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003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23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23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9山东济宁二模)谷坊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坝高一般13米。专家提出增加沙棘植物“柔性坝”,组成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体。下图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召沟的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谷坊的修建可使()河流含沙量减少沟道下蚀作用增强下游山洪危害减轻沟道出口地区土壤肥力增加A B C D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谷坊指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

2、土、石建筑物。因此,谷坊的修建,拦截泥沙,使河流含沙量减少,正确;谷坊也能够降低河流的流速,减弱下蚀作用,错误;谷坊降低河流的流速,能够减轻下游的洪涝危害,正确;谷坊拦截泥沙,沟道出口地区泥沙量减少,带来的淤泥减少,使得土壤肥力降低,错误。故选B项。2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柔性坝”建成后,谷坊坝内()A泥沙颗粒变细 B泥沙沉积增多C水体含沙量增大 D耕地增速加快答案A解析植物柔性坝能够拦河落淤,使泥沙颗粒变细,降低河水含沙量,减少河道内的泥沙沉积;“柔性坝”的修建与耕地增速无明显关系。(2019成都七中二诊)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

3、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34题。3考向水土流失的背景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 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 D降雨历时短答案B解析图示为喀斯特地貌地区,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主要原因是下渗率大,转化为地下径流多,B项正确;泥沙量少是侵蚀能力弱的结果,A项错误;地面崎岖,降水汇集快,是径流量大的原因,C项错误;降雨历时短,不是转化成地表径流量小的原因,D项错误。4考向水土流失的结果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 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 D土层变薄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曲

4、线,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不断减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变薄,可侵蚀的土壤少,D项正确;图中曲线显示地表径流量一直在增大,A项错误;不能表明流速变快,B项错误;土质变松,产沙量会增多,C项错误。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57题。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g/kg)封山育林48.514.515.21.17乔灌结合42.613.813.80.95林草结合42.514.115

5、.21.12乔木纯林39.413.412.80.94撂荒地39.112.212.3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5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答案B解析刺槐生长速度快,易繁殖且其根部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B项正确。6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答案A解析读表可知,选择封山育林种植方式的地区,土壤的孔隙度、

6、含水量、有机质及氮含量都很高,所以封山育林减轻土壤侵蚀效果最为明显。7考向植被的生态效益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坚实度C增强抗旱能力 D减少地下径流量答案C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表中减轻土壤侵蚀效果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增加,导致下渗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的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增强抗旱能力。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020河南阶段性考试)高寒荒漠地带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面积扩大、草地生物量减少和生产力下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地带位置。据此完成89

7、题。8考向荒漠化的成因图示地区原生高寒荒漠带的主要成因是()A寒冷干旱,风力侵蚀强 B湖水蒸发,湖床裸露C基岩裸露,土壤发育差 D临近沙漠,沙尘暴频发答案A解析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风力强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强,导致原生高寒荒漠面积广,A项正确。9考向荒漠化的成因导致图示地区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有()降水变率减小过度樵采全球气候变暖过度放牧A B C D答案D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区域的干旱,增加荒漠化;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人类活动为畜牧业,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的破坏,加剧荒漠化。(2019超级全能生浙江联考)盐地碱蓬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长期光照不足会阻碍其光合作用,而气温超过3

8、1 ,则会阻止其新鲜嫩枝的正常生长。下表是盐地碱蓬的生长特征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据此完成1011题。土壤含盐量盐地碱蓬的生长特征0.4%1%呈现黄绿、翠绿或深绿色,株体高大茂盛,叶片细长1%1.6%叶片呈浅红、赤红到紫红,叶片呈肉质化趋势,植株矮小1.6%2%颜色变得枯黄2%会慢慢枯死10考向荒漠化的成因盐地碱蓬颜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气温下降 B土壤含盐量上升C蒸发量加剧 D降水量减少答案B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盐地碱蓬颜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含盐量上升,而表中内容不能反映出气温下降、蒸发量加剧和降水量减少对盐地碱蓬颜色变化的影响。11考向荒漠化的分布地区推断盐地碱蓬主要的分布地区是()A内

9、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C青藏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A解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盐地碱蓬在土壤含盐量0.4%1%环境中生长最旺盛。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盐碱地少;青藏高原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碱地较少;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夏季蒸发旺盛,盐碱地较多,适宜盐地碱蓬生长。(2016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某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213题。12考向荒漠化的成因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降水较少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风速较

10、大A BC D答案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其他月份,根据材料信息“该沙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可知,该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小,风速较小,故错误。该地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但蒸发量大,故错误,正确。13考向荒漠化的防治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自然演化C种草 D栽灌木答案B解析由材料“该沙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可知,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很小,维护该地区生态安全的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不需要人为干涉。(2018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

11、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416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4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但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植被覆盖率

