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梦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梦。)小朋友们平时睡觉爱做梦吗?你都做过什么样的梦?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发言。2.梦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有一位小朋友冬冬特别想知道这个问题?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梦吧!(板书课题)3、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或问问小伙伴。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3.同桌互读,互相正音。4、四人小组的小组长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5.游戏巩固:遍地开花。6.把生字宝
2、宝送回课文里,你还会读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1.夜深了,冬冬准备休息了。他眼睛刚一闭上,就做了一串串甜甜的美梦。你们猜一猜他做了什么梦?同桌互相说一说。2.教师相机范读,这是多么美的梦啊!谁也想做一个甜甜的梦,读一读课文。3.指名试读,大家共同评议。(学生练读、教师指导读、男女生赛读、齐读。)4.大家的梦都好美呀!可是我一醒来,梦就去了,多可惜呀!谁再来读一读。5.指名读,教师指导范读,小组赛读。四、齐读课文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学生自己识记生字“找”。指名生分析“找”字的字形结构。仔细观察“找”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师示范指导,学生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