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748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0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小题,共90分)1.如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著名历史学家顾峥炀经仔细研究该图得知当时A. 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B. 中国已有耦梨耕作技术C. 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D. 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图片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牛抬杠技术,即耦犁,B选项符合题意。铁犁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A选项排除。根据图示内容无法得出牛耕技术普及全国和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的结论,故排除C、D项。2.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

2、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个特点,这一特点是A. 粗放经营B. 男耕女织C. 集体协作D. 农耕为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上反映的是男人在耕田而女人在家从事纺织的古代农业的特点。所以答案选择B项。粗放经营表明的是高投入低产出,与图片上的信息不符合。集体协作是奴隶社会的农业经济特点,不是汉代的,所以C项错误。农耕为主显然与图片上的信息不符合。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耕经济的特点3.“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应是A

3、.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其所盛种粒,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说明是播种工具,故只有C项耧车符合,故选C。AD是牛耕工具,B是灌溉工具,故ABD排除。4.史记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该水利工程是A. 都江堰B. 芍陂C. 灵渠D. 郑国渠【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关中为沃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国渠属于关中地区水利工程,D项正确。都江堰在四川成都地区,与题干地点不符,排除A。芍陂是春秋时期淮河流域水利工程,与题干地点不符,排除B。灵渠是秦始皇在统一岭南过程修筑的一条连接湘水和离水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

4、珠江流域,与题干地点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关键是题干中“关中为沃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郑国渠。5.清朝乾隆皇帝偶然得到一件孩儿枕,曾写诗大赞:“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北宋时期孩儿枕生产于A. 景德镇窑B. 耀州窑C. 定窑D. 邢窑【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烧制的最为精美,C项正确。ABD三项均匀孩儿枕烧制无关,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6.诸暨的草塔镇以集市而命名。据文献记载,明末草塔一带兴市,人们习惯于搭草棚经营商业,俗叫草搭市。后人将“搭”改为“塔”,

5、称为“草塔”。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草塔镇在当时A. 是政府专门设置的“市”B. 政府不对其进行行政管理C. 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D. 是明末诸暨县的行政中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草塔镇是商业发展结果,而不是政府专门设置的“市”,排除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政府不对其进行行政管理,排除B。根据题干“明末草塔一带兴市”,形成草塔镇,说明草塔是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C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草塔镇是明末诸暨县的行政中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7.下列关于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有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夏朝已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6、禅衣反映了汉代的丝织成就唐代开始,中国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反映了汉代的丝织成就,正确,故C为正确答案。商朝已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而不是夏朝;早在汉代,中国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已经远销到地中海地区,而不是唐代。故错误。故排除A、B、D项。【点睛】我国自古以来在纺织业方面就领先于世界,丝织业尤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8.浙江慈溪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发掘,使人们得以进一步认识“夺得千峰翠色来”名句所赞美的一类瓷器。葛芯东同学认为秘色瓷是当时这类瓷

7、器的上佳之品。“这类瓷器”是A. 釉下彩绘瓷B. 白瓷C. 粉彩瓷器D. 青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五代秘色瓷”中“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的“这类瓷器”是青瓷,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排除。9.全唐诗卷866长安中鬼秋夜吟作:“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根据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宋代市的发展突破时间限制B. 唐朝的市有严格的定时贸易C. 唐夜禁制度的实行,街道行人稀少D. 宋朝社会治安比唐朝明显好转【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代设有“街鼓”为坊市报时,宋代则没有

8、了这一现象, 说明唐代坊市受官府的严格监管,宋代坊市受官府的监管不严格,也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到宋代已被打破,故AB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根据题干“九衢茫茫空有月”说明唐朝实行夜禁制度,C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题干只涉及街鼓的存废与坊市制度的变迁,反映不出社会治安状况,D错误,符合设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0.有学者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文化方面的原因有可能

