。此时宗教改革运动还未兴起,故A项错误;罗马城是天主教会统治的中心,16世纪罗马教会统治日益腐败,以各种理由向人民征税,出售神职,部分教会神职人员不学无术,违反宗教教规,故B项正确;兜售“赎罪券”及厉行政治迫害是教会腐败堕落的表现,故C、D项错误。4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称:“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段话反映路德()A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B主张打破神学思想的禁锢C主张摆脱宗教的束缚D否定圣经的权威解析:选A。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反
3、映了路德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故选A项;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和圣经,排除B、C、D三项。5马丁路德说:“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是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纵欲主义 B人文主义C民族主义 D理性主义解析:选B。材料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正常需求,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6恩格斯说:“他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他)的教会体制是全民主的、共和的。”文中的“他”是()A马丁路德 B薄伽丘C加尔文 D彼特拉克解析:选C。根据教材所学可知,加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故本题选C项。课时作业学生用书
4、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选C。马丁路德与天主教会的主要分歧在于信仰的自主权,两者都信仰宗教、信奉圣经、信仰上帝,故选C项;A、B、D项与材料不符。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
5、平等解析:选B。宗教改革并非废除宗教信仰,也不是不信仰上帝,而是使人们取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A、C两项错误,D项太绝对,选B项。3(2016湖北荆门高二期末考试)“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A否定行为的重要B主张因信称义C抨击教皇和教会D强调因行称义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可知反对的是天主教会宣扬的“因行称义”,不是否定行为的重要,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得出他主张因信称义,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马丁路德
6、对教皇和教会的抨击,故C项错误。4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解析:选D。“因信称义”强调教徒直接通过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A项是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因信称义”是否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与题目设问无关,故B项错误;C项也是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因信称义”体现了人的价值,摆脱了对教会
7、的依赖,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这才是人们“真正接受”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5(2016河南新乡高二期末考试)马丁路德在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发动了宗教改革,然而他的思想和行动却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巨变,这主要是因为()A“因信称义”理念已经被基督徒普遍接受B启蒙运动的思想深入人心C其宗教思想表达了当时欧洲普通教众的普遍愿望D先定论的思想广泛传播解析:选C。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时,宗教改革才刚刚开始,“因信称义”不会被基督徒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这时还没有开始,故B项错误;路德的思想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表达了欧洲广大民众的普遍愿望,故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主张和思想,故
8、D项错误。6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解析:选C。加尔文的观点主要是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故C项正确。7(2016四川遂宁高二期末考试)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封建的
9、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解析:选C。“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表明宗教改革本质上并非是反对教皇的宗教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宗教改革反对教皇是因为他是“富有的世俗君主”,但这并非民主革命,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教皇是“富有的世俗君主”,体现了它是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色彩,故D项错误。8开始于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A涌现出大量新教教派B确立了无神论思想体系C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原则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解析:选C。涌现出大量新教教派是宗教改革的表现,不是其历史意义,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只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信仰
10、宗教,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将人们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故C项正确;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是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不是其历史意义,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购买的人,灵魂可以直升天堂。欺骗民众也罢了,还把他们尊崇的圣人不当人看:随便拿一块破毯子,胡说是基督用过的,随便找一块破头巾,说是圣母玛利亚戴过的,最无耻的是用猪、羊等畜生的骨头冒充圣彼得的遗骨,5个金币出售一块。至于用一堆鸡毛冒充天使的羽毛出售,他们就更不难做出。材料二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选集材料三教皇在
11、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路德选集请回答:(1)材料一中“购买”的是什么?该材料印证了教皇的什么主张?(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说明了德国宗教改革的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可知是教皇兜售的赎罪券;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其所反映的思想主张。第(2)问应注意分析路德的要求,可知其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第(3)问依据材料三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1)购买:教皇兜售的赎罪券。主张:“因行称义”。(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
12、3)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54)你怎样理解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提示:罗马教会为了树立教会和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声称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定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仪式,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这就把教徒们束缚在教会的控制之下,使他们失去了个人选择的自由,听命于教会的统治。而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里的“信”是与生俱来的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这样,他便把拯救人的灵魂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每一个
13、拥有真正信仰的基督徒自己的手中,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所以说其潜台词里面包含着个性解放的革命主张。其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54)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有什么异同?如何理解16世纪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提示: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救以升入天堂。异:“因行称义”本质仍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和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因信称义”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赎罪券的掠夺,简化宗教仪式,给教徒极大的解放。“信仰得救”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
14、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理解:16世纪天主教的根本变革就是指西欧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西欧各国,宗教改革家们否定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主张建立不受罗马天主教会管辖、符合资产阶级意愿的新教会。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人文主义得到发展;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三、自我测评(
15、教材P54)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提示:(1)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否定了教皇的特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2)加尔文在“信仰得救”主张基础上提出先定论。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先定论认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还否定封建主的特权;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