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7233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解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文科综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该试卷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托历史材料来支撑题干,创设问题,本套历史试题基本上题题如此,试题中所出现的材料尽量不直接来源于教材,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合理解读有效信息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在能力考查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除了文综考试大纲强调的四大能力要求外,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诸如尊重客观史实

2、的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及对新史观的了解程度。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文】24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取代了相权行政效率低下 强化了君权始终由高官任职A B C D【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到明清中央官制的演变,加强了皇权,故正确;中朝的出现,分割了宰相的决策权,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不能统帅六部百司,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因此错误,排

3、除;军机处具有密,速,简等特点,故排除;中朝一般由出身低微,与皇帝亲近的人担任,故排除。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题文】25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地是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点】A1古代中国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故C项正确;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4、,故A项错误;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故B项错误;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D项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基本史实。【题文】26右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张掖都尉棨信”。“张掖”别称甘州,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A BCD【知识点】Q2古代中国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充满魅力的书画【答案解析】D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5、,由题干中“都尉”“汉朝官名”可知汉代在张掖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故正确;“张掖都尉棨信”由丝织品书写而成,说明汉代丝绸也是一种书写材料,故正确;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题文】27.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股票,这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知识点】K2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反映,股票

6、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表现。故二者的并存体现了当时的上海经济管理体制的多样化。故选B。A、C、D三项均无法全面体现材料内容。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题文】28.1989年初,有人在全国人大通过行政诉讼法草案时说:“如果公民可以告政府,政府还有什么权威?”出现此现象说明A民主建设阻力重重 B.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D.公民的民主权利无法保障【知识点】E1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答案解析】A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让老百姓的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而制定的,是让百姓监督政府机关的

7、。由题干可是是在通过该法是有人持发对通过的意见,可见民主建设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是有阻力的,A正确;B没涉及依法治国的问题;C没涉及人大制度本省问题,说得是人大职能;D表述绝对化了。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题文】29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两项改革法令都从稳定统治秩序出发 都体现了对人身权的重视都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A. B. C. D. 【知识点】T1古代中国 古代世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

8、、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鼓励和发展工商业,故错误:从题干商鞅重农抑商的政策“举以为收孥”可知错误;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维护统治,梭伦改革把雅典引向了民主政治的轨道,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题文】30.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 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 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

9、同【知识点】I2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归纳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小农经济的在各国的发展历程,而在各国的存在时间较长,反映了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了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题文】31下表是18901914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1890年谢尔曼法推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集中,对自由竞争进一步实行限制1894年威尔逊葛曼法对进口商品实行低关税或免

10、税1906年食品卫生和药品法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管理局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有发布违禁命令的权力,对于违反命令的工商企业,可将案件提交法院审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较少D一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知识点】I2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表格,获取、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题干中表格主要反映了18901914年,开始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干预,集中国家经济权力,干预主要体现在外贸、药品、工商企业违反规定等领域,体

11、现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在逐渐增强。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事实,正确分析历史结论。【题文】32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献最适合选入该馆展示的是()北大西洋公约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勃列日涅夫手稿马斯特里赫特条约ABCD【知识点】N2现代世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解析】A从图片信息“冷战纪念馆”可知这是关于冷战专题的纪念馆,选项中属于冷战内容的是北大西洋公约和勃列日涅夫手稿。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题文】33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 )A.马丁路德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B.清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C.加尔文教贵族社会君主专制D.清教新贵族政治君主专制【知识点】B1近代世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答案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教与清教是对立冲突的,排除A、C两项;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是对立。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事实,正确分析历史结论。【题文】34他的画重视色彩和主观感情,喜欢激动人心的事件作题材。他所画的形象色彩饱满热烈,有强烈

13、的音乐感,能表现出一种诗意的美。这位画家是指( )A.德拉克洛瓦B.米勒C.梵高D.毕加索【知识点】S3近代世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答案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的对基础知识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绘画注重色彩和主观感情的是德拉克洛瓦。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题文】35.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