9、是A. 巩固专制主义国家统治基础B. 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C. “别人富、自己穷”的不忿之情D. “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出现的原因包括经济和物质方面原因,也包括文化方面的重义轻利的观念,强调商业活动或商业理念,应以农为本和道德仁义为先,D项正确。AB项属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与设问不符,排除。C项属于个人观念的原因,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1.1870年代,四川北部地区“比户人家妇女,莫不置有布机。洋棉纱所织之布,较土布无甚低昂”。这种情况表明四川北部地区A. 洋纱代替土纱耕与织分离B. 手工棉织业遭到沉重打击C. 洋布代

10、替土布纺与织分离D. 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1870 年代四川北部地区手工棉织业流行用洋纱代替土纱织布,所织的布与市场上销售的土布相比价格低很多,这势必导致传统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破产,故D项正确。洋纱代替土纱的结果是“纺”与“织”分离,洋布代替土布的结果是“耕”与“织”分离,故A、C 两项说法错误。材料“比户人家妇女,莫不置有布机。洋棉纱所织之布”说明手工棉织业仍在发展,故B项错误。12.明朝时期浙江巡抚围攻宁波双屿岛,驱逐葡萄牙殖民者,逃脱中外走私船1290艘。士大夫们逐渐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 明朝政府实行海禁

11、政策B. 海禁期间加剧了寇患盛行C. 葡萄牙侵占了宁波地区D. 士大夫认识到顺势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加剧了寇患盛行,A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题干信息反映浙江巡抚围攻宁波双屿岛,驱逐葡萄牙殖民者,并没有体现葡萄牙侵占了宁波地区,C项错误,符合设问。根据题干“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可知士大夫认识到要放松海禁,顺应潮流,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3.2015年在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发现了距今3000年以上的煤块、煤渣和煤灰,此外还发现了反映铸铜活动的遗物。这次发现

12、将煤的使用历史至少上推千年。由此可见A. 历史史实不具备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B. 考古学唯一的使命是证明史实是否正确C. 历史研究必须经过考古发现,才能获得第一手史料D. 考古发现会推动人类对历史的已知认识【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A项说法错误,历史史实应具备客观性,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有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是无法寻找到实物史料,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通过题干可知,考古发现会推动人类对历史的已知认识,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4.“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13、。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 19241927年B. 19371945年C. 19451949年D. 19491956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是指工业生产凋敝,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被大量侵占。“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是指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这首诗作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民主人士对社会生活的痛苦感悟,故答案选C,AB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15.咸丰时期的广东

14、地方志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然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B. 中国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D【解析】【详解】“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然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表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D材料未体现,符合题意,故选D项。16.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B.

15、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 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D. 主要工业部门已超过外国资本【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故C正确;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但无法得出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排除A;民族工业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B错误;民族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并未超过外国资本,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12-1919年”。17.下表是18401913年间,外国列强在苏州设厂的数量和资本情况,其中18941913年间大幅增长是由

16、于时间(年)工厂数(家)资本额(千元)1840-1870728021870-18941648291894-1913136103153A.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转变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处于劣势D.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势力大增【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正确;题干是列强在华设厂,不是中国民间设厂,故B项错误;题干未体现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比较,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买办等群体的变化,排除D项。18.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

17、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见其救国主张是A. 三民主义B. 中体西用C. 民主科学D. 实业救国【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其根本则在实业”可以看出张謇的救国主张是实业救国,故D项正确。A项是孙中山的主张,排除。B项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均排除。19.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B.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C. 陈启源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D.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资本超过传统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中可知,1912-1922年纺织

18、业发展较快,故B正确;A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是19世纪70年代,排除;D材料未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排除。20.如图为当时”国统区”的一幅反战漫画钞票满天飞。其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A. 帝国主义的搜刮B. 封建势力的勒索C. 政府的变相掠夺D. 官僚资本的压榨【答案】C【解析】【详解】“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表明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主要是因为政府滥发纸币,即政府的变相掠夺,故C正确;“ 钞票满天飞”是由于政府滥发纸币造成的,ABD图示没有体现,排除。21.如图选自杨颖洁同学家珍藏的1954年第1期的人民画报。与图片所示现象有关的运动是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19、义改造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土地改革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54年”和图中“合作社”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表明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正确;“合作社”针对的是农业和手工业,而不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土地改革运动在1954年以前已经完成,1954年还没有完成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尚未开展,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2.读下图。1958年,为了在“两年到三年”内“超过英国”,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该运动的最大特点是A. 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B. 变革生产关系,追求高速度C. 公有化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D. 鼓足干劲,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答案】

