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11我多想去看看人教版新课标 听了黄老师执教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整堂课, 黄老师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以及环节,使学生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汉字,学习了课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 黄老师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借助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课文,引发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本堂课有以下两个方面优点。一、抓住细节 识字教学落实比较到位一年级是学生识字的重要开端。因此,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这节课中,黄老师的识字字教学抓得扎实到位。他将本课要学的字分散在句子中,避免了单一识字的疲劳。让学生在句子中识字,避免脱离课文。再让
2、学生读准字音,通过不同方式朗读,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识字能力。二、抓词语 理解课文黄老师在教学“天门广场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时,问题设计的非常好,激起学生的情感。黄老师抛开抽象的解说壮观的意思,而是让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的壮观场面图片,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神情专注看完图片,黄老师借情续情,问孩子们,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而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壮观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北京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壮观”的意思。遥远的意思理解落实的很到位,通过地图演示,以及列数字来说
3、明遥远的意思。三、 激发情感不露声色,朗读指导很到位。比如读到“遥远”这个词时,黄老师说:“到北京城,要翻过几座大山,坐几天火车,再坐汽车,坐啊坐啊,终于到北京了。”这时再出现“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让学生读出遥远的意境就不难了。再如教学“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时,先在课件出示升旗仪式的图片,老师边看边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何谓“壮观”了,读起来自然生动有力。还有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两句重复的话时,老师适时出示图片,为孩子们展示天安门、长城、故宫、天坛等名胜古迹,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塔、立交桥等现代建筑。强烈的画面冲击,激发了孩子们情感,再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学生有感而发,内心的情感积淀更为深厚,不需要任何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就能读得有滋有味,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深入到了孩子的心里。几点建议: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现在备课备什么?备了教学重点、教学环节、备了课件,却忽略了“备学生”。这班学生还只是一年级,可整堂课的内容含量却那么多。因此,造成一些环节的操之过急了。看来今后,对学生还得倍加关注,备课一定得备学生。 教师也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学生采取的不同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