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善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参与意愿的教学技巧探析【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学情现状,提出了改善高职学生课堂参与意愿的教学技巧。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注重师生平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设置问题要具有“引诱性”;合理恰当运用课堂即时评价;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因材施教;开立讲堂,注重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技能。【关键词】高职学生;课堂参与;教学技巧学生课堂参与是指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与学习有关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状态,其包括了三个方面:课堂行为参与、思维认知参与和个体情感参与。课堂行为参与包含了听讲、记笔记、回答问题等常规课堂行为;思维认知参与包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分析
2、讨论等行为;情感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在整堂课程中的个人情感体验,如成功、自信、愉快、好奇、厌烦、自卑等各类情感。学生课堂参与度是衡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认知、行为和情感方面的综合表现,三者之间互相关联,彼此伴随又相互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收获与其课堂参与度呈明显的正相关1,因此探究从教师层面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高职学生学情分析1、学习方式多样化高等职业院校學生来源较广,既包括普通高中毕业学生,也包括职业中学的学生,由于两者的入学标准、考试方式及前期所学内容侧重点不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多样化。2、网络依赖较强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他们没有养成良好
3、的学习习惯,对于网络迷恋程度较高。本人在一线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上课沉迷手机,或网络游戏,或电视剧、电影、小说等。与学生课后聊天,也发现学生生活被网络占用时间非常长,甚至在吃饭、走路的时候也时常握紧手机,眼睛一刻也不停歇。3、心理状况较敏感高职学生心理状态普遍较为敏感,这可能跟他们的成长经历、家庭评价及社会压力有关。他们表面上不屑于教师长辈的评价,但内心却较为脆弱。对于教师的负面评价很可能怀恨在心,但同时又可能因为教师的积极评价而喜欢上一门课程。4、倾向于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高职学生喜欢动手,喜欢在动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解决,而不是在传统的书本中学习知识。他们更喜欢知识“被应用”,而不是被“讲述
4、”。二、改善高职学生课堂参与意愿的教学技巧1、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很可能在 9 年义务教育期间甚至高中阶段都一直处于较不活跃状态,因此会造成教师上课课堂氛围死寂沉闷、毫无生气的状态。经常有一些一线教师抱怨学生上课不回应教师的提问,或者对教师的提问无动于衷,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可能跟学生一直以来养成的课堂“路径依赖”有关。洪宇翔研究影响大学生课堂参与意愿的因素,发现课堂参与越多,则其后续继续参与的可能性越大2。这也恰恰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一条思路,如果不回答问题可以被养成一种习惯,那么乐于回答问题亦可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不
5、是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诱”学生回答;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更多选择参与式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预留充足的课堂参与时间。2、注重师生平等,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知识权威是绝对的,容不得半点疑虑。但是对于不屑于听知识的高职生而言,要想改善高职学生课堂参与度,则教师必须转换思路,放弃权威思想,以平等的身份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营造轻松的、类似聊天谈话的氛围,这样才能打消高职学生因为回答错误而感觉丢面子的心理顾虑。只有当所有学生的回答都能被恰当得回应的时候,才能增强学生的上课安全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情感意愿,从
6、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教师在课堂语言上也要多下功夫,因为大多数专业基础课因知识点繁多、枯燥,未免让学生有感觉沉闷之嫌,此时教师如果适当使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可以很好地调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另外,教师要深化教学功力,可将教学知识点嵌入到名人故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3、教师设置问题要具有“引诱性”建构主义教学观3认为学生一般对跟自己已有的知识有关联的新知识点更有兴趣去听,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专业职业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尽量设置与学生自身职业相关的问题,进而高效地将学生带入工作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
7、是设置问题可尽量选择与学生原有认知冲突的问题。当老师的结论与自我认知有冲突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授“机体感染”这一概念时,可以提问“我们接触了有害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后,一定会得相应的疾病吗”,从而引出机体感染不仅与所接触病原生物有关,还与自身免疫力有关。三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尽量拉开梯度,照顾不同层次学生,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问题可思考。比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尽量设置选择性问题或判断性问题,而对学优生、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升问题难度,适当选择开放性、与其他学科联系性较强的综合性问题。当课堂问题被拉开梯度,则能参与课堂的学生范围就会扩大,从而为更多学生进行课堂参
8、与提供机会。4、合理恰当运用课堂即时评价新课程评价理念倾向教师要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学习,在看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洪宇翔研究影响大学生课题参与因素时,发现建立一定的评价压力机制可以对大学生课堂参与产生积极作用。鉴于此,教师可以尝试把参与度作为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把评价规则与标准提供给学生,这样就相当于给学生设立了一面评价旗帜,既可以让学生明晰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标准,也指引了学生该怎么正确参与课堂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要尽量在课堂中反复强调课堂参与在过程性评价中的地位,可以提升课堂参与在整个过程性评价中的占比,并阶段性展示学生课堂参与状况,从而持续对学生形成
9、外在压力,最终影响学生内心参与动机,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另外也可以树立班级典型,比如,对于原本积极性不太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持续主动邀请其参与课堂,并给与其正反馈,让其感受到课堂参与的乐趣,并将其树立为榜样,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参与课堂的收获、经验或心得体会,从而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老师在各类群体中都能恰当的树立榜样,相信可以很好的改观学生课堂参与现状。5、教师课堂即时评价应因材施教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因材施教,在進行课堂即时评价时也应考虑因材施教,从而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不同学习效能感的学
10、生影响是不同的4。教师课堂不公平行为对低效能感学生的影响远大于正面评价对其的影响。鉴于此,对于学习效能感低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更多关注他们的课堂参与情况。另外对这一学生群体的教导方式与评价也要区分对待。比如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尽量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不公平行为(包括经常点名提问固定的同学或学优生,只注意到学优生的进步忽略学困生的长进,)对学困生的课堂违规行为应巧妙的提醒,切记讽刺挖苦,尽量展示教师的温度,从而对学生课堂参与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6、开立讲堂,注重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技能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与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很多学生不是不想进行课堂参与,
11、而是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比如让学生就不同问题进行提问环节,学生似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提问,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由于从小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已经习惯全盘接受的学习习惯,缺乏批判精神。他们不是不分析问题,而是根本不会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多提供机会,如开设课外讲座等,教会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教师可以多开设讲座,向学生展示思维路径,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正如我们教育小朋友一样,当小朋友想要拿到桌子上的玩具,但是他由于太矮拿不到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展示思考路径,“你拿不到桌子上的玩具,是因为它太高了。那我们怎么能变高,然后拿到桌子上的玩具呢?”通过这样思考路径的展示,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
12、提升思维能力。再比如在讲授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中免疫系统中 T 细胞免疫功能时,提问学生“实验小鼠被摘除胸腺后发生肿瘤的概率提升了 30%这一实验现象说明肿瘤的发生跟哪类免疫细胞免疫功能有关”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此时教师不应该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回忆“T 细胞分化成熟在胸腺”之一知识点,然后再让学生判断题目的答案。经过这一番思考过程的路径展示,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知识印象,还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思路问题,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很有帮助。另外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否决,而应让其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思考过程,从而帮助其找出思维漏洞,为锻炼学生思维助一臂之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13、指导下,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盛行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注重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题。【参考文献】1 Finn J D,Cox D.Participation and Withdrawal among Fourth-GradePupil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2.29(1)141-162.2 洪宇翔大学生课堂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2)64-68.3 周廷华.建构主义与多媒体辅助教学J.教学研究,2010,(4)40-41.4 李莉,白云阁,徐少冈,王 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J.教学研究,2010.33(5)13-16.【作者简介】韩晓云(198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