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2687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联考试题一PDF.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 历史 参考答案 第1页(共6页)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 历史 参考答案 第2页(共6页)1.D【解析】据材料可知,夏商时期天子的地位类似“诸侯盟主”和“诸侯之长”,表明两者之间的君臣关系不明确,而在西周初年分封制的影响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君臣等级关系得到确立,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血缘纽带的松弛以及专制思想的萌发,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两项;王权观念在夏商时期已经产生,故排除C项。2.A【解析】据材料“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辄行之”“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等信息可知,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文书管理制度,这反映了秦代行政管理制度的严密,故A项正确。材料

2、里确实有“留者以律论之”的信息,但这体现不出“严酷”,故排除B项;材料也体现不出地方官员的权力大小问题,故排除C项;材料所述,恰恰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及史实。3.C【解析】西汉与东汉河南籍汉赋作家数量的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东汉定都洛阳,政治中心东移,赋家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东汉建都后,洛阳在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迅猛。洛阳作为都城,既是作家们交流创作的核心区域,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作用,故C项正确。汉代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同时,河南也主要属于北方,故排除A项;河南地区文化悠久不是数字变化的原因,因为之前也是如此情况,故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且材料也没有体现东

3、汉陕西地区汉赋作家数量的减少。4.A【解析】“依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体现了法律对家族等级制的维护,使得儒家的礼仪制度与法律的适用完全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也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现,故A项正确。礼法融合早在汉代便已开始,排除B项;C、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5.C【解析】材料表明当时丝织业领域出现原料生产和成品制造空间上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各地经济联系的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A项;B项与史实明显不符;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形,排除D项。6.B【解析】“夷场”的

4、称谓说明当时中国不了解西方,把他们等同于自己周边的落后民族和国家。后来的称谓,说明当时的国人对西方的了解又有了一定的进步,因此,不再使用鄙夷的称呼,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对租界称谓变化的表述,体现不出崇洋的问题,也反映不出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问题,材料也没有涉及东西方文化的文化冲突,故不选A、C、D项。7.A【解析】19世纪9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个时期世界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棉纺织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对原料种类的需求,因此中国出口货物的种类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题为中国出口货物的种类增加问题,与B项无关;种类的增加不代表出口规模的扩大,故与C项也无关;D项表述与史

5、实明显不符。8.B【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1914年国会解散前,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情况,而这主要源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舆论开放,思想活跃,革命、共和、民主、自由的思潮四处激荡,各色政治力量亦因时而兴,故出现了政党林立及政党政治勃兴的局面,故B项正确。清末新政对政党政治有一定影响,但达不到材料所表述的程度,且材料也体现不出清末新政对民国政治格局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也与实业救国与民主革命进程的关系无关,故排除C项;提升国民参政热情的主要是民主观念,且不属于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9.D【解析】首先注意材料中的时空信息“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1936年9月”,然后根据“

6、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等信息可知: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共主动调整政策,意味着政权不再仅仅归属于工农阶级,而应归属于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党派,从而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D项正确。A项只是表象,其目的还是为抗战服务;B项不符合史实,因为“三三制”原则在当时尚未提出;C项可根据时空信息进行排除。10.B【解析】根据图中“公私合营”“1956年”等信息可知,该股票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见证,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明显不符;国民经济在1952年已经恢复,排除C项;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7、改造的产物,而土地公有制度的确立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关,排除D项。11.C【解析】根据“在合理的小剂量内,在不同时期,并且根据我们的需要来接受它”“是一种强力剂,而不是药品或毒品”可知,霍兹华斯强调在接受罗马法的过程中要遵循实用主义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改造罗马法的问题,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罗马共和国(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其阶级基础不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到罗马法对英国法律系统的影响,没有涉及罗马法与英国民族意识的关系,排除D项。12.C【解析】伏尔泰致力于抨击封建教会和教皇的专制,故而对中国文化持一种欣赏的态度;而孟德斯鸠主张严格的法制管理和分权制衡,故而批判大权独揽于皇帝

