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测试卷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
2、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答案:C2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由此说明()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解析:材料中“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表明比重约占一半,故A项正确;材料中“32个传统手工行业”,没有涉及是否资本主义萌芽夭折,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不仅是材料中的“传统手工行业”,故C项错误
3、;政府扶持与材料中“鸦片战争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3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B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C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D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所提及的主旨是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出现在经济领域内的一系列新变化而并没有对列强侵华和资本输出的相关涉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得知,苏州丝织业的发展是得益于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而非市场需求的刺激与扩大,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
4、,苏州的开埠通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故C项正确;晚清时期并没有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该经济形态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的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C4五口通商后,西方的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进口量不多,在“华人之心目中,尚以为其为奢侈品,惟少数富有之家及头脑较新之人,始能购置耳。”到了1880年代,进口量大大增加,相当多地区的人们已经使用这些洋货。对此,英籍税务司班思德说“人民习尚渐有变更,概可知矣”。这表明当时()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状况C列强凭借着低关税倾销商品D中国整个社会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
5、解体是19世纪40年代,与材料内容、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随着外国商品进口量增加带来人们生活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加深,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仅是列强倾销商品,还体现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呈现中西并存、地区变化不平衡的特点,故中国整个社会习俗发生根本变化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B5下表所示为洋务运动期间18751895年聘用洋员的详细资料(部分)。据此表可推知()姓名 国籍 职位 服务单位 备注巴思士 德国 炮术教习 武备学堂 赠四等宝星 尼格路士 英国 教习 北洋水师 甲午海战中阵亡 阿壁成 德国 总管轮 定远舰 甲午海战
6、受伤赏三等第一宝星 马吉芬 美国 炮术教习 镇远舰 甲午海战受伤返国 A.洋务运动完全依赖于欧美各国B欧美国家积极支持中国的洋务运动C外援促使中国近代化顺利完成D中国军事近代化洋员也做出了贡献解析:洋员不等于欧美各国,故A项错误;洋员参与洋务运动不等同于欧美国家积极支持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部分推动中国近代化而非近代化完成,故C项错误;洋员参与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故D项正确。答案:D619世纪60年代初发起的“自强运动”,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却完全被忽略了。这说明()A自强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
7、现代化尝试B除坚船利炮外中国从西方可学之处甚少C自强运动是清朝国运衰退后的回光返照D中国士人仍在昔日辉煌里寻找自强良方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作者认为该运动没有涉及现代化的本质的东西,只是一种表象,故A项正确;近代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器物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说明清朝发展的趋势,故C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落后挨打,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D项错误。答案:A71888年曾国藩上奏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这表明()A中国工业化水平低B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清政府与列强交恶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解析:题干
8、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印度都成了西方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故B项错误;清政府与列强交恶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国、印度都成了西方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说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答案:D8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末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C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D小农经济趋于瓦解解析: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礼教彻底崩溃,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民国初年不是在清末,故B
9、项错误;男女平等基本实现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基本同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表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小农经济趋于瓦解,故D项正确。答案:D9据统计,19121913年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
10、环境,民族工业不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故A项不正确;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环境等特点,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民族工业生产结构不可能平衡或合理,排除B、D两项。C项表述正确。答案:C10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强化了经济统治政策解析:1936年国民政府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交通的改善,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全
11、面抗战是在1937年,故B项错误;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是在全面抗战时期,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A11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由表中可以推知,当时中国()年份 棉制品 棉花 面粉 交通器材 机械 1913 10.3 0.5 1.8 0.8 1.4 1936 1.5 3.8 0.5 5.6 6.4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C轻工业发展迅速 D实现了关税的自主解析:根据题目中“棉制品进口比例的下降”“机械进口比例的上升”可以看出民国时期轻工业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真正实现关税自主权
12、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D项错误。答案:C12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初刊登在申报上的整版广告。以下对这些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是()A将企业利益置于中华民族利益之上B体现出实业救国与抗日救亡相结合C表明日本侵华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D有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解析:材料中的广告都有爱国内容,故不能体现将企业利益置于中华民族利益之上,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当时中国局势相联系,是实业救国与抗日救亡相结合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中广告反映的是东北沦陷的内容,不是日本威胁民族工业的体现,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建立的,不是爱国商人推动的,故D项错误。答案:B13下表为中华人
13、民共和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表可知()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1957年 23 771 81.23 9.01 1958年 26 660 58.23 26.60 1959年 26 173 62.17 20.64 1960年 25 880 65.75 15.89 1961年 25 590 77.17 11.16 A.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中国人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D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解析:中国工业至今依然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因而在19571961年不可能迅速实现工业化,故A
14、项错误;材料中第二产业(工业)从业人员于1958年大增,体现中国人大力发展重工业,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故B项正确;中国第一产业(农业)从业人数在19581961年持续上升,故C项错误;19591961年中国面临三年经济困难,因而中国经济没有获得持续快速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14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解析:没有鼓励
15、个体经济,与材料中“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与材料中“1962年”不符,故B项错误;为调整“大跃进”以来的经济,1960年贯彻“八字方针”,与材料中“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相符,故C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后,故D项错误。答案:C15党的八大以后,针对自由市场明显活跃、出现“地下工厂”和“地下商店”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一思想()A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B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C毛泽东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资本主义D毛泽东纠
16、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解析:结合史实我们不难得知,毛泽东的这些“新经济政策”主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时至今日也没有发生质的改变,故A项错误;毛泽东提出的这些“新经济政策”,其重要考量就是“自由市场明显活跃、出现地下工厂和地下商店的实际情况”,这就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已经被党中央意识到,故B项正确;“毛泽东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资本主义”,与史实明显不符,故C项错误;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后,中共的“左”倾错误尚未滋生,故D项错误。答案:B16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了农民利益B
