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_人教版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909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_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反思-16要下雨了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的教学情境,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及情感。【片断一:要下雨了】一、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二、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一学生读小白兔的动作。、教师出示小白兔图片,说:

2、“小白兔有些不高兴了,它想,自己是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呀,你们怎么读得一点也不活泼呀?你还能试试让小白兔高兴高兴吗?”、学生再读。、教师指着动物图片说:“你读得真好,看,小白兔在向你招手微笑了。”、一学生读小鱼跟小白兔的对话。、教师适时点拨:“小鱼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小鱼非常关心朋友,担心朋友淋着雨,你们能读出小鱼对朋友的关心吗?”、学生再读。、教师:“你读得太棒了,小鱼非常喜欢你。”【教师反思】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在评价学生朗读时,教师也通过创设的故事情境来进行。这样使学生在情境中读的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 既调动了学生

3、的积极性,肯定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这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而且感情朗读就不仅是目的了,它更是理解和感悟的方法。【片断二:美丽的小路】(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师:同学们,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什么?生:小鸭家门前的小路真漂亮呀!生:这条小路真

4、美呀!生:这条小路多干净、整洁!(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一只小兔和小鹿。)师: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它们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生:啊,多美的小路啊!师:当时的兔姑娘、鹿先生会怎么说呢?大家练一练,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学生练读)一生:读兔姑娘的话。一生:读鹿先生的话。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觉得小路美吗?生:我觉得他们读得挺好的,他们把多美读得较重,我觉得小路很美。师:范读,谁再来赞美这条小路。(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师:同学们读得真棒!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久,小路怎样了?(出示多媒

5、体课件: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飞舞。)师:假如同学们走在这条小路上,最想说什么?生:这条小路太脏了。生:这条小路怎么有这么多垃圾?生:这条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师:是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生:读句子。师:在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他们会怎么说?大家自由读五至八自然段,可以边读边演。读完后,分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学生合作练习表演)生:四人小组戴头饰表演。师:大家觉得谁演得好。生:我觉得鹿先生演得好,他捂上了鼻子。生:我觉得兔姑娘演得好,兔姑娘的问话读得好。师:他的问话确实读得好,小兔觉得奇怪,大家觉得怎么样?谁再来问。生:读。师:大家问得好,你们还

6、觉得谁演得好?生:我觉得鸭先生演得好,他叫了,还拍了脑袋。师:他们都演得不错,哪个小组敢向他们挑战?(生表演,评选最佳演员。)【教师反思】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把多媒体引进课堂,是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从教学效果看“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这些生动画面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

7、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了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这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以上两个片段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理念。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到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动情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指导学生读出感情,重在课文情感基调(喜爱、赞扬、激动、说明)的把握,重在学生自读自悟获得情感体验,再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