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论语孟子阅读1.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1)从第则文字看,孔子认为“八佾舞于庭”已经是到了的程度。(2)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段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
2、:(1)绝对不能容忍(意对即可)(2)“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模享受歌舞)。理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参考译文: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都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呢?”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那一定是正名分吧!”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
3、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注】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倩,笑得好看。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1)孔子总结了从十五到七十的人生,反映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2)孔子为何称赞子夏?“起予者商也”一句反映了孔子什么品格? 解析: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现身说法,实事求是,以自己的谦逊教育影响着弟子。答案:(1)循序渐进的思想。(2)孔子认为子夏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礼以仁义道德为基础。“起予者商也”反映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好学的品格。(或及时鼓励学生的品格)参考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始有志于学,到三十岁,能坚定自立了
5、,到四十岁,我对一切道理能通达不再有疑惑,到五十岁,我能知道什么是天命了,到六十岁,我听到的一切,都能明白贯通,不再感到于心有违逆。到七十岁,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会有逾越规矩法度之处了。”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多动人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传神啊,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了。”3.(2013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
6、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离娄下)【注】溱洧:河名。徒杠:走人的桥。舆梁:走车的桥。行辟人:出门时有人在前开道。(1)材料和材料都体现了子产是个的执政者。(2)孔子对子产评价很高,但对于子产“乘舆济人”这件事,孟子却说“惠而不知为政”,请结合材料分析孟子这么说的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答题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文意,而后提炼要点。材料、可以体现子产是个仁爱百姓的执政者,孟子的评论更为深刻。答案:(1)仁爱百姓(2)孟子认为,与其
7、用车子渡人过河,不如建好桥梁,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表层)执政者不在于对老百姓施以小恩小惠,而要着眼于大的方面(管理好政事)。(深层)参考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于道理。”子产主持郑国的政治,用所乘的车辆帮助别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议论这事道:“这只是小恩小惠,他并不懂得政治。如果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桥;十二月修成走车的桥,百姓就不会再为渡河发愁了。君子只要把政治搞好,他一出外,鸣锣开道都可以,哪里能够一个一个地帮助别人渡河呢?如果搞政治的人,一个一个地去讨人欢心,时间也就会不够用了。”4.
8、(2014福建漳州一中高三测试)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 (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仁”的各自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第(1)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第(2)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概括出孔孟的主要观
9、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对其观点的论述过程或理由进行解说。第一段中孔子对于“仁”并没有直接的观点,考生要懂得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从而得出孔子对“仁”的态度是“仁是实现礼乐的前提”;第二段中孟子对于“仁”有明确的表达,即“仁,人之安宅也”和“旷安宅而弗居”“哀哉!”,将其中的比喻剔除,即可得出“仁是每个人的归依,不仁是可悲的”。答案:(1)自暴者:诋毁礼义。自弃者: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2)(示例)孔子认为仁是根本,离开了仁这个根本,就无法很好地实施礼和乐,礼和乐的意义也会丧失。孟子认为仁是人最安适的住所,是人的归依,人要拥有仁,否则是可悲的。参考译文:孔子说:“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
10、?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话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诋毁礼义,这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最安适的住宅不去住,舍弃最正确的道路不去走,真可悲啊!”5.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观点的理解。答案:“适
11、中(度)”交往。(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 解析:孔子的“交往观”涉及交往的对象、交往过程、交往要诚实等。答案:首先,交往的对象要有选择,当以“仁”为标准;其次,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自我(主体)的独立性(“矜而不争”),坚持原则,不能放弃自我意志而依附于人(“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其三,交往既要诚实(“忠告”“善道”),又要适度(“不可则止”),避免自讨没趣。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拘谨与世无争,(虽然)聚集在一起但不结党营私。”孔子说:“人们为人做事的失误,总是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相适应,考察他们的过失,就知道这个人仁道的修养了。”子贡问交友的道理。孔子说:“朋友有过失
12、,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要是不接受就算了,不要再自讨没趣了。”6.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1)从这些不同的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解析:(1)解答此题要扣住孔子话中的一些关键词如“信”“德”等。
13、(2)由于“问政”的对象不同,要求自然不同。解题时应注意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季康子和齐景公是执政者,孔子要求尚未入仕的学生治理一个国家要有三个必备条件,即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的信任,而以“信”为重;对于有暴政倾向的执政者则要求要善理政事、维持正常的等级秩序。答案:(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回答其中任何两个即可)(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参考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
14、姓信任统治者。”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注】武城:鲁
15、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孔子对子游在武城施行礼乐教化的态度如何?请简述。 解析:第(1)题要分清本体与喻体。第(2)题要注意孔子的“割鸡焉用牛刀”并非反对治理武城县运用礼乐之道,而是为礼乐之道只能在小小的武城不能用于大国而惋惜。答案:(1)治理武城县运用礼乐之道(2)孔子对子游能在小小的武城施行礼乐之道而感到欢愉,同时也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道感到惋惜。参考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
16、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卑贱的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答案:(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和博学多识。(2)(示例)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
17、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以孔子其他弟子为例亦可)参考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博学多识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好处的。与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与表面温柔,内心狡诈的人交朋友,与用花言巧语来取悦别人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9.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
18、闻。”(颜渊)【注】 达:通达,显达。闻:有名望。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 答案:(1)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和礼义。(意思对即可)(2)孔子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是真正的通达。参考译文: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望。”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望,不是通达。所谓通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
