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5633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到中华民国的建立【3年模拟题】A组基础题组时间:45分钟分值:76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1.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例()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答案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旨在考查学生的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中说明的是农民没有把茶叶贸易获取的钱财投资于商业的扩大再经营,反而从事土地开发,体现出当时农民重视土地的思想,这种经济思想显然不利于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个案例说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民重视土地,没有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农民的经济思想问题,不能支撑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故D项错误。2.李鸿章在筹办轮船招商局时说:“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主持。”曾出任轮船招商局帮办的郑观应认为:“第商

3、务之战,既应藉官力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并强调“用官以助商力之不逮”。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于()A.政府干预的程度B.企业资金的来源C.学习西方的目的D.抑商政策的存废答案A本题考查洋务企业创办方式,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主持”可知李鸿章主张由商人经办洋务企业,官府进行监督;根据材料“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可知郑观应主张由政府经办洋务企业,因此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政府干预的程度,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企业资金来源的问题,B选项排除。二者的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选项排除。材料与抑商政策无关,D选项排除。3.魏源的

4、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主张学习西方技术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固守华夏中心传统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答案B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较为详尽之书,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据此可知魏源已经认识到西方先进,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但他仍然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据此可知这是其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仍主张维护封建统治,故B正确。魏源一方面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另一方面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

5、A片面;魏源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不能说明其固守华夏中心传统,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借助传统儒学,D错误。拓展提升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魏源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4.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宣称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但他在1851年制定的太平礼制中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这反映了洪秀全()A.逐渐放弃平均主义理想原则B.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C.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与清对峙D.日趋走向腐化及堕落答案B从“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到“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可见洪秀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故选B项;材料涉及

6、的是“平等”而非平均主义,排除A项;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实现了与清朝的对峙,排除C项;洪秀全建立“礼制”是为了加强控制,材料不是强调其走向腐化与堕落,排除D项。拓展提升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局限性。尽管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近代,但它的现代化色彩却很淡薄,受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很大,古代中国的专制统治、小农经济、儒家传统等给太平天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很多试题都是从这个角度切入考查。5.1862年京师同文馆初创时,只设有英文馆,学生十人。后又增设法文、俄文、天文、算学等专业。馆内课程既有三千多条的礼仪,也有外国教习讲的万国公法课,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逻辑,同时“基督文明”亦在校内被广泛宣扬。由此可知京师同文馆(

7、)A.打破经史之学垄断教育的传统B.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C.旨在培养具有大国意识的人才D.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产物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京师同文馆学生学习的内容,既有西学,也有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京师同文馆打破了经史之学垄断教育的传统,故选A项。京师同文馆并没有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排除B项;京师同文馆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排除C项;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教育近代化而非外交近代化的产物,排除D项。6.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为督率,若径由官开采,则将强夺民业,烦扰百端,百姓岂能顺从”。这一主张()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保证了煤矿业的健

8、康发展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郭嵩焘认为矿产可由民间开采,这种思想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A项。这一主张与保证煤矿业的健康发展无关,排除B项;郭嵩焘的观点恰恰说明清政府尚未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排除C项;郭嵩焘属于洋务派,他的思想没有突破“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项。拓展提升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关系。就主观目的而言,洋务运动是为了富国强兵,而不是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在一些方面还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客观上,受到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投资近代企业,由此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7.甲午中日战争前,

9、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A.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B.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意识彻底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D.甲午中日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答案C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中从“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到“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使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的认识,故C项正确;社会心态的变化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变迁的影响,并不取决于士绅阶层

10、的心态变化,排除A项;B项的“彻底”表述绝对,故排除;甲午战后,清政府的戊戌变法并不彻底且以失败告终,排除D项。8.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答案C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

11、的能力。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的背景是, 马关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需要向日本支付巨额的赔款,财政压力较大,为此清政府希望改革税则以扩大税源,故答案为 C 项;1896年甲午中日战争已经结束,“钳制日本”一说无从谈起,故 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的说法错误,故 B 项排除;此时西方国家仍采用自由主义政策,各国间并没有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故 D 项错误。9.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其版面内容排序首先是每天的“上谕”,其次是路透社电报,再次是报馆主笔严复的文章。国闻报这样排版的主要意图是()A.上传下达以推

12、进改革B.表达强烈的参政意识C.介绍西学以启迪民智D.增强宣传变法权威性答案D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宣传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的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上谕”等放在前面意在增强宣传变法权威性,为变法减少阻力,D符合题意,正确;如此排版与上传下达无关,A不符合题意,排除;如此排版目的是增强宣传变法权威性而非表达强烈的参政意识,亦非介绍西学以启迪民智,排除B、C。10.据严复年谱记载,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西学”课程有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术等,而对“中学”课程则未作严格规定。这种课程安排()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反映了新式教育占主

