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5436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单元孟子专题中的第六课,选其中的第一、二个选文为主要内容,是第二课时。第一节内容侧重“浩然之气”的诠释,第二节是“何为大丈夫”选段。课本是按不同的主题将孟子的文章进行整合编排而成的,而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养气学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本课时就第一、二节内容深入理解并拓展体会。二、学情分析本章节内容为高二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文章,经过高一一学年和高二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古文能够全面学习和深入理解。孟子选读部分是在论语选读部分后,学生们能对先秦诸子文章有些熟悉

2、,也能够理解部分理论,并能联系实际。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把握孟子“浩然正气”以及“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2)引导学生探索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第一、二个选文,从而揭示问题本质,最后联系实际,找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做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培养他们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

3、浩然之气,从而引导他们培养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由阐述法、启发质疑法五、教学过程1名句导入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清康有为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罗曼.罗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文天祥2、复习文言基础只是,检测上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a.给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注音。 恶( )乎长( ) 行有不慊( )于心 闵( )其苗 苗则槁( )矣 揠( )苗者也 舜发于畎( )亩之中 胶鬲( ) 法家拂( )士 b.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义。 夫子恶乎长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 丈夫之冠也冠: 安居而天下熄

4、熄: 征于色征: c.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是,馁也 馁:萎靡不振 B.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确实 C.管夷吾举于士 士:指读书人 D.发于声,而后喻 喻:明白 d.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敢问夫子恶乎长 予助苗长矣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不阙秦,将焉取之 C.非徒无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戍卒叫,函谷举e.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B.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助。 C.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横塞。 D.行有不慊于心 慊:通“歉”,歉疚。f

5、.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必先苦其心志 C.行拂乱其所为 D.劳其筋骨,饿其体肤g.重点句子翻译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再读并深入体会文本内涵浩然之气(1)学生齐读课文。(2)在这个语段中,孟子说他有一项擅长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八个字中我们要深入研究两个问题:何谓“浩然之气”?如何“善

6、养”此“浩然之气”?“揠苗助长” 这个寓言故事在文中有何作用?你如何理解孟子的“浩然之气”带着问题再次齐读课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补充说明。明确:“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配义与道” “以直养而无害”“是集义所生者”“必有事焉” “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借助这个寓言故事是想要说明,要培养浩然之气,根本途径就是“集义”,就是做一件件事情都合乎义。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只管做集义养气的事,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妄自助长它,不要急切地去追求成功,那样做只会有害。(3)小结:语段从正反两方面说出了养此“浩然之气”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它的养成必须结合道义,是以物质性精气为基

7、础修养而成的精神性正义之气,他充满在天地之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件义举达到的,必须持之以恒,光明正大的自然而然的修养,不带有功利之心,并且这种精神的养成不可以半途而废也不能急于求成,它是一种由心而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过程。大丈夫思想孟子举女子出嫁顺从丈夫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孟子认为什么人才是大丈夫?(从原文和自己的理解角度阐述)思考:第一选段是讲“浩然之气”,第二选段是讲“大丈夫”思想,字面上看似不相同,但编者为何把它们编在同一章节中?两者是否有共同点?有何共同点?明确: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之流通过阿谀苟容、顺从统治者来窃取权势,逞个人智慧和能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8、,根本就不是大丈夫之所为,进而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执着于践履仁义道德,有志气、有操守、有作为,充满浩然正气的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大丈夫”思想就是“浩然之气”的具体表现形式,凸显的都是对仁义礼的坚守。4.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并列举具有“浩然之气”的人物来阐述自己对“大丈夫”的理解。 、东汉的陈蕃说过:“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在陈蕃的眼里,只有那些横舟沧海、立马昆仑、志向高远、豪情干

9、云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东晋的桓温这样说道:“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在桓温的潜意识里,所谓的大丈夫就是轰轰烈烈、 出人头地、 干出点名堂的人。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不计后果。、苏武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5、教师举例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6、 拓展性思考(1)讨论:我们自身是否也具有此浩然之气?(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此“浩然之气”?长期坚守自己的良知;在危难面前依然坚守信念。7、 结语这节课后,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否具有浩然之气,我想,只要你心中有着一份

10、坚守仁义道德的信念,那么你可以很坚定地告诉他,我有。我们只是普通人,也许这份信念、这股浩然之气还不够让你去做一些舍身炸碉堡、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誓死不屈的壮举,这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着对自己良知的坚守,那么这个世界就已经会很美好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这份坚守能够在长年累月中仍始终如一,那么,每个普通人也能在异乎寻常的历史考验面前,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其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大英雄。8、根据你学完课文后的体会,结合所举事例,写一个不少于500字左右的小作文。六、板书设计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一、 复习二、 再读并感悟1、 何谓大丈夫:无畏、正义、刚强、爱国、坚守、坚韧2、 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