2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题干关键信息“1958年,为了在两年到三年内超过英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此运动的特点是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故A正确。B、C、D三项不属于大跃进运动的特点,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23.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下列城市或地区,按其对外开放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青岛深圳海南岛上海浦东A. B. C. D. 【答案】C【解析】深圳是1978年我国首先对外开放的特区城市之一,青岛是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

21、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海南岛对外开放于1988年,上海浦东开放于1990年,所以按其对外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应为,故选C。24.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的情况(单位:公斤),该表说明主食肉类禽类鲜奶1978年182.719.218.61987年123.629.92.915.4A.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的背景下,人民主食消费不足,只能寻找替代食品B.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 改革开放后,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改革开放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主食消费减少,副食消费增加【答案】D【解析】【详解

22、】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北京居民主食人均食品消费呈下降趋势,肉类、禽类、鲜奶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改革开放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主食消费减少,副食消费增加,故D正确;A是1958年,排除;B是农业方面,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于21世纪初,故C错误。25.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 B. C. D. 【答案】B【解

23、析】项,由材料中“一村一个革委会”可知,这是在1966-1976年文革时期。项,根据材料中对麦秸的夸张描述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开始于1958年。项,根据材料中的油、绸、楼商品丰富可知,这是在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项,根据材料中“联产计酬发了家”可知,这是由于1978年以后在中国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这些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6.“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A. 民国初年B. 抗日战争时期C. 建国初期D. 文革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列宁装”,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

24、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与中山装并行不悖,故C项正确。民国初年和抗日战争时期,列宁装没有在中国广泛流行,故AB两项错误。“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故D项错误。27.如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A. 坚持传统B. 崇洋媚外C. 中西合璧D. 洋为中用【答案】C【解析】【详解】从两幅图片中可以看出,女子有的穿上了旗袍和学生装,男子有的穿西装,也有的穿中山装。这表明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是中西混杂和中西合璧,故C符合。A、B、D均不不能全面反映两幅图片所蕴含的信息,排除。28.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

25、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A. 社会转型的苦痛B. 传统旧俗遭冲击C. 新旧事物的对立D. 新旧事物的并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清末民初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即可判断出此时的中国存在着传统的中国事物和先进的西方事物并存的局面,其他的说法无关从材料找到依据。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9.叶东昂和周楼林同学喜欢研究航海史,如图是他们淘来的新航路开辟图,在此图中,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航海路线是A. B. C. D. 【答案

26、】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迪亚士是绕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但是并没有到达东方,在图片中应该是航线所显示的,故选A项;航线到达印度,是达伽马的航线;航线到达美洲,是哥伦布的航线;航线环绕了世界,是麦哲伦船队的航线,故排除BCD项。30.仔细观察如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是A. 商业革命B. 价格革命C. 重商主义D. 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明显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之间的商品贸易不断的增加,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选A项;价格革命的表现是西欧的物价飞涨,故排除B项;重商主义是对外贸易政策,与图片内容不符,故排除C项;工业革命的突出特

27、点之一是生产动力的变化,与图片内容不符,故排除D项。31.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概括正确的是A. 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B. 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C. 生产组织形式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D. 交通运输革命一生产动力革命一生产工具革命一生产组织形式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工厂制度建立,再到蒸汽机的改良并推广,最后到火车的出现,故A选项正确。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8、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过程32.中国元代的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而英国历史上对棉纺织技术革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哈格里夫斯瓦特阿克莱特史蒂芬孙A. B. C. D. 【答案】D【解析】棉纺织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阿克莱发明水力织布机,选择D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排除。点睛: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33.读图,判断英国两个时期