13、导地位D.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A材料反映的课程安排中,西方自然科学课程较多,且作出严格规定,说明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中国人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用来抵抗外来侵略的意识更加迫切,因此这种课程安排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故选A。福州船政学堂的课程安排是服务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新式教育的比重和地位问题,排除C;这种课程安排本身不能起到抵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作用,排除D。11.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

14、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A.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B.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C.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D.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国人对废除八股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从强烈反对到反对声浪减小,最终被废除,转变的时间节点是在1901年,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明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在国人看来,八股取士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选A项。变法图存并没有成为统治阶层的共识,因为维新变法最终遭到镇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学问题,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项。12.1902年4月,梁启超在致康有为的信中说:“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

15、决不能立国而所以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这说明()A.梁启超转向革命立场B.日本仍是中国学习首选对象C.梁启超主张排满建国D.民族主义开始引领中国革命答案C从材料信息“而所以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可知梁启超主张“立国”,必须“排满”,即排满建国,故选C项。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成为“保皇派”的代表人物,曾经与“革命派”发起了一场大的论战,排除A项;梁启超以日本为类比,不代表日本仍是中国学习的首选对象,排除B项;梁启超所主张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排满”来“立国”,而并

16、非完全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排除D项。13.清末民初,出现了影响全国的“画报热”。如上海的图画新闻主要介绍西方科技与生活方式;醒俗画报通俗画报等在其他城市办刊的画报,均以介绍现代西方科技、都市新生活方式为主。“画报热”的出现()A.冲破了传统教育体制B.传递了新的社会风尚C.促进了传媒业的稳健发展D.彻底摆脱了政府舆论控制答案B本题通过渗透历史解释素养,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以“画报热”的出现以及当时画报所反映的主旨内容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根据题干,“画报热”的出现无论从读报风气,还是宣传内容均为中国社会传递了新的风尚,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

17、侧重强调教育体制转型,与题干画报事业发展的主旨不一致,故不符合题意。C选项“画报热”的出现虽然有助于传媒业的发展,但不能说稳健发展,传媒事业的稳健发展显然需要制度、法律的保障以及宽松的社会环境,而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故C选项错误。D选项错在“彻底”一词,无论清末,亦或民初的北洋政府,均对舆论有很大控制,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37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886年上海格致书院以“格致之学中西异同论”为题举行季考。下表为成绩前三名考生的立论和认识。考生对中学的认识对西学的认识第一名彭瑞熙(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学附生)“中国之格致,兼道与艺言之也”,“(中国)纲常法

18、度、礼乐教化,终为治天下之本”“西人之格致,专以艺言,而亦未尝非道也”第二名葛道殷(湖南湘乡监生)“非独中人只言其理,不能尽格,即西人专门之学,亦多有不格之处”“西人之格物,可谓无余蕴矣”,“中国所略而西人加详而精焉”第三名赵元益(江苏苏州府新阳县附贡生)“格物致知,为儒者之先务。进言之可以修齐治平,广言之可以强兵富国”“(西人格致之学)亦不过随事精察,由粗及精,由近及远,与中土格致之学相比,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据章清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从表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时代背景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评分说明:(1)论题:从19世纪80年代

19、中国知识界对中、西学认识的差异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反映材料信息内涵的论题。如背景,“对中、西学认识差异的原因”;如特征,“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士人对中、西学的认识(局限性、进步性或兼而有之)”“19世纪80年代近代中国士人对西学认识的偏差”“中、西格致之学的异同”“洋务运动时期对中西学的认识具有鲜明时代性”等;如影响,“甲午战前近代中国知识界认识的局限及其影响”“西学对近代中国教育界的影响”等。(2)论述:能够正确解读材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前中国知识界对中学与西学认识的阶段特征;能够准确阐述时代背景,正确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论从史出;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地看待当时中

20、国知识界的认识局限。逻辑合理,表述顺畅。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对于中学和西学的不同认识。可以从出现这种认识的背景来确定论题,如“对中、西学认识差异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纲常法度、礼乐教化,终为治天下之本”“西人之格致,专以艺言,而亦未尝非道也”“西人之格物,可谓无余蕴矣”等信息分析得出当时人们对中西学认识不同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中西学中“格致”的不同认识,因此可以确定论题“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士人对中、西学的认识”“19世纪80年代近代中国士人对西学认识的偏差”和“中、西格致之学的异同”等;也可以联系所学,从这种不同认识带来的影响方面确定论题,如“甲午战前近代中国知识

21、界认识的局限及其影响”“西学对近代中国教育界的影响”等。确定论题之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进行论述。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先秦时期,儒家就对家庭伦理进行了诸多阐述。礼记大传中有“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材料二康有为从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出发,对“夫为妻纲”的说教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极力倡导男女平等。新文化运动的