8、的中国帝制,因此两人政治理念的差异才是造成认识不同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两人都主张君主立宪制度,且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B两项;两人对中国文化态度的不同,体现不出两者在反封建程度方面的高低强弱,排除D项。13.D【解析】根据“联邦储蓄保证公司,由政府担保”“农业经济调整署,缩减”“吸收18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造林、森林防火等工作”等信息可知,新政时期,美国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的自由2021届高三 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 历史 参考答案 第3页(共6页)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 历史 参考答案 第4页(共6页)放任政策,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9、,故D项正确。A项只对应银行法,同理,B、D项只能反映其中一部法律的影响。14.B【解析】“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最终在60年代末双方军事实力处在大致均衡的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故排除A项;冷战时期,美苏核力量之间的平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体现不出战争的一触即发,故排除C项;苏联改革是其国力不断提升,但直到冷战结束,苏联在与美国的综合国力对比方面始终处于劣势,故排除D项。15.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分别给予安哥拉国内正处在战争状态下的两大政治派别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冷战”期间

10、美苏对亚非拉中间地带的争夺,故D项正确。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排除A项;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并没有处于守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问题,排除C项。16.【参考答案】(1)表现:抵制皇帝的命令;利用史官之权制约皇权;重视对皇帝的教育方向和接触范围;利用神权制约皇权。(5分,答出3点即可)原因:重文轻武的政策;士大夫的历史责任感(忠君思想);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相对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5分,答出3点即可)(2)手段:宋代士大夫们主要通过传统甚至是迷信手段限制皇权,体现人治特色;近代英国则主要是议会通过立法、制度建设限制王权,蕴含法治精神。(4分)结果

11、:宋代只是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所限制,皇权至上的本质没有改变。近代英国国王权力逐渐减小,最终成为虚位元首。(4分)【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限制皇权的表现”,根据材料一中“欲封刘氏为贵妃。李沆让使者传话此事遂罢”“人君一言一动,史官必书”“严格控制太子或年幼皇帝的学习方向和接触范围”“在士大夫的解释与强调下,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常常迫使皇帝”等信息进行依次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代士大夫们表现出比以往更多的历史责任感”“贯彻着忠君思想”等信息,并结合宋代的时代特征等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手段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与近代英国限制

12、王权的途径,如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等法律文件的制定,内阁等机构的设置等角度进行概括比较,最后提升到人治和法治的角度。结果的不同则可以通过“国王逐渐从一个有较大权力的君主,变成了虚位元首,统而不治”等信息及所学知识,从对皇权或王权的影响角度进行作答即可。17.【参考答案】上述思想家的言论反映了近代日本人的主流中国观:在对华态度上蔑视、侮辱中国,在对华政策上赞同乃至煽动侵华战争。(2分)这种中国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摆脱了被西方列强殖民的危机,而且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则在半殖民地化的道路上愈陷愈深。两国实力和地位的变化不仅成为日本人蔑视、侮辱中国的前提,而且也助长

13、了日本的侵华野心。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转嫁经济危机,日本加紧扩大对中国侵略扩张的步伐和规模。为此,日本思想界不断为日本侵华辩护、出谋划策。(8分)近代日本人的主流中国观是导致日本政府不断推行侵华政策并最终发动十四年侵华战争的认识基础与思想动因。(2分)【解析】首先,结合材料概括近代日本思想界的中国观对华态度问题,即:根据“其将清末中国乃至侮蔑与轻视”可概括出对华的蔑视、侮辱;根据“将满、蒙、回、藏地区排除在中国之外”“对于甲午战争等存在默许、赞同的一面”“中国的部分领土亦被当作争夺的对象”“诠释日军侵略行径的合理性”等可概括出他们赞同乃至煽动侵华战争;其次,从“原因”和“影响”的角度对他们的中

14、国观进行解读;其中,“原因”可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等角度进行分析,“影响”则从他们的思想对日本国民及政府对华侵略的纵容作用等方面进行解读。18.【参考答案】信息一:改革开放之初,传统思想束缚严重。(2分)章华妹门口摆摊困难重重:一是政策上明令禁止且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打击;二是国营企业员工备受尊敬,而个体经营者却受到轻视。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力在改革开放之初依然强大。(4分)信息二:国家的政策调整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也改变了个人命运。(2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渐允许个人经商并向经商者提供了政策保障,章华妹得以从工商所领到营业执照。1992年,