29、投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殖民扩张的加剧B. 圈地运动的需要C. 工业革命的完成D. 对外贸易的扩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7611770英国还是农业国,农业投资自然超过了工商业投资,而18511860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商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工商业投资也就成为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主体,从而远远超过农业投资量,所以C项正确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蒸汽”的力量英国工业革命3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发明遍地开花,其中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并试飞成功飞机于A. 1866年B. 1894年C. 1903年D. 1906年【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30、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在1903年,故选C项;AB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35.1933年,罗斯福政府在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4万平方千米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这一从供给侧压缩过胜产能的做法,体现了A. 重农抑商政策B. 自由放任政策C. 重商主义政策D. 国家干预政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罗斯福政府毁掉棉田,屠宰猪农产品价格回升”可知政府通过人为的限产和毁坏来实现农产品供需的平衡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这种做法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D项正确;A项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与材料相反,排除;C项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经济政策

31、,排除。点睛:材料“罗斯福政府毁掉棉田,屠宰猪农产品价格回升”是解题的关键。36.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罗斯福在第六次“炉边谈话”中提到要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的权利”。下列哪个法令的颁布最能体现这一理念A. 农业调整法B. 全国工业复兴法C. 全国劳工关系法D. 社会保险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农业调整法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促进工业生产的恢复,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全国劳工关系法主要以保护劳工权利为目的,与题意无关,故C项排

32、除;社会保险法是政府通过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有利于使人民拥有免于匮乏,故D项正确。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的内容37.有一个国家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它的奥秘用通俗的公式表示就是:“市场经济十总体调节+社会保障”。这个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联邦德国D. 日本【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市场经济十总体调节+社会保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其特点是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混

33、合市场经济,其特点是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二战后法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计划指导型经济,其特点是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其特点是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经济,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38.关于美国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得益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B. 1997年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年C. 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

34、货膨胀联动关系被打破D. 垄断资本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支配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因此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故D错误,符合题意。在美国新经济模式下克林顿政府通过增加供给来刺激需求,用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的是低通胀,高就业,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故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9.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 殖民扩张的残暴B. 种植场主的虚伪C. 英荷之间

35、的矛盾D. 垄断组织的扩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殖民扩张的残暴,故选A。种植场主的虚伪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英荷之间的矛盾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企业,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罪恶40.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A. 保护了发

36、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B.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C.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D. 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答案】C【解析】“法律”条款规定意在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贸易的法制化而非自由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并未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法律”条款和“法制”化进程是吻合的,所以选C。41.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

37、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是指A. 时装B. 欧共体C. 欧元D. 欧盟宪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口袋里的欧洲”,结合课本知识,这里指的是欧元,故选C项;“口袋里的欧洲”指的是在口袋内能感受到到欧洲的统一,时装、欧共体和欧盟宪法很明显不符合这一特点,故排除ABD项。42.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如表是世博会部分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发展2005年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A.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无法解决B. 科技进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C. 全球范围内利

38、益冲突严重加剧D. 当今世界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主题中“人类自然”、“大自然智慧”、“美好”、“地球”等信息体现出对环境的关注,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错误。BC材料无法体现。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43.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之下进行的,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其结果也只是“资本的胜利”,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材料说

39、明经济全球化A. 加快了资本运作的全球联系B. 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C. 促进了跨国公司合理发展D. 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可见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故选B。题干中“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说明A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A。“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说明C不是作者的观点,排除C。题干中作者是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待经济全球化,无从体现强调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排除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

40、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名师点睛】经济全球化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44.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道家、法家B. 法家、墨家C. 儒家、法家D. 道家、儒家【答案】D【解析】注意限定信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结合所学可知,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便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道家

41、和儒家的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结合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解答即可。45.刘添鑫同学醉心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认为是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根据这一艺术追求,他心中的男神最有可能为A. 董仲舒B. 老子C. 商鞅D. 墨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追求自然美”可知,体现了崇尚自然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与道家思想相一致。A项是儒家思想代表,排除。B项是道家思想

