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2302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技术和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分析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入手,组装技术和能力模块项目单元,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切合职业教育实际,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构建;技术;能力;教学模式中国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职校数、办学规模、在校生数、经费投入等迅速增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过于强调系统性;同专业课程内容前后重复比较突出;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从业岗位存在较大差距;课程内容时效更新不够;实训条件及技能训练没有受到足

2、够的重视,条件不足,造成实训学时比偏差较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技术课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式僵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考核方式方法不适应现代高职就业岗位需求等等。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行动导向”、“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方法及模式的引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须进一步从基础入手,从课堂入手,从课程切入,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一、以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一)教学方法须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 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

3、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尽快适应生产及管理工作,即实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由理论讲授、课程实验、岗位实习、课程设计等要求构成,其优点是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完整;缺点是未能突出学生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转岗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需要

4、。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普遍的、惯用的传统教学法,学科体系教学法,已经不能很好地完成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课程,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固有的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动,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学生从“接受”到“参与”,从“配角”到“主角”。在有限的学校教育中,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仅仅是考虑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强调体现能力本位,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学

5、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教学风貌焕然一新。(二)应对学生生源变化作新的定位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学生生源变化较大。一是文化基础知识差异较大。高考学生总量减少,特别是一些省区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及注册入学,高职学生录取率显著提高。学生入学后,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的连基本应用文体、数学应算、表达认知都不能独立完成。二是年龄构成差异变化。据分析,绝大多数的学生年龄在 1619 岁左右,但不乏 2025 岁之间的成年人。年龄差异导致思想、专业认知能力差异变化。三是家庭背景复杂。单亲、父母离异、留守等学生不同程度存在。三是习惯养成差。基本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生活消费、作息、交际沟通等难以自觉完成

6、。这些生源结构差异给高职教育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比如,年幼学生相对于成年学生来说,思想活跃,单纯,但学习的习惯性、主动性较差,年长者思想成熟,学习目的明确,但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学习持续性、巩固性不够。因此。如果采用一贯的学科体系教学,使得不同层次、年龄结构的学生很难适应,特别是入学初的文化课教学。以技术和能力构成课程体系,以项目、命令、单元为模块,可以让这种生源变化的差异性有效切入并重新找到位点。二、以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创业型复合人才,教学内容上理论够用、技术实用,宽基础、重应用。因此,教学方法上必须尝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运用现代教学手

7、段,采取模拟教学、建立仿真环境,贴近学生、贴近企业、贴近岗位,创造和扩大有限的实训资源。教师如何转变教学模式,创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成了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岗位的示范者、中介者,更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主体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设计单元、模块、项目,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协作完成。教师通过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信心、进取心得到增强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设计强调系统性,遵行概念解释、分类、基本原理、方法流程、作业思考、实习实训等环节。以技术和能力组装课程的设计方法,以项目、模块等模拟岗

8、位需要为切入点,教师抛出“课题”,“项目”,让学生设计、比较、追溯、查询,得出主动式结论,然后“生产”、“加工”,校正,最后掌握并可拓展。三、应用研究下面以在教学实践中所设计并承担的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中“乳品检验”这一项目单元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一)技术和能力目标模块的定位及建立教师通过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这一目标的学习,需要了解、掌握生鲜乳营养组成、含量、检查方法。内容结构如表 1:表 1 目标模块定位(二)技术和能力知识准备根据目标模块定位,项目模块模拟为“某乳业公司为确保奶牛场原料乳进厂符合加工品质要求,在挤乳环节和原料乳进厂后进行检验。作为一个质检员应如何完成?”通过这一设计,让学

9、生带着实际问题来参与设计项目模块。(三)技术能力模块设计与实施根据目标要求及任务描述,进行方案设计。流程图如 1:图 1 技术能力模块流程图在项目设计中须让学生了解熟悉检验项目清单,随之准备器材、试剂等,经学生讨论补充,教师校正。然后,实施项目。操作要点主要包括:感官检验中色泽、气味、滋味;酸度测定包括测定滴定酸度、酒精试验、煮沸试验;乳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及校正。最后,得出结论,完成教师、小组评价,并将结果汇总进行记录。(四)信息与反馈建立评价体系反馈,进行师生互评,评价如表 2表 2 信息与反馈四、结束语根据以上教学模式的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导入知识、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介绍

10、过程、卡片展示,让学生当一回“检验员”、模拟教学,让学生自导自演。教学环节上借助多媒体、器材模型、实训演练等辅助教学,使整个场景更直观、更真实。实践证明,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将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点、技能点变得更为具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积极、活跃、和谐,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更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和升华。参考文献1 肖洪博.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84-852催宗超,崔艳艳.职业院校理实一体课程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0-31,413袁咏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176-177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N.中国教育报.2005,5.28(1).5弓志霞.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电子科技.2010(12).117,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