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地区 36 岁幼儿的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理念呈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均不充分,角色认知、亲子陪伴、亲子沟通成为影响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父亲参与幼儿教育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此,促进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需要营造氛围,激发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自觉性;鼓励母亲和祖辈家长给予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以精准的理念对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关注父亲亲子沟通能力的提升。【关键词】农村地区;
2、父亲参与;城镇化;幼儿教育【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9)06-0051-06【作者简介】陈红梅(1973-),女,湖北黄石人,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精敏(1986-),女,辽宁丹东人,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心理学硕士;董兴艳(1976-),女,武汉人,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城镇化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土地聚集,人口集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体现在文化、
3、价值观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上。许多农民不再如父辈般被捆绑在土地上务农,年轻的男性开始选择并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他们或成为自由职业者,或成为进城务工者,有的就近打工,有的则背景离乡。由于父亲不在家里,幼儿多由老人或母亲照看。加之,“严父慈母”式中国传统教育的惯性,农村父亲在幼儿生活的影响日渐微弱。国外学者阿玛托曾提出了一个基于父亲身份资源定向的“五角星”模型,即父亲通过人力资本(促进孩子成功或为孩子的成功提供技能示范,操作化为父亲的受教育年数)、经济资本(即提供支持孩子健康、安全、成长和成功的资源,操作化为收入)、社会资本(提供对孩子有利的环境和社会关系,操作化为父母之间的关系和亲子关系)等间接参
4、与方式对孩子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1国内外多项研究也表明,父子互动能促进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社会适应性提升、学业成就提升等。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的孩子更多地表现出勇敢、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人格品质,有更高的生命激情。那些与父亲接触并保持良好关系的幼儿比那些与父亲关系不良或者父亲处于其生活边缘的幼儿在逆境中更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目前国内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城市父亲的研究,而对农村地区的父亲研究不多,特别是对处于城镇化背景中正面临生活方式转型的农村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研究更是少见。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地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为例,进行了调查及相
5、关分析。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調查的对象为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地区 36 岁幼儿的父亲。东山地区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最西北边的一个街道,其前身为农场。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260 份,有效回收问卷 243 份,回收率为 93.4%。问卷填写时,要求最好由父亲亲自填写,但因有些父亲外出,就由其他家长电话采访代替父亲填写。问卷填写者中 82.3%为父亲,12.3%为母亲,5.4%为其他亲属关系。本研究共有东山幼儿园的 36 名父亲参与了访谈,访谈对象的选取根据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情况,每班从参与程度的好、中、差水平中各选取 2 名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二)调查工具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6、和访谈法进行调查分析。其中,问卷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基于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研究编制了父亲与孩子沟通问卷和父亲参与教育问卷。父亲与孩子沟通问卷分为情感态度和教育行为两大维度,共 23 题,每题按照15 进行赋分,分值越大表示父亲与孩子沟通状况越好。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系数达到 0.88,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问卷的 KMO 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 0.91(p0.01),累积解释率达 52.9%,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 0.910.96(p0.01)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76(p0.01),低于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7、。父亲参与教育问卷分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维度和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维度,共 20 题,每题按照 15 进行赋分,分值越大表示父亲参与教育程度越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系数达到 0.9,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问卷的 KMO 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 0.9(p0.01),累积解释率达 54.36%,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 0.870.91(p0.01)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58(p0.01),低于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还采用了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信息,更深入地了解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父亲对幼儿教育参与的相关信息,由访谈对象
8、的幼儿所在班级的教师完成访谈。二、调查结果分析(一)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理念呈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父亲的生活方式和育儿观念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父亲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有陪伴幼儿成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愿望。但是,持完全肯定的比例并不高,仅 57.2%的父亲对自身教育角色的重要性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还有 29.6%的父亲对自己教育角色的重要性持怀疑的态度,甚至还有 13.2%的父亲认为自己对孩子成长毫无影响。可见,还有不少父亲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自身教育角色没有正确的认知,缺乏强烈的参与教育孩子的热情,导致对幼儿教育缺乏责任感,参与幼儿教育的
