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基因的两条链同时转录,可提高血红蛋内合成的效率B. 光照和温度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也会影响植物基因组的表达C. 浆细胞中的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种肽链D. 人体肝脏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转录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A 项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
2、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控,即光照和温度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也会影响植物基因组的表达,B项正确;浆细胞中的一个mRNA分子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但因模板相同,所合成的多条肽链为同一种,C项错误;人体肝脏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存在差异,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对细胞分化的机理理解不到位而导致对D选项的错判。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DNA(基因)却都相同。2.下面式子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PAD
3、P+Pi+能量A. 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多B. 当反应向右进行时,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能量C. ADP转化为ATP的能量可来自光能或化学能D. 图中酶1和酶2的功能相同,化学结构也相同【答案】C【解析】A、ATP为直接能源物质,但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A错误;B、当反应向右进行即发生ATP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能量,B错误;C、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故ADP转化为ATP的能量可来自光能或化学能,C正确;D、图中酶1为水解酶,酶2为合成酶,它们的功能不相同,化学结构也不同,D错误
4、。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点睛: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3.胰岛素的作用是( )A. 增加血糖的去路B. 减少血糖的去路C. 增加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D. 减少血糖的去路增加血糖来源【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降低。一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
5、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增加血糖的去路;另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减少血糖的来源。故选C。4.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C 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D. 整个实验过程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答案】B【解析】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所以a代表麦芽糖酶,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和反应底物d专一性结合使d分解为e和f,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
6、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都能和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故无法用斐林试剂来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了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B错误;因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故温度升高或降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而导致催化速率下降,因此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C正确;从图乙可以看出,e-f段催化速率随着麦芽糖量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麦芽糖为单一变量,麦芽糖酶的量为无关变量,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D正确。5.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 )A. 160B. 240C.
7、320D. 48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非甜玉米YYSS和白色甜玉米yyss能独立遗传,说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Ss,其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非甜(Y_S_):黄色甜粒(Y_ss):白色非甜(yyS_):白色甜粒(yyss)=9:3:3:1。据此答题。【详解】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性状为黄色甜(Y_ss)和白色非甜(yyS_)。两种表现型中各有三个组合,每种表现型中杂合的组合为2个。所以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占4/16,根据白色甜玉米80株,占子二
8、代的1/16,可知F2的总个体数为8016,所以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数为8016(4/16)320株。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9:3:3:1的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6.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 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C. 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4个DNA分子D. 图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为有丝分裂的末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为有丝分裂的中期。【详解】A、图中只有
9、分裂期的细胞,缺少分裂间期的图像,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正确;C、由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核中含有6个DNA,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的DNA,C错误;D、图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点睛】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7.某种植物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 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5:1,则亲本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 1:3B. 1:2C. 1:4D. 2:3【答案】D【解析
10、】【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所以红花的基因型为AA和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不是11,而是51,说明群体中的红花的基因型不止一种。【详解】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aa)与红花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说明亲代红花植株产生配子Aa=51,a配子占,设在红花植株中Aa比例为X,Aa只能产生的a配子,即X=,X=即Aa=,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红花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1,其中纯合子AA的比例为。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
11、测交实验的实质,根据测交后代的比例可以得出测交个体的配子比例,再根据配子比例推测出亲本中显性纯合子和显性杂合子之间的比例。8.科学家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DNA组分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实验结果可知,除DNA组外其他各组培养液中均有R型菌B. 实验中可通过进一步培养观察菌落来确定培养液中有无S型菌存在C. 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可设置DNA酶处理DNA样品组D. 通过分析可知,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
12、糙型(R型) 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由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为活体转化和离体转化,活体转化得到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得R型转成S型;离体转化实验分别将S中的物质转入到R型中,得到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的结论。【详解】A、DNA组也有R型菌,少部分转化为S型菌,A错误;B、S型的菌落光滑,R型的菌落粗糙,实验中可通过进一步培养观察菌落来确定培养液中有无S型菌存在,B正确;C、DNA酶可以特异性地降解DNA,使用DNA酶+DNA,可以进一步说明DNA是S型菌的转化因子,C正确;
13、D、通过分析可知,S型菌的DNA转入R型菌,基因重组,发生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A。9. 1944年,科学家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 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B. 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其中的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
14、,说明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决定的,A正确;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DNA进入到R型细菌中才能出现S型菌,B正确;C、只有加入DNA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只有加入DNA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10.如图为某欧洲皇室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4和-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且该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5和6近亲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4C. 1与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02D. 1、2、1、2一定是杂合子【答
15、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熟练运用口诀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详解】分析系谱图:图中1号2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2,女儿患病,父亲表现正常,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由于1号2均为Aa,因此表现型正常的3和5的基因型均为1/3AA、2/3Aa;又由于“4和6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因此5和6的基因型均为2/3AA、1/3Aa,若5和6近亲婚配,子代患病概率=1/31/31/4=1/36,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该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
16、即a的基因频率为1/100,A的基因频率为99/100,因此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99/10099/10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9/1001/100,1与正常女性(AA:Aa=99:2)婚配子代患病概率=2/1011/4=1/202,C正确;由于2为患者,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因此表现型正常的双亲和儿子基因型均为Aa,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11.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b表示的物质是_。(2)图中、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_ 、_ 。过程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_;在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3)某一生
17、物体无氧呼吸的产物若为乳酸,葡萄糖中化学能的去向除去ATP、热能,还有储存在_中的 _能。【答案】 (1). 丙酮酸 (2). 乳酸 (3). 细胞质基质 (4). 线粒体 (5). H (6). (7). 乳酸 (8). 化学能【解析】【分析】分析图示,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表示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表示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a物质表示丙酮酸,b物质表示乳酸。【详解】(1)根据前面对图示的分析可知,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所以图中a物质是丙酮酸,b物质是乳酸。(2