14、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文明史观 C.编年史 社会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知识点】S3近代世界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答案解析】B材料内容中的历史史实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并且前后都是有联系的,所以应该是编年史,不是断代史,并且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线索来编写的,故答案选择B项。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15、注意事项: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文】C1 G1 F2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所索之款虽极奢巨,然与普法之役已迥不相侔(同)。查法国所让两省之地,较之奉天南边并台湾全岛为尤要;所赔兵费用金申算,则六倍日本之数。中国地大物博,土肥矿多,户口之繁甲于天下,百姓极为勤俭,工商废而未举,诚能变革中国旧俗,采用泰西新法,富强之期可立而待。不但中日条约让地赔款未足为中国累,而十年之后诸务繁兴,国富民强之效,必为中国前此所未有。区区日本,此约何足深较。总署收美国科士达函(1895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府对待马关条约的看法。结合所

16、学知识驳斥该看法中不合理成分。(12分)材料二 美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行的政策,虽然没有直接侵害中国,但无疑为日本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外交支持,违背了美国声称的对华友好政策。事实上,在当时东亚国际关系中,日本政府在外交上也始终将美国看作最友善的国家而充分加以利用。然而,后来的历史表明,美国希望利用日本来实现其东亚政策,并不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中日甲午战争(2)请结合一战至二战间相关史实,说明“美国希望利用日本来实现其东亚政策,并不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6分)材料三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五十多年来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因此,中美推迟乃至消除长期战略冲突的产

17、生,将极大地有助于中日关系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双边关系改善和破解美日战略联盟,是一体两面;只要两个过程均运作得法,届时可能会产生相互效应,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邱震海国际先驱导报(2005)(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二战后中、美、日的外交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证。(7分)【知识点】近代中国 现代世界 现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答案解析】 答案:(1)看法:条约比法国在普法战争所损失要少;条约是中国崛起的契机;条约不会拖累中国。(6分)不合理:该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18、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举借债,使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仿效西方进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但最终失败,中国富强遥遥无期。(6分)(2)史实: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有独霸中国之势;日本与英国续盟成为美国称霸东亚的重大障碍;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日矛盾加深;1940年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美国遭受重大损失。(答对任意三点给6分)(3)观点: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或中美关系极大地影响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相互影响。(3分)史实: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实

19、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政策;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4分)解析:(1)从材料“日本所索之款虽极奢巨,然与普法之役已迥不相侔(同)”“诚能变革中国旧俗,采用泰西新法,富强之期可立而待”“不但中日条约让地赔款未足为中国累,而十年之后诸务繁兴,国富民强之效,必为中国前此所未有”可以概括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待马关条约的看法。根据所学知识,从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来分析美国观点的不合理性。(2)依据教材相关知识,近代美国企图日本侵华扩大自身在华权益,在二战期间,日本独占中国,其史实: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有独霸中国之势;日本与英国续盟成为

20、美国称霸东亚的重大障碍;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日矛盾加深;1940年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美国遭受重大损失。(3)从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双边关系改善和破解美日战略联盟,是一体两面;只要两个过程均运作得法,届时可能会产生相互效应,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可以归纳出作者的观点: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或中美关系极大地影响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相互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的相互影响。【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

21、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题文】I1 I2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时期材料结论第一组 15、16世纪他们游到我们的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它很多东西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我们以物换物,两相情愿。哥伦布航海日记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第二组19世纪中期世界强国英国在1846年和1849年先后废除了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全面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和一些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希腊(1837年)、土耳(1838年)、波斯(1836,1857年)、中国(1840,1842年)、日本(185

22、8年)等,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平等的贸易协定。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不平等贸易体系形成第三组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开通,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竣工。铁路网密布全球,洲际铁路开通的有:1869年美国横贯北美的大铁路与太平洋铁路接轨;1903年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世界通讯网形成。60年代,有线电报的使用已经越出国界;70年代,电话开始使用;1901年,无线电波飞跃大西洋成功。汽车和飞机已经出现。20世纪初期,全世界已由200万辆汽车奔驰在交通运输线上。麦克尼尔世界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

