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望梅止渴教案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
2、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望梅止渴”的故事,指导曹操在危急时刻,积极开动脑筋,终于克服了困难,脱离了险境。3、用音序查
3、字法查出“燎”、“酸”、“润”在字典中的页码。4、说一说。望梅止渴的故事。学习重点和难点:1识记本课10个生字。2在语境中理解“望梅止渴、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灵机一动”的意思。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
4、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学习过程:一、出示课题,感知课文:1、交流收集到的三国时期的一些资料2、今天,学习一篇三国时期的有关曹操的一个故事。出示课题,学习生字:梅、止思考:课题的含义(看到青梅嘴巴就不干了)3、听课文录音,为小节标号。二、新授课文,学习字词。1、跟老师一起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分小节读课文。3、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曹操带领十万大军出征时遇到了什么困难?4、出示句子: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将
5、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学习生字:舌(书空) 燥(找姐妹)词语理解:烈日高照 火烧火燎 口干舌燥读句子:(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试背)5、同桌互读2、3节,讨论:曹操想出什么办法?结果怎样?6、用书上的句子说说曹操是怎么做的?找出动词练习说话。动词:跑、挥、指、喊7、学习生字:导(字形)根(找姐妹字)灵(书空)骑(组词)词义理解:灵机一动8、结果怎样?齐读第三节。学习生字:酸、精找反义词:湿润9、思考:将士们没有喝水,刚才还口干舌燥,现在为什么打起精神往前赶路了呢?用自己的语言练习说话。10、读句子:曹操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带领将士们走出了荒无人烟的地方。11、朗读全文,你觉得曹操的办法好不好?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三、音序查字1、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2、小组擂台:谁查得快而正确。酸、 润、 燎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1、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2、要求:说清楚、语言表达上较正确、规范。五、拓展性思考 如果你是曹操,还能提出什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