15、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章华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获得“诚信民营企业”称号。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个体工商业者向民营企业家的转变。(5分)(说明:考生如能答出其他要点且言之理即可给分,但得分不能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解析】历史信息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提取:一是从改革开放之初章华妹在家门口摆摊所面临的困难入手,根据“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最体面的是国营企业的正式员工摆摊儿的,没出息”等信息及1980年前后的时代背景,得出“改革开放之初传统思想束缚严重”的表现及原因;二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入手,结

16、合“1980年12月11日,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局鼓楼工商所领到了营业执照”“不需要东躲西藏了”“最早一批万元户”“2007年,章华妹成立了公司”“最亮眼的是数块诚信民营企业奖牌”等信息,分析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及个人命运的重要影响。19.【参考答案】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 历史 参考答案 第5页(共6页)二轮复习联考(一)河北卷 历史 参考答案 第6页(共6页)(1)致仕原因多样;官员致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体现一定的随意性(或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致仕制度不断完善;致仕后官员待遇较优厚。(6分)(2)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官僚队伍的更新;提高官吏的行政效率;为后世致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7、。(6分)【解析】第(1)问,根据“当时官吏致仕的主要原因有年老生病、避祸、退位主动让贤以及不称职或不受重用而被皇帝辞退等”可概括出致仕原因多样及官员致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根据“决定官吏能否辞官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皇帝的个人意志于是张安世被迫视事”可概括出体现一定的随意性(或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根据“西汉前期直到汉平帝正式发布诏令”可概括出致仕制度不断完善及致仕后官员待遇较优厚。第(2)问,根据“解决了皇帝的麻烦,有利于解除执政阻碍”可得出巩固了封建统治;根据“为更多士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利于官僚队伍的更新(或优化了官僚队伍)及提高官吏的行政效率;根据“让后世有典范可依

18、据”可得出为后世致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参考答案】(1)态度:纵容或绥靖政策。(2分)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1929年经济危机导致英法国内问题重重;中日国际地位相差悬殊;日本侵略东北尚未涉及到英法在华根本利益;祸水北引(或想把战火引向苏联)。(4分,答出3点即可)(2)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速了华盛顿体系的崩溃。(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国联发出内容相同的要求中日两国“立撤军队”的紧急通告而国联直到30日才通过了第一个决议案”可概括出纵容或绥靖政策。第二小问根据“一战后,法国”及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

19、英法的国际地位;20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形势可联系到1929年经济危机引发英法国内问题重重及中日国际地位相差悬殊;根据“1930年各国在东北的投资中,日本占70.45%,英国占到1.15%”及所学知识可联系到日本侵略东北尚未涉及到英法在华根本利益;根据“英法等国始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世界的威胁才是最大的”及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祸水北引(或想把战火引向苏联)。第(2)问,根据“关东军继续扩大侵略规模”“侵占了辽宁、吉林大部以及黑龙江主要城镇”“10月8日,关东军轰炸了锦州”等信息可概括出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然后围绕国联自身的发展及二战的演变进程进行作答。21.【

20、参考答案】(1)俾斯麦的个人阅历及思想认识;国家统一提供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社会问题涌现,工人运动发展;有识之士的推动。(6分,答出3点即可)(2)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影响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当时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对后世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发展影响深远。(6分,答出3点即可)【解析】第(1)问,根据“俾斯麦出生于一个容克地主世家他曾多次谈到社会贫富分化的问题,认为下层阶级的贫困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可得出俾斯麦的个人阅历及思想认识及国家统一提供政治前提;根据“19世纪下半叶工业化进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工人激烈的抵抗”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一方

21、面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俾斯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工人运动不断出现,这又成为俾斯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原因;根据“德国知识界希望”可概括出有识之士的推动。第(2)问,根据“19世纪末,德国成为了世界一流强国”可得出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缓和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淡化,故影响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根据“为欧洲其它正遇困难的国家找到了一条新道路英国、挪威、丹麦等国纷纷着手于社会保险立法”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为当时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对后世社会保障制度制度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