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7702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第1册学案:5-2 土壤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土壤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土壤观察的内容,掌握土壤剖面构造。2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3了解土壤的主要功能,掌握土壤养护的方法。人地协调观: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土壤。综合思维:分析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地理实践力:观察学校所在地的土壤类型,探讨土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节要点1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2可从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等方面观察和识别土壤。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有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也极为深刻。4土壤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意义重大,人类应合理利用土壤。

2、自主梳理 一、观察土壤1概念: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_肥力_,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_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_四种物质组成。2土壤观察内容:土壤_颜色_、土壤_质地_、土壤剖面构造等。(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如黑土、红壤等。(2)土壤质地土壤矿物质颗粒:_石砾_、砂粒、_粉粒_、黏粒等。土壤质地: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_相对比例_。分类:砂土、_壤土_、黏土。(3)土壤剖面构造定义: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分布的_土层_所构成。 森林土壤剖面:_有机_层、腐殖质层、_淋溶_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耕作土壤剖面:_耕作_层

3、、犁底层、自然土层。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1)定义:岩石的_风化_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2)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_质地_。2生物(1)意义: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2)影响: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_有机质_微生物作用_腐殖质_营养元素植物吸收生物残体。3气候(1)影响:岩石_风化_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_正_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2)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湿热地区土壤_化学风化_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_冷湿_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_干旱、高温_地区土壤

4、有机质积累少。(3)意义: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4地貌(1)由于_水热条件_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_成土母质_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_厚_,土壤分化越_明显_。6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刻。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为_植物_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3)具有重要的_蓄水、保水_功能。(4)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2养护(1)

5、对于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的土壤,进行_改良或改造_。(2)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采用_休耕_、种植绿肥、_作物轮作_、广施农家肥等。合作探究知识点观察土壤问题探究_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指出土壤中固相、液相和气相的含义。(2)指出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3)观察土壤时,主要观察哪些要

6、素?(4)说明土壤剖面的组成。提示:(1)固相:有机质,矿物质。液相:水分。气相:空气。(2)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矿物质等。(3)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等。 (4)自然土壤由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组成。耕作土壤由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组成。归纳拓展_1土壤的组成2土壤组成与其肥力之间的关系3土壤的类型分类依据主要类型识别方法土壤颜色黑土、红壤、褐土、紫色土等观察土壤的外表颜色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用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判断4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比较类型组成成分特征与农业生产关系砂土砂粒为主孔隙多,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较弱保肥性能弱易耕作

7、壤土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强理想的土壤黏土黏粒为主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保肥性能好土质黏重不易耕作5森林土壤剖面的各土层特点比较剖面分层名称特点上下有机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以腐殖质为主,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母岩层坚硬的岩石6耕作土壤的分层及特点分层特点上下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典例剖析_例题1(2019四川成都诊断)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

8、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C)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B)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解析第(1)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项错误;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一般会分布在土壤表层附近,B项错误;从图2可以看出,表

9、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C项正确,D项错误。第(2)题,免耕直播,即在不耕的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稍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点训练_1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完成(1)(2)题。(1)土壤最重要的成分中,直接影响肥力的形成和发展的是(B)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空气(2)

10、下列关于土壤肥力的叙述,正确的是(D)A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应植物所需养分的能力B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所含有机质数量的多少C一些土壤有肥力,一些土壤没有肥力D人类耕作对土壤肥力影响很大解析第(1)题,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虽然都是土壤的组成物质,但有机质多集中在表层,含量虽不高,却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第(2)题,土壤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肥力,而肥力的高低取决于肥力四要素水、肥、气、热之间的协调程度,故A、B、C三项错误;而合理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反之,则会引起土壤退化。知识点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问题探究_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

11、稷坛,最上层就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为黄土。据此探究下列问题: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型分布区在哪个地形区?影响这三类土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黑土:东北平原;气候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黄土高原;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红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归纳拓展_1土壤的形成过程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1)成土母质