23、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2)本堂课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7分)【知识点】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答案解析】 答案:(1)第一组、第三组。(1分,错一个不给分)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如:第一组可增加的材料: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或

24、者,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各民族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第一组也可修改结论:欧美联系加强第三组可增加的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交流与撞击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或者,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第三组也可修改结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2)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和先进生产方式

25、的传播使各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者: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列强在全球扩张,世界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原料供应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1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1分)解析:(1)

26、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表格材料并分析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本题既要判断,又要修改,学生感觉比较难,容易失分。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2)结合所学知识,紧扣“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交流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地区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扩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个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7、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在答题卡上写好所选题目的题号。【题文】T14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材料二 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话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并对此变革

28、加以评价。(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7分)【知识点】近代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解析】 答案:(1) 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4分)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4分)(2) 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4分)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要注意抓住“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这一时间概念。根

29、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此时期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2)材料提供的信息比较直白明了:“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可以得出 “ 教育立法”的结论;“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可以反映出“拿破仑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目的”从最后一句话里面可以看出来。【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题文

30、】T246.(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 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

31、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不同之处。(9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解析】 答案:(1) 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章太炎认为列强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强国目标的,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

32、民主共和;孙中山通过列强革命后的弊端认为必须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9分)(2) 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建立民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比较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章太炎认为列强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强国目标的,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通过列强革命后的弊端认为必须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33、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革命设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建立民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题文】T3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给地球带来了更大的战争威胁,甚至是全球毁灭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人问爱因斯坦

34、: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材料二 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军备竞赛,在战争边缘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国家的核冲动大多被压抑。苏联解体后,美国突显单极优势,近来更以单边主义政策谋求绝对安全,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由此引起与其敌对的国家的恐慌,导致核武器成为这些国家的“必需品” (以上材料均据互联网整理)请回答:(1)有人说是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你怎么看?爱因斯坦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7分)(2)“恐怖平衡”是如何打破的?对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35、(8分)【知识点】现代世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解析】 答案:(1)观点一:同意。原因: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观点二:不同意。原因:原子弹对于二战的结束只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随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力量不断壮大,并最终决定了二战的结果。含义: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7分)(2)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平衡被打破。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使两极格局下掩盖的民族、宗教、地区等矛盾公开化,局部和地区的冲突激化;美国企图独霸全球,推行单边主义,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进一步

36、加剧了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敌对国家政权的颠覆政策,使受威胁国家纷纷寻求“拥核”以自保,使核武器逐步扩散。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8分)解析:(1)是道开放题,建议学生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好写理由的观点来写,同时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和理由相互矛盾。爱因斯坦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可结合其寓意判断出人类文明将在核武器之下毁灭。(2)材料“在战争边缘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国家的核冲动大多被压抑。苏联解体后,美国突显单级优势,近来更以单边主义政策谋求绝对安全,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由此引起与其敌对的国家的恐慌,”中的“恐怖平衡”指的是两极格局的对抗。苏联解体

37、后,两极格局打破,其影响结合教材原文内容回答即可。【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题文】T4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

38、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材料二 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下: (一)对于学说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例如复辟主义,民国所排斥也,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怠难成立。 蔡元培致函并答林琴南君 材料三 蔡先生主校以后,许多学者名流来到北大,一时人才云集,面目一新。像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都来到北大教书。李大钊、陈独秀和他

39、们一起,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展开斗争,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顾颉刚蔡元培先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述蔡元培的办学思想。(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办学思想形成的背景。(7分)【知识点】近代中国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解析】 答案:(1)办学思想:主张以研究学问为天职;主张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不求全责备。(8分) (2)背景: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传统守旧复古思想仍然浓厚。(7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概括归纳能力。从材料“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无论有何种学派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先生主校以后,许多学者名流来到北大,一时人才云集,面目一新” 等可以概括出蔡元培的办学思想。(2)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蔡元培办学思想形成的背景: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传统守旧复古思想仍然浓厚。【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