22、主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把传统礼教中的“仁义道德”怒斥为“吃人的礼教”。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则以“吃人与礼教”为题怒斥封建礼教,他在文章中写道:“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这真是残酷极了!我们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在说孝中,吴虞甚至认为“孝的弊端是很多很大的了”。摘编自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特征。(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看法。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借鉴儒家家庭伦理道德服务当今社会。

23、(13分)答案(1)原因:政治: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影响;父权统治确立。经济:小农经济的影响。思想:民本思想的影响。特征:讲求孝道,注重亲情,家庭本位;等级差序,男尊女卑;家国一体。(2)评述:近代知识分子认识到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扼杀人性,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通过批判封建礼教,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同时,他们的观点又具有否定一切的倾向,对儒家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分认识不足。借鉴: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继承其合理因素,促进家庭和谐,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稳定。剔除其封建伦理糟粕,弘扬平等民主观念,充分发挥个人积极

24、作用。解析(1)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原因要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以及思想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的主要特征有家庭为本、等级差序、家国一体等。(2)“尖锐的批判”“吃人的礼教”等说明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是持批判、反对看法的,在评价该看法时一方面从反封建、解放思想的角度进行肯定,另一方面还要指出该看法也全盘否定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这是不足之处。借鉴的地方主要从传统家庭伦理道德中的优秀成果能够构建和谐家庭、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分析。B组提升题组时间:45分钟分值:71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1864年美国人丁韪良将近代意

25、义的“外交”一词引入到汉语词汇中,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的外交话语中,交际、交邻、交涉、内政、内治、独立、平等、宗主、属国、进贡与“外交”相伴相生,新旧杂陈。这种“共生”反映出()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逐渐传播B.国人对西学的认识逐渐深入C.清朝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D.外交体制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答案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历史信息和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共生的词汇从侧面揭示出东亚朝贡体制与近代外交体制之间的“过渡相”,故D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人对西学的认识,排除;材料未体现清政府“主动”融入,C项

26、排除。2.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机构。19世纪70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这反映出当时()A.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B.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C.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D.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答案D本题考查旧有观念对近代外交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依据材料“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所兼任的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所兼任的南洋大臣,尤其是李

27、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的国家外交仍然由地方办理,没有上升到国家高度,体现出清政府仍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势力并非只集中于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且与清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没有必然关系;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到地方,并非地方实力派主动夺权,冲击中央集权体制,也与李鸿章的个人能力无关,因此B、C两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情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

28、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A.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B.厉行闭关锁国政策C.同意实行“协定关税”D.尝试维护国家权益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清政府要求内地商人前往香港必须经过海关许可,不然就要治罪,表明清政府尝试维护国家权益,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自由贸易问题,而不是国家领土主权问题,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允许内地商民按照规定赴港贸易,说明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且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闭关锁国状态已被打破,排除B项;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已实行协定关税,且材料中并未体现协定关税的内容,排除C项。误区警示一般而言,很多人对鸦片战争的固有印象是清政府妥协、卖国

29、。但本题反其道而行之,考查清政府维护国家利益。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尊重历史的复杂性。4.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B.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C.广州海关未能有效地行使职权D.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答案C从材料信息可知,广州海关的出口商品增加,而关税收入却减少,甚至外商出口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状况表明广州海关没有很好地行使职权,故选C项。此现象与自然经济没有必然关系,排除A

30、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外出口,而不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也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D两项。5.1874年,日本以“番地无主”为由侵略台湾。清政府在给闽浙总督的上谕中强调:“番地虽居荒服,究隶中国版图遂听其蛮触相争,必为外国所轻视,更生觊觎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这表明清政府()A.高度重视台湾的海防地位B.防范西方列强干预C.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主权D.力图维护天朝尊严答案C根据材料信息“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可知清政府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主权,故选C项。材料重在强调清政府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国家主权而非重视台湾海防地位,也非防范西方列强干预,排除A、B两项

31、;根据材料“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可知清政府力图维护领土主权,而不仅仅是维护天朝尊严,排除D项。6.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目的是为王莽篡汉提供理论依据;古文经完全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与孔子无关。康有为的这一著作()A.恢复了先秦儒家经典真实的历史面貌B.提出了彻底否定儒家伦理纲常的主张C.冲击了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守旧思想D.论证了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变法目的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并辨析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以新学伪经考一文否定古文经,视其为乱臣贼子篡夺政权的理论,通过否定顽固派的经典从而冲击了其恪守祖

32、训反对变法的思想,C项符合题意;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目的不在恢复经典,不是学术研究,而在于为维新变法制造条件,A项错误;材料反映康有为借助孔子宣传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维新思想,并不是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彻底”否定,B项不符合题意;康有为主张维护君主制,反对“共和制度”,D项不符合史实。7.如图是中国近代机器设备进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进一步发展B.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D.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答案D据所学知识与图示信息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偿付大量战争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所以进口机器设备的数量增多

