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893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熟知作者及其生平。2.熟读成诵,理解词作大意,体会词人的深沉情感。3.把握词中运用的比兴手法。(二)过程与方法1.搜集辛弃疾生平资料介绍和其著名诗词,了解词人。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文化积淀。【教学重点】1.体悟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情感。2.品味比兴手法运用的妙处。【教学难点】1.学会鉴赏词中的重点词句。2.诗人经历对诗歌表情达意的影响。【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等综合运用。【教具使用】朗诵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对象】 高

2、二学生【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生共同感受诗句中的情感,生自由发表感受。补充辛弃疾的相关介绍。)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通过这些词句,我们感受到了辛弃疾满腔的壮志豪情,也听到了他那忧愤的深深叹息。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辛弃疾,一起学习、欣赏他的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二、朗读全词,吟咏词韵1.请一位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把握

3、好节奏。2.教师配乐范读词作,学生听读,体会词作的感情基调。3.生齐读,读准节奏,揣摩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三、赏析鉴赏,体悟情感(一)释题 菩萨蛮:词牌名。 书:写。 造口:(课文资料信息)“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据此可知,这是写在西江造口壁的一首词,词人有感而发,怀古伤今。(二)理解词意,品味词人的思想情感。 1. 找出直接体现词人内心情感的诗句。(找词眼)【明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的情感:愁。2. 哪些景象引起了词人的愁情?【明确】清江水、无数青山、深山鹧鸪啼3. 如何理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可引导学生抓住“行人泪”进行分

4、析。 【明确】“行人泪”是指逃难民众的泪水。这里用“清江水”作喻,写出了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也包括了词人在内的许多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爱国志士的悲愤。此为一愁。 4.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的“望”和“可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长安,在此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但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此为二愁也。5. 为什么“鹧鸪啼”会引起人的满腔愁情? 教师提示:联系所学过的古诗词,结合“鹧鸪”这个常用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象征功能来理解。【明确】鹧鸪鸣声

5、凄切,似在说“行不得也哥哥”,更增加了词人内心的悲凉,更衬托了词人内心复杂的世界:国事难办,处境难堪,壮志未酬的悲愤。此为三愁。【小结过渡】 这浓得化不开的愁成了辛弃疾的心病,究其一生,他毫不放弃地寻找解决心病的机会,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这种精神在词中有没有体现?【明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山”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却不能阻挡日夜东流的江水。6. 合作讨论:诗人是不是单纯写自己所见到的景?句中的“青山“和”东流水“是否另有所指?【明确】 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含义深厚。词人“借水怨山”,用的是比兴的手法。东流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

6、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归的愿望。 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7. 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读出感情。四、探究艺术特色1.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 。全词写眼前景,说心中事。以清江之水比喻民众之泪,以青山比喻南宋朝廷和侵略者,以东流水喻指正义的方向。山深闻鹧鸪”句中借鹧鸪“行不得也”的叫声,寄托对恢复中原之志屡屡受挫的担忧愤恨。全词表现了作者对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抒发了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收到了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资料补充:

7、梁启超艺衡馆词选对此词的评价)2. 拓展延伸:比兴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的是比兴,以河洲上和鸣的鸟兴起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从孔雀东南飞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其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小结: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就是譬

8、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诗歌里,比兴常连用,专指此诗有寄托意。五、结束语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倾听了他在动荡的南宋发出的收复祖国河山忧国忧民的呐喊,也深切体会到他那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沉重叹息,!这声呐喊,这一声叹息,响彻云霄,响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用感情地把这首词背下来吧,再次聆听、感受他的千古绝音!六、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探究相对应的练习。【教学板书】 另附纸【教学反思】 “爱国与壮志难酬”是贯穿辛弃疾一生的两个关键词,而这首词也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两点。所以,在设计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多地侧重了通过词作分析来体会它当中蕴含的情感。而在鉴赏艺术特色这一点上,显得有点脱节,应该把艺术手法的分析融入到词作鉴赏里面去,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一节课才会更加连贯、流畅。学生活动部分也太少了,没有体现到“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是要多加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