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庄稼小卫兵_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936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庄稼小卫兵_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庄稼小卫兵_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庄稼小卫兵_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庄稼小卫兵_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庄稼小卫兵西师大版2019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南师大版小学小语第二册第四单元识字二的第一课庄稼小卫兵。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说教材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自然美。难点是对“清、请、情、晴、睛”的理解。为了突出重难点,在设计思路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二、说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本年级教材、学生的特点,我预设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点:1、认识“清”、“稼”等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卫”、“睛”等8

2、个生字。2、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3、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三、说重、难点1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卫”、“睛”等8个生字。2、正确区别和书写“清、请、情、晴、睛”五个生字。3、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四、 说教法、学法识字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还要交给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是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法。1、猜谜导入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2、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五、 说教学

3、过程按照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1、猜谜引入,激发兴趣。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3、识记生字,正确书写。(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大屏幕显示谜语)凭借儿童感兴趣的谜语,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唤起了学生识字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22、揭题。孩子们真聪明!老师把你们的谜底画在黑板上。(师画青蛙时,不画青蛙的眼睛,让学生来发现青蛙缺少了什么?并完善青蛙图。由此引出“眼睛”两个字的学习。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眼睛”,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字形和结构。今天我们要给这只活灵活现的青蛙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小卫兵”。

4、(师板书“小卫兵”)3、孩子们知道“卫兵”是做什么的吗?(保护庄稼、吃害虫、)对了,卫兵起着保护作用。4、引入课题“庄稼小卫兵”。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师先范读课文,再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把生字勾画出来。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识字的最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依据新课标制定的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中,我从识字着手,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识字,随文识字,用不同方法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新鲜感。(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用大屏幕显示出本课中重点学习的五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通过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就会自主地识字,自主地合作交流,感受识字

5、的快乐。)在学生能区别这几个字后,通过把汉字娃娃送回家,让学生巩固这几个汉字的读音和字形。师范写较难写的字,边写边说写字的要点。再让学生练写几个生字, 3老师巡视指导。你认为他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哪里不好?(四)板书设计这样一来的板书设计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作”,同时又以形式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的审美情趣。主要教学模式:这篇课文我采用了“反复再现,自主识字”的教学模式。(一)激趣导入(二)自主识字1、语境之中,初步认识。2、反复再现,自主识记。3、生字回文,再读巩固。(三)指导书写1、观察字形2、范写指导3、学生练写设计理念“青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孩子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及它对人类的作用早有所闻,对其充满了兴趣。庄稼小卫兵这篇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庄稼及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在充满童趣的韵文中,包含了我们要认识的汉字。我在设计本课中,主要注重了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民主和谐的课堂中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