33、,故D项正确。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A项排除;收回利权运动与进口机器设备无必然的逻辑联系,故B项排除;图示数据反映的是机器设备的进口情况,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无关,故C项排除。8.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的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试题以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对西

34、方文明的态度转变为切入点,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从题干信息可知,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极度失望,其原因是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文明的弊端暴露无遗,A项正确;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是时代背景但不是态度转变的原因,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与题意相悖,C项错误;梁启超、张东荪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社会改良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是他们态度转变的原因,D项错误。9.下面是民国初年一学者笔下描述“中国”与“西方”的一些特征的对比。这些特征()中国西方专制独裁、野蛮民主、文明非理性、愚昧理性、开明迷信、死气沉沉科学、活跃虚弱、黑暗强

35、壮、光明以家族为本位、以感情为本位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本位A.是对当时中西方国情的正确认识B.推动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C.决定了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丰富性D.是推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诱因答案D表格内容反映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偏激的认知,民国初年对东西方文化的偏激认知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故D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偏激的一面,因此A排除;材料显示是民国初年,此时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排除B;C“决定”表述绝对,排除。10.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样的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

36、家利益的追求之中。这一观点基于当时()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追求B.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C.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D.民主观念缺乏社会基础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状况,旨在考查学生的准确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主要指的是1915年以前,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社会背景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故A正确;虽然“自由、控权、保障人权”没有得到重视,但是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因此不能说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排除B;材料是在表达对民主、人权的追求,和实业救国无关,故排除C;“自由、控权、保障

37、人权”没有得到重视不是因为民主观念没有社会基础,而是因为“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是当时的主要任务造成的,故D错误。解题指导材料理解性较强的选择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要观点,然后提取问题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判断材料观点,同时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分析。11.20世纪初,国货运动兴起。翻开1915年的报纸,到处可见宣传国货的广告:“中国人应用中国货”“提倡国货,立在一条战线上”“欲图挽救,提倡国货”。国货月刊杂志还受到政府的立案保护。这表明()A.民族危机促使国民意识觉醒B.近代中国经济建设成效显著C.实业救国思潮成为社会主流D.国民革命运动形势空前高涨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

38、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宣传标语可知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经济建设成就,排除;材料侧重于国货运动,未提及实业救国,排除C项;D项,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12.下表是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年292900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A.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由此瓦解B.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完全融入资

39、本主义世界市场D.社会动荡不安加剧人口流动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四个阶段多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动乱年代,社会动荡加剧了人口流动,人们为了谋生,被迫背井离乡,故选D项。小农经济在中国近代并没有完全瓦解,排除A项;政府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是在鸦片战争失败后,排除B项;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完全融入”与事实不符,排除C项。方法指导历史细节与时代背景。很多试题往往从一个很小的历史细节切入,考查其背后深刻的社会背景。如本题,人口的流动,反映了社会的动荡。把人口流动与时代特征结合,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共35分)13.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

40、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今咪唎口坚国夷人口佛囒哂吐嗲喇哪啡口了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口佛囒哂吐嗲喇哪啡口了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

41、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6分)(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4分)答案(1)有天朝上国心态;(2分)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分)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分)(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交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2分)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2分)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1)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特点,应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作答,通过“夷”“天朝”得出“天朝上国心态”;通过“夷人既

42、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得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通过“以彰国宪”“天朝法度尊严”得出“司法自主”。(2)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回答处理结果的不同与理由。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随着1875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其后,共和派和人民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

43、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并树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落到封建军阀的手中。军阀们或者打着共和的旗帜,实际却干着专制的勾当,或者干脆复辟帝制。孙中山目睹专制政治对人民的压迫比清代更加残暴,于是为维护共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这些斗争包括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年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19171918年和19211922年的两次护法运动。其中除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由于和梁启超、蔡锷等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相呼应而取得成功外,其余都失败了。(1)根

44、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和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并简析其原因。(15分)答案(1)确立方式相同: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文件。(4分)维护方式不同:法国:宣传共和思想,发动民众参与;依靠议会,修正和补充宪法,打击复辟势力。中国:依靠武力斗争,脱离群众。(6分)(2)结局:法国:共和制度得以巩固,稳定发展;中国:徒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4分)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参与维护共和斗争。(6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革命派力量

45、薄弱;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破坏中国革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忠君思想浓厚。(5分)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结合材料中法国和中国革命可以得出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文件。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一“共和派和人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等得出法国宣传共和思想,发动民众参与;依靠议会,修正和补充宪法,打击复辟势力。据材料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这些斗争包括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年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1918年和1921年的两次护法运动”等得出中国依靠武力斗争,脱离群众。(2)第一小问结局,依据史实即可得出,法国共和制度得以巩固,稳定发展;中国则徒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条件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