42、代表,正确。C项是法家思想代表,排除。D项是墨家思想代表。排除。46.董仲舒认为“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据此可知董仲舒A. 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相异之处B. 认为礼是学习的最高目标C. 认为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D. 使儒家思想形成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以人随君”“屈民而伸君”,这肯定人君统治的权威性,与孟子民本思想不同,故A项正确;B项是荀子的思想,排除;C项是朱熹的思想,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学是个严密的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47.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

43、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A. 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 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 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 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老秀才没有阻拦女儿以死随夫,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封建道德,可以“青史留名”;后来“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反映了真实的人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旨在揭露当时封建礼教摧残人性,表达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故C项正确。题干中无法看出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是体现当时人们受封建礼

44、教的影响之大,故A项错误。作者对老秀才之女的做法是否定态度,老秀才并没有为名节逼死女儿,故B、D项错误。48.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进步,以下关于印刷术的说法正确的有金刚经是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抱朴子。仙药采用了活字印刷古今图书集成是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书籍旌德县志的印制使用了转轮排字盘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刚经 是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正确。抱朴子仙药是东晋时期葛洪所撰写的,此时还没有活字印刷术,排除。古今图书集成是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书籍 ,符合史实,正确。元代首次用木活字印出旌德县志,正确。综上,

45、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印刷术【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印刷术,要注意区别印刷术的发展演变阶段。第一,是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第二,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关于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转型,就印刷术而言,要注意把握到“大大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推动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49.对“情”“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显祖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的对抗商业发展与市民阶

46、层的扩大出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并传入中国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世民为情,情生诗歌”“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代后期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出现了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故正确;西方人文主义是在明中后期兴起的,但并未传入中国,故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C项正确,故排除ABD项。50.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他,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江苏昆山县亭林镇人,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此人是A. 王阳明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C【

47、解析】据材料“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反对君主专制,学风朴实,主张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顾炎武的思想特点,故C正确;王阳明并不反对君主专制,故A错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与经世致用的思想无关,故B错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也不符合材料,故D错误。故选C。51.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A. 儒学地位上升B. 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 官立学校出现D. 地方教育系统建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提到,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

48、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上升,故A正确。太学属于官办学校,不能说明私人讲学风气盛行,故B错误。汉武帝之前就有官立学校出现,故C错误。太学属于中央学校,不能说明地方教育系统建立,故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52.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B. 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C. 人应该无私无欲D. 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材料的大意是:正

49、常的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般的挥霍是人欲。由此判断出朱熹认为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全面性认识53.牌头中学高一(15)班学生自创班级节目,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九渊属于心学的代表,强调的是心是万物的本源,C选项符合题意。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主张,A选项排除。B选项属于张载的主张,排除。D选项属于王阳明的主张,排除。54.下列观点分别出自荀子、董仲舒

50、、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A. 黄宗羲荀子董仲舒朱熹B. 董仲舒荀子黄宗羲朱熹C. 朱熹董仲舒荀子黄宗羲D. 董仲舒黄宗羲荀子朱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君权神授”为董仲舒的思想;“自然有规律”为荀子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旨在批评封建专制制度;是朱熹的三纲五常的思想体现,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

5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董仲舒、朱熹、黄宗羲、荀子的思想55.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体现了李贽A. 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B. “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主思想C.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答案】D【解析】“工商皆本”和“天下为主,君为客”是明代黄宗羲提出的思想,排除AB。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排除C。“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君不

52、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李贽对传统封建秩序的批判和对儒家正统思想权威的挑战,D正确。56.英国科学院院土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是武经总要泥活字板转轮排字盘架火战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宋朝的科技领先于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符合题意,故正确。泥活字板由北宋毕昇发明,符合题意,故正确。转轮排字盘由元代王祯发明、架火战车是中国明代用来发射火箭的手推战车,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错

53、误,故A项正确,故排除BCD项。57.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 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B.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 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 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本史学理论,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基本的史学思维能力。唐诗属于文学体裁,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由此可知,以诗论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研究时注意辨别真伪,要去