18、)图中过程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出少量能量,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图中过程。(3)某一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还有部分化学能储存在乳酸当中。【点睛】熟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各个阶段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场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总结如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2.下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属于减数
19、分裂时期的细胞是_(填序号),该生物的细胞中最多含有_个核DNA分子。(2)分析图甲可知,该生物属于_(填“植物”或“动物”),理由是_(答出两点)。(3)细胞所处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最明显的行为是_。细胞的名称是_,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需经过_后才能形成精子。(4)图甲所示各细胞中,与图乙中曲线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_(填序号);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曲线AB段所处的时期是_。【答案】 (1). (2). 8 (3). 动物 (4). 星射线由中心体周围发出;细胞质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或细胞质分裂时,没有出现细胞板) (5). 同源染色体在星射线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6). 次级精母细
20、胞 (7). 变形 (8). (9). 间期【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而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均与体细胞中相等。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两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1)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属于减
21、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该生物体细胞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时由于染色体(DNA)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即生物的细胞中最多有8个核DNA。(2)分析图甲可知该生物是动物,理由是星射线由中心体周围发出;细胞质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或细胞质分裂时,没有出现细胞板) 。 (3)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最明显的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在星射线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配,又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配,所以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需经过变形才能形
22、成精子。(4)图乙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即一条染色体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而图甲中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因此与图乙中曲线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曲线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由一个DNA分子逐渐变为两个DNA分子即DNA的复制,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13.回答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问题:.上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细胞图像DF属于_分裂;DA属于_分裂。(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称为_、_。(3)写出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4)图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
23、发生在坐标系G中的_、_阶段(用数字表示)。(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2)图乙为细胞_分裂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3)若图乙2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答案】 (1). 有丝 (2). 减数 (3). 初级精母细胞 (4). 次级精母细胞 (5). Ab和aB (6). 1 (7). 2 (8). C、E (9). ah (10). 有丝 (11). 后 (12)
24、.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13). 6 (14).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15). ef (16). ce【解析】【分析】、分析细胞分裂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分裂间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F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分析图解:图甲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分裂前后核DNA的数目不变,因此该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ac、cd、de、ef、fh分别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乙图中,细胞中存在同源染
25、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详解】、(1)由于DF中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DB中子细胞染色体是亲代细胞的一半,因此图像DF属于有丝分裂;DA属于减数分裂。(2)图中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A细胞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3)根据A和C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知,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aB。(4)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即G中的1阶段;a与a这对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
26、丝点分裂时,即G中的2阶段。(5)图A、B、C、E中,由于A、B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C、E。、(1)甲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区段为ah。(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2号与6号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它们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4)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中的ef段;图丙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甲中的ce段。【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准确理清细
27、胞图像分裂方式的判断方法,总结如下:14.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表所示。甜瓜性状果皮颜色(A,a)果肉颜色(B,b)果皮覆纹F2的性状表现及株数黄绿色482黄色158橘红色478白色162有覆纹361无覆纹279(1)甜瓜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2)据表中数据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3)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验证果皮覆纹性状
28、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实验方案:让F1与植株_(填“甲”或“乙”)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果皮颜色、覆纹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_株。【答案】 (1). 橘红色 (2). 不能 (3). 缺乏对F2中两对性状(果皮与果肉颜色)组合类型的统计数据 (4). 乙(果皮) (5). 有覆纹无覆纹=13 (6). 70【解析】【分析】根据甲和乙杂交后代全是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可知,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均为显性性状,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又
29、根据子二代中:有覆纹:无覆纹=9:7,故推测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C、c和D、d,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CcDd。【详解】(1)根据F1果肉为橘红色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果肉橘红色白色31,可知果肉橘红色为显性性状。(2)由于F2的每对相对性状是单独统计的,没有对两对性状组合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所以不能判断出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F2中有覆纹无覆纹97,若要证明果皮覆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需进行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乙)杂交,后代中出现果皮有覆纹无覆纹=13的结果即可证明。(4)若果皮颜色、覆纹两
30、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所占的比例为1/47/16=7/64,F2的总株数为640(任意一对性状的株数之和),故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6407/64= 70(株)。【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涉及的性状较多,需要考生根据杂交组合的表现型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即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均为显性性状,进而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15.图1示意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示意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他们
31、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基因表达过程中,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_。(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_。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_。(4)若某DNA分子通过自我复制已产生32个图2中的片段,则至少要消耗_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 (1). 将蛋白质和DNA单独分开,分别研究 (2). 转录 (3). AU (4). tRNA (5). 氨基酸 (6).
3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7). 1/8 (8). DNA解旋酶 (9). 124【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其中左链含有碱基U为RNA链,且正在合成该链,右链含有碱基T,为DNA链,因此图1表示转录过程其中a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对象。分析图2: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其中b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对象。【详解】(1)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核心设计思路相同,即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
33、C,而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T-A、C-G、G-C,可见图1不同于图2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3)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图2所示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5N,将其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1/23=1/8,。b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4)图2中的DNA片段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个,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32-1)4=12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过程及方式,掌握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