12、与土壤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气候与土壤(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下图: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如下图:(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与土壤典例剖析_例题2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C)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

13、下,有机质分解缓慢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2)下列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析第(1)题,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第(2)题,陡峭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点训练_2读下面土壤与其他

14、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1)(2)题。(1)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D)A成土母质B气候C地貌D生物(2)图示区域(A)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BC D解析第(1)题,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第(2)题,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两者呈负相关,正确;陡坡上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正确;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植被,错误;地下径流量与气温关系不大,错误。知识点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问题探究_2018年7月16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黑

15、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以保障土地资源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改善黑土耕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珍贵资源。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8 000万亩,深松整地面积达到6 000万亩,有机肥施用量达到2 000万吨,黑土耕地保护示范区建设面积1 000万亩,其中落实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面积420万亩。示范区通过农艺、农机、工程、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有效遏制黑土耕地退化,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黑土耕地质量。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6、:(1)东北地区土壤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东北地区土壤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3)如何合理保护和利用东北地区的土壤?提示:(1)黑土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等。(2)黑土流失,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肥力降低等。(3)发展绿色农业,实施秸秆还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归纳拓展_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我国常见土壤类型的问题及养护措施土壤类型分布问题措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土壤培肥(秸秆还田)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水土流失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红壤主要分布在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种植绿肥作物、撒熟石

17、灰、掺入沙子3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4土壤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农业区主要土壤种植作物南方农业区红壤、砖红壤水稻、油菜、甘蔗等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北方农业区棕壤、褐土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及棉花、各种蔬菜东北农业区黑土、黑钙土小麦、玉米、甜菜等经济作物西北农业区荒漠土沙棘、枸杞青藏高寒农业区高寒荒漠土青稞典例剖析_例题3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表层中盐分的流失。下图为江南丘陵某研究区红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题。处理措施说明作为对照,坡地整体裸露牧草覆盖坡地坡地改梯田种树与处理措施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A)A处理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利

18、于保持水土B处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强,利于积累有机质C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增强,土壤酸性减弱D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土壤酸性增强解析读图可知,与处理措施相比,处理措施和均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土壤酸性减弱,加强了坡地的植被覆盖率,利于保持水土。相对比来说,处理措施比处理措施减轻土壤酸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更明显。对点训练_3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A)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解析东北平原多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未开垦的黑土生长着茂盛的草甸植物,

19、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被打破,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治理黑土退化的合理措施主要有: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其中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如果用焚烧秸秆产生的草木灰作肥料,则会大大降低生物物质循环的效率。素养培优策略指导判断土壤剖面图的方法1注意土壤的颜色。土壤的颜色主要受组成物质、气候、土壤形成中的理化过程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红壤和砖红壤主要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形成,含铁、铝的氧化物较多;紫色土主要受成土母质颜色的影响;黑土和黑钙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关。一般情况下,淋溶层区别于腐殖质层的主要标志是淋溶层有机质含量较低,颜色较淡。

20、2注意土壤的层次。一般情况下,土壤形成和发育的时间越长,水热资源越丰富,土壤越成熟,则土壤越厚,层次越多。另外,尽管人类对土壤的深耕会增加土壤厚度,但受人类影响后土壤的层次一般比较少。3注意植被类型。根据土壤表层生长的植被类型和根系的粗细、长短可以判定土壤的类型、形成环境和分布地区。在热带雨林环境中形成砖红壤,温带草原植被环境中形成黑钙土,水稻田环境中形成水稻土等。考题展示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A生物B地形C降水 D成土母质(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D)A甲与B甲与C乙与D丙与解析第(1)题,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第(2)题,土壤中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向下转移,产生淋溶层,淋溶层淋失的物质沉淀、积累形成淀积层,气候越湿润,淋溶层越厚,淀积层位置越深,因而可判断丙为半干旱草原的土壤剖面;草原根系茂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森林,为草原,D正确。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