19、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望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骗取名望。”10.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 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公孙丑上)【注】 赡:足。(1
20、)用原文词句填空。孟子认为“霸”与“王”的区别在于,“霸”是,而“王”是;行“仁德”才可以使人。 (2)结合上面选段简要分析一下仁政与国家强大的关系。 答案:(1)以力假仁者以德行仁者心悦而诚服也(心悦诚服)(2)大国无论实力多强大,要想称霸诸侯,使天下归心,就必须推行仁义,弱小的国家,只要推行仁政,也会由小弱变大、变强。参考译文: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孟子说
21、:“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11.阅读孟子选段,完成文后习题。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
22、,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选自孟子离娄下)(1)下列有关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禹、稷处于太平之世,急民之所苦,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因而孔子十分赞赏他们。B.颜回处于乱世,箪食瓢饮,安贫乐道而自得其乐,孟子认为他和积极救助天下的禹、稷在道上没有什么不同。C.孟子认为禹、稷和颜回处世的具体表现不同,但他们遵守的道义是相同的,即使他们所处的时空地位互换,他们也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D.孟子举同室之人或乡邻相斗的情况,是为了说明君子治世兼济天下,乱世独善其身的原则。解析:C他们的行为会符合相应的地位和世情,随处境变化。(2)孟子以为禹、稷、颜回同道。
23、根据上面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孟子这样认为体现了怎样的儒家思想。 答案:不管乱世治世,行为可以因势而变,而道义始终是必须坚守的原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参考译文:禹、后稷处在太平时代,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在乱世,居住在僻陋的巷子里,一个小竹筐装饭吃,一个瓢舀水喝,别人忍受不了那种清苦,颜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孔子称赞他。孟子说:“禹、后稷、颜回(遵循)同一个道理。禹一想到天下的人有淹在水里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使他们受淹;后稷一想到天下的人还有挨饿的,就觉得仿佛是自己让他们挨饿,所以才那样急迫(地去拯救他们)。禹、后稷和颜回如果互换一下处境,也都会这样。假设现在有同室的
24、人打架,(为了)阻止他们,即使(匆忙得)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帽子去阻止,也是可以的;如果乡邻中有打架的,也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帽子去阻止,那就太糊涂了;(对这种事)即使关起门来(不管它)也是可以的。”1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 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上四)【注】 梃:木棒。(1)下面各
25、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安承教”的意思是愿意诚心接受指教。B.“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C.上述文字体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D.孟子提到孔子的话,是为了用孔子的仁义更有力地劝说梁惠王实行仁政。解析:B这句话说的是统治者残酷地剥削老百姓,使百姓饿死,这就好比驱赶着野兽去吃人。(2)分析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和下面的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梁惠
26、王上三)【注】 莩:通“殍”,饿死的人。 答案:共同体现了孟子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因为两处文字都规劝君王为政要让百姓免于饥饿。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愿意诚心接受您的指教。”孟子说:“用木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惠王)说:“没有什么区别。”(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段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惠王)说:“也没有什么区别。”(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栏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食,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来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过:第一个制
27、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理该断子绝孙吧!这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缘故。(试想连用俑殉葬都不能允许,)又怎能让这些百姓活活地饿死呢?”猪狗吃着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了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却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凶岁,那么,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便会归顺于您了。1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
28、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B.仁就在自己的身心上;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也在于别人。C.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D.君子践仁存礼,是一个基于仁和礼的人,也就是懂得爱与敬的人。解析:B行仁在于自己。(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表现形式。(或“仁”比“礼”重要。)孟子认为,“仁”和“礼”都是非常(同样
29、)重要的。只有把“仁”和“礼”存在心里,才能成为君子。 参考译文: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内心里的想法不同于一般人。 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14.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用来说明孟子论涵养功夫的一项是()A.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离娄上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C.
30、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上D.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离娄上解析:D说明“行道”应由近及远。(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本段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其中的“小者”和“大者”分别指什么? 答案:中心内容是养身要与养心结合起来。本文所谓“小者”是指口腹之欲;“大者”是说尊贵者,是指保养心志。参考译文:(1)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
31、问自己智的程度。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道路就在眼前,却向远处去寻找;事情本来容易,却找难的去做。(2)孟子说:“人对于自己的身体,是各部分都爱护的。都爱护,便都加以保养。没有哪点儿肌肤不爱护,便没有哪点儿肌肤不保养。用来考察他保养得好不好,难道有别的方法吗?在于看他注重保养哪一部分罢了。身体有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有小的部分和大的部分。不能因为(保养了)小的部分而损害了大的部分,不能因为(保养了)次要部分而损害了重要部分。只保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能保养大的部分的,是君子。”15.阅读选段,
32、回答问题。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公孙丑下)(1)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与贤才商讨大事,就应“”,而贤才如果君主不能“”就不值得与之共事。伊尹、管仲就是孟子所说的“”。(用原文词语回答)(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 答案:(1)就之尊德乐道不召之臣(2)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欲有谋焉,则就之”体现了孟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要体现孟子的思想主张)参考译文: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
33、能召唤的大臣,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拜访他们。这就叫尊重德行喜爱仁道,不这样,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称霸于诸侯。 16.(2014建瓯二中模拟冲刺卷)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回答问题。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4、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理想
35、:“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解析:C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准确理解文意,提炼要点是答题关键。C项“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仅达到治国的第一步“富民”。(2)上面两则选段反映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经典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炼要点,找出所给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解题关键。答案:先富后教,以德治国。参考译文: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
36、教化。”如果兵役徭役不妨碍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