17、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劳动者积极性,故A、B两项不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公有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故D项不正确。农民分配土地,属于个体经营;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故C项正确。答案:C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道:“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B毛泽东把农业农民问题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C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
18、设道路的必要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解析:1956年中苏关系尚未恶化,故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错误;毛泽东认为工业化同时应当注重农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苏联农业化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18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情况。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所有制形式 合作社经济 国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例 55% 33% 8% 3% 1% A.土地改革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解析:土地改革运动发生于1950年,当时仍是私有制,故A项错误;经过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私有制逐渐变为社
19、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中公有制经济比例上升,而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下降相符,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公私合营”可知不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所占的比重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9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这一“根本性突破”的表现是()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C在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而实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突破。
20、答案:A20下列图片资料放在一起,如果给它们确定一个主题,你认为应该是()A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B城乡文化事业发展C农村民主政治建设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解析: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始终是公有制,并未发生过质的改变,故A项错误;“文化事业”在材料图片中并没有提及,故B项错误;“民主政治”在材料中同样没有任何提及,故C项错误;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人民公社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故D项正确。答案:D21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21、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了挑战B国有企业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C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普遍建立D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重大变化解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也与砸“三铁”的风潮无关,故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朝着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故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朝着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没有普遍建立,故C项错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动摇,故D项错误。答案:B22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
22、中国的推动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解析: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与工业品出口结构没有直接的关联,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虽然在“冷战”后获得更快速度的发展,但该外因并不是促成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故C项正确;图片信息反映不出资源的短缺,故D项错误。答案:C23以引进外资为主、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特点的地区是()A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沿海经济开放地带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上
23、述描述符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答案:B241990年,许多外国媒体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倒退了,要往回收了。邓小平认为要找一个地方把这个门开得更大,步伐跨得更大、更健康。邓小平最终找到的这个“地方”是()A宁波 B上海浦东C深圳 D海南岛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90年”。由所学知识可知,宁波属于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开放于1984年;上海浦东开放于1990年;深圳是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时间是1980年;海南岛也是经济特区,开放于1988年。答案:B25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
24、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解析: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与材料中“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相符,故B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产业中,物流业首先发展起来。南京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的沿海,就有大
25、量的英国船只到华装运土货。到1860年以前,西方国家已有十家左右的商行和轮船公司进入中国水域从事运输活动。19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船舶修造企业,此后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福州船政局。1881年,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唐胥铁路建成,开辟了中国铁路运输的先河。汉阳铁厂生产我国铁路建设使用的大部分钢轨。据统计,汉阳铁厂从1894年投产到1924年停产,30年间共生产了3 300公里铁路钢轨。近代钢铁业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殷毅以物流业为核心的近代早期产业结构演进与启示 材料二英国近代物流业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1825年有使用价值的铁路在英国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到1848年
26、,在英国通车的铁路达到5 000英里。1842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的捐税应完全平等。19世纪50年代,英国废除了航海条例,修改了商船条例和轮船条例等,对远洋船舶的航行安全、货物装载、船主及船员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在19世纪下半叶,汽船代替了帆船,航行于内河与远洋。英国近代物流业产生了。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并指出物流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和英国的共同影响。(12分)答案:(1)物流业发展先于其他产业;初期主要由西方国家开办;先航运后铁路;政府
27、的推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6分,答其中任意3点即可) (2)原因: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新式交通工具使用(交通运输业发展);政府立法。(6分,答其中任意3点即可) 影响:促进商品流通人员流动;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和贸易的扩大;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产业近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政府政策的调整等。(6分,答其中任意3点即可)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材料二1916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较表。年产100万吨以上年产1099万吨年产19万吨年产1万吨以下外商煤矿100%88.5%41.5%
28、0华商煤矿011.5%58.5%100%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江苏(含上海)直隶(含京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1354542333120奉天(今辽宁)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省区191933110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的三分之二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迅速增加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中国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大批倒闭,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1)根据材料一,民国初年
29、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导致出现这种营业状况的客观条件是什么?(12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民族工业在发展上的弱点。(4分)(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答案:(1)状况:迅速上升。(2分)客观条件: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10分)(2)弱点:规模较小,经济力量有限,难以抵御外国企业;分布极不合理,绝大多数在东南沿海地区。(4分,答对其中1点即可)(3)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30、。(4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结合材料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主题:特色定位是当代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探索。(3分)论证:深圳定位主要是对外开放功能,以深圳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引进技术、资金、管理,培养人才,扩大出口我国对外的影响,改变旧体制,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浦东定位综合改革和金融功能,凭借独特的地理、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成为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新飞跃,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雄安定位新兴产业创新的功能,建设绿色新城目标,发展的是绿色、高精尖的产业,这种产业对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没有影响,同时也是对原有传统产业的替代。(6分)综上所述,特色定位是当代中国在依据国情和时代的条件下,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探索,为现代化进程创造了巨大的奇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