9、动力不足。城镇化背景下,父亲对幼儿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日益理性。如问及“您最重视孩子哪一方面的发展”时,54.9%的父亲关注幼儿身体健康,32.2%的父亲关注幼儿的性格成长,仅有 7.0%的父亲追求知识化的学习,还有 5.9%的父亲选择了“其他”。与总是要求幼儿园要教授小学知识的母亲和老人相比,父亲的教育观显得更开放和洒脱,在教育上也更强调顺应自然。访谈中,三分之一的父亲表示不再认同过去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他们强调父亲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近半数的父亲认为自己比母亲更胜任孩子的教育,如有的父亲认为孩子母亲的性格急躁,没有耐心;也有父亲认为母亲文化水平不高,自己更适合教育孩子。(二)父亲参与幼
10、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均不充分调查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得分都在 3 分以下(详见表 1)。从表 2 和表 3(见下页)中可以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情况相对集中于“有时”“较少”和“从不”等选项上,说明父亲参与幼儿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均较少,并不充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程度显著高于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程度(F=75.27,p0.01),说明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普遍性和深入性均高于参与幼儿园教育。这可能因为父亲本身就是家庭的一员,言传身教都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会更直接和便利。而幼儿园毕竟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11、父亲参与活动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并非父亲想参与就能参与,而且幼儿园教师以女性群体为主,这对父亲参与幼儿园教育造成了一定的不便。有父亲在访谈中明确指出:“幼儿园都是女同志,与陌生女同志交往感到不太自在。”经过相关分析,本研究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与其参与幼儿园教育的行为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58,p0.01)。这意味着关注幼儿家庭教育的父亲,也更乐于参与幼儿园教育。反之,不关注幼儿家庭教育的父亲,也不会积极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三)影响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因素是角色认知、亲子陪伴、亲子沟通经过系列的检验分析,发现幼儿性别及年龄、父亲学历等因素对父亲参与幼儿教育并无显著相关,而角色
12、认知、亲子陪伴、亲子沟通三种因素与父亲参与幼儿教育有显著相关。1.父亲对教育角色的认知。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发现(见表 4),父亲对教育角色的认知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和参与幼儿园教育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父亲认为“自己对幼儿发展影响不重要”得分越高,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得分越低。而父亲认为“自己对幼儿发展影响不重要”得分越低,即重视自身对幼儿的影响时,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和参与幼儿教育的得分越高。可见,父亲对自身教育角色的认知决定着父亲对参与幼儿教育的实际行为。2.父亲对孩子的亲子陪伴。亲子陪伴最直接的反映是父亲与孩子见面的频率。调查显示,由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13、东山地区许多居民从以前纯粹务农已经转向多样化发展。有的居民务农,有的做生意,有的在家赋闲,有的则在武汉市中心城区打工。有近三分之一的父亲不能每天与幼儿见面,原因是工作地方较远,不方便每天回家。如 17.3%的父親一周见一回孩子,5.3%的父亲一月见一回,3.7%的父亲半年才见一回,更有 2.5%的父亲一年难得见一回孩子。累计有 28.8%的幼儿没有每天与父亲共处的机会,父亲缺失幼儿教育也在所难免。即使有三分之二的父亲每天可以与幼儿见面,但也并不一定就能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有效的陪伴不仅仅是形式化地在家,而应体现在父亲能否与幼儿发生实质性互动,如与幼儿一起游戏和沟通。表 5 所示,每天在家的父亲
14、中,仅有 28%的父亲可以保证每天 1小时以上的有效亲子陪伴,而绝大多数父亲每天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到 1 个小时,当然也有少数模范父亲可以每天陪伴孩子超过 2 小时,但比例仅为 10.3%。采用方差分析发现,父亲每天与幼儿游戏和沟通时间的不同,在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方面差异显著。事后检验发现,每天与幼儿游戏和沟通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以及一般不在家的父亲在参与幼儿教育方面的得分分别显著低于其他三个时间段的父亲。可见,陪伴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质量。3.父亲与孩子的亲子沟通。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发现,父亲与孩子亲子沟通的程度与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详见表 6)。亲子沟通主要包
15、括情感态度和教育行为两方面,表 6 中我们可以发现亲子沟通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程度均有直接和显著影响。(三)城镇化背景下父亲参与幼儿教育存在现实困难在深度访谈中,我们归纳和总结了父亲在参与幼儿教育时存在的现实困难:(1)生活压力导致父亲无法参与。许多父亲强调自己要养家,工作很辛苦。由于忙于生计,所以没时间陪伴孩子,到幼儿园参与活动,要请假会扣钱,担心经济会受到损失;(2)父亲育儿能力不足。多数父亲表现出对教育孩子自信心不足,常常对孩子任性、乱发脾气、不好好吃饭等现实问题缺少应对的方法;(3)父亲不善于和幼儿沟通。一些父亲认为,孩子多由母亲和老人带,对母亲和老人依赖性比较强,跟自己感
16、情不深,不知道如何沟通。甚至有父亲说,孩子很怕自己,不敢亲近,所以无法沟通;(4)父亲缺少参与幼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孩子年幼,生活护理和教育环节往往由祖辈家长及母亲垄断。加之,祖辈家长和母亲对父亲教养的能力不放心,因此干脆不让父亲插手孩子的教育。部分父亲反映,家中的母亲和老人,根本不让自己插手。有时自己想积极一下,反而被嫌弃带不好孩子;(5)父亲育儿观念仍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部分父亲观念仍然较传统,受到“母职天赋”观念的影响,认为父亲的职责主要是养家,整天在家带孩子是没出息的表现;(6)父亲与女教师沟通存在性别阻碍。部分父亲坦言,自己之所以很少参与幼儿园教育,是由于性别原因,不好意思跟女老师多接近。认为在与女老师沟通方面,孩子的母亲会更有优势。三、促进农村地区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思考与建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幼儿的父亲既不能等同于城市的父亲,也不能简化为农村的父亲。他们处于从农村向城镇化转轨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父亲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要有精准服务的意识。由于我国当前社会化教育指导机构缺乏,所以幼儿园需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指导工作。基于本次调研的结果,本研究尝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