54、伪存真,据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A项强调诗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素材,否定了诗歌中包含的部分史料价值,可排除;李白的诗歌成就突出,但并不能说明他的意见具有权威性,B项错误;C项只是表象。所以答案选D。考点:史学研究史学理论史料58.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55、. C. D.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是楚辞、是唐诗、是元曲、是宋词、故先后顺序应该是,排除BCD,所以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征,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清楚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体裁的特点。59.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A.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答案】A【解析】试题分

56、析: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但是在西方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社会环境不同,因此A的表述符合题意;B项偏离材料主题;C说的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标志是四大发明,和材料问题无关;D项说法本身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评价60.“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是号称诗画双绝的江南才子唐寅的诗句,他的画作墨梅图(下图)属于A. 风俗画B. 山水画C. 文人画D. 工笔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寅的画作墨梅图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梅图属于文人画,体现

57、文人的意趣和精神,故C正确;墨梅图不属于风俗画,故A错误;墨梅图也不符合山水画和工笔画特点,故BD都错误。故选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61.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关

58、扑:赌博游戏四鼓:古代一更一鼓,四鼓是四更后半夜两点左右)(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明神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有何调整?(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答案】(1)坊市分离;市的交易时间受到限制;国际大

59、都会(或“中外、民族交流频繁”);文化多元。(2)表现: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调整:政府对商业活动限制有所放松。(3)政策:“海禁”政策。影响:阻碍对外贸易;延缓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沿海居民生活困顿;激化社会矛盾。【解析】(1)材料中的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足以证明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之一是指坊市分离。材料中的“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则足以证明很多外国商人在中国经商,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和商业的繁荣。而“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 则足以证明唐朝前期

60、长安的城市的特点还包括商业活动受到限制等等特点。(2)“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可以看出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和草市具备饮食服务系统;由“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可以分析出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第二问政策调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对商业活动限制放松角度回答。(3)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只可能是“海禁”政策,这一问是一个常识性问题的考查,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到的答案。第二问由“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资本主义萌芽、居民生活和社会矛盾角度回答。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61、6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党的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2)党的

6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做出了怎样的阐述?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党在经济工作中遭到的“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建的经验与教训。(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社建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3)表现: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积累了很多的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八大关于中国主要任务的论述应该是集

63、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路线的意义结合书本知识来说就可以。(3)从材料上可以看出我国在50年代经济工作中的严重挫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3.二战后的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标志的组织成立于哪一年?图二所示货币于哪一年正式问世?材料二:读下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国家类别1970年1992年32个发展中国家10827921个发达国家312922185(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针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世界各国如何正确应对?【答案】(1)1994年;19

64、99年。(2)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解析】【详解】(1)从图中可知,图一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图二是欧元,1999年问世。(2)第一小问,从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64.因时而变是儒家思想演变的一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帝在策问中提出,“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

65、,稽诸上古之不同,将所由异术,所闻殊方与?”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力戒“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弊,易主观玄想为客观考察,改空谈为征实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以“实事求是”为治学圭臬,注意考镜源流,不拘泥于旧注古训。尚斌等中国儒学发展史回答:(1)针对汉武帝的策问,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对策?采纳这一对策后,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2)依据材料二,用一个字概括明清之际儒学思潮的特征。有人认为,“针砭时弊”是这一思潮时代精神的表现。黄宗羲的哪些思想主张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答案】(1)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统一思想”等亦可)。措施:重用儒生,设立太学,表彰六经。(

66、2)特征:实。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提出限制君权,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对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重视儒生,针对汉武帝的策问,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所接受,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二小问“措施”,汉武帝实行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实学思潮”“改空谈为实证”“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等信息可知,明清之际儒学思潮的特征是经世致用。根据设问要求“一个字”,所以是:实。第二小问“主张”,“针砭时弊”的意识是揭露现实的不足,力图规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提出的“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呼吁限制君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主张,可以印证“针砭时弊”这一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