12、提高并没有减小降水变率,故A项错误;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有利于减少河水含沙量,故B项正确;降水量一般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提升对多年平均降水量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增加有利于减少河流径流量,故D项错误。15考向水土流失的成因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 BC D答案B解析读表可知,前4次降水均没有产生洪水。受前4次降水的影响,雨水下渗量大,地下水水位升高,第5次降水下渗量少;根据表格数据推测,第5次降水强度大,因而汇流速度快,形成洪峰。16考向水土流失的成因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13、,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D解析河流含沙量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来源于流域内的汇水区,河床和沟谷不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排除A、B两项;该地植被覆盖率上升,裸露坡面少,排除C项;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前5次降水时,坡面径流携带的泥沙并没有大量进入河流,而是被植被束缚在坡面,植被覆盖的坡面泥沙越来越多,泥沙集聚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其保持水土的能力,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故D项正确。(2018海南高考)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

14、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718题。17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 BC D答案A解析植树种草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有利于固定表土,正确;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正确。故A项正确。18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答案D解析河流水位越低,放水冲沙效果越好,故选择枯水期放水;放水强度越大,冲沙效

15、果越好,故应选择集中放水,故D项正确。提智能勇攀最高峰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原因分析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考向荒漠化的地理背景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冲积扇 B冲积平原C三角洲 D山间盆地答案A解析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南北两侧是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山上的冰雪融水在山前冲积扇地带出露形成绿洲,A项正确。20考向荒漠化的表现形式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横沙丘纵沙丘抛物型沙丘A B C D答案B解析由材料“该走廊北部的沙漠

16、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可知,北部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源充足、风力强劲,图中横沙丘、抛物型沙丘与沙供给量、风速、植被覆盖度的关系与之符合,正确,选B项。纵沙丘在沙供给量不足处形成,错误,A、C、D三项错误。(2019陕西一模)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2122题。21考向荒漠化的地理背景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A地表风力小 B山地降水量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距冬季风源

17、地近,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很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是补给河流,对沙漠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22考向荒漠化的治理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降低地面辐射,A、B两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对地表

18、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共4题,共56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不同时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1)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请说明其原因。(5分)(2)简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19982010年快速增长的原因。(3分)(3)简述图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北洛河水文的影响。(4分)(4)据监测,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除人工植被变化外,推测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4分)答案(1)沟壑纵横,地形破碎

19、,多垂直节理,表土质地松软易崩塌;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降水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降水变率大。(2)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造林积极性增强;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林木比重高,既环保又增收。(3)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流量季节变化减小。(4)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沙分布;修筑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改变了水沙形成条件。解析第(1)题,分析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从地形、土质、降水量及其变率、河水流速以及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分析。第(2)题,读图可知,北洛河流域林地在19982010年快速增长,而耕地、草地快速

20、减少,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政策支持、造林积极性提高、林业既有环保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第(3)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等方面分析。第(4)题,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既有生物措施,也有工程措施。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有专家在山坡地设立六个小试验场,试验场的坡度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观测记录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流失量状况。其中土壤组成的颗粒物越大,空隙越大,通气性、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试验场项目ABCDEF土壤质地(%)砂粒(40)粉粒(25)黏粒(35)砂粒(45)粉粒(20)黏

21、粒(35)砂粒(61)粉粒(21)黏粒(18)砂粒(78)粉粒(14)黏粒(8)砂粒(14)粉粒(19)黏粒(67)砂粒(28)粉粒(22)黏粒(50)特定降水期间的总土壤流失量(g/m2)45.3201.243.142.726.984.6(1)试比较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度,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黄土厚薄地区差异的原因。(4分)(2)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4分)(3)简析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2分)(4)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答案(1)厚度:乙甲丙。甲地离沙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层较厚;乙地地势低,堆积的黄土层

22、更为深厚;丙离沙源地较远,降水较多,流水对黄土的冲刷侵蚀更强,黄土层相对薄。(2)D地。从土壤质地看,D地砂粒比重最高,黏粒比重最小,保水性最差;但它的土壤流失量却较少,说明植被覆盖率高。(3)夏秋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冬春降水少,(西北季风)风力强,以风蚀作用为主。(4)海拔较高,沟壑多,地势起伏大;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区,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距黄土来源地越近,黄土沉积厚度越厚;地势越低,黄土沉积厚度越大;降水越多,河流水量越大,流水侵蚀能力越强,黄土沉积厚度越薄。结合黄土来源和三地自然地理特征即可分析黄土层厚薄及原因。第(2)题,植

23、被覆盖率越好,水土流失越轻;读表可知,水土流失较轻的是D、E两地。D、E两地相比,D地砂粒比例很高,黏粒比例很低,说明D地土壤保水性很差;E地正好相反。综合比较D、E两地,D地的植被覆盖率高于E地。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外力侵蚀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降水少,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第(4)题,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从地形、气候、植被、土质等方面分析。25(2019河南安阳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全境大部分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国土被世界第四大沙漠卡拉库姆沙漠覆盖,国内蕴藏着丰富的

24、石油、天然气、硫磺等矿产资源。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目前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国内河流、湖泊稀少;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为主,牲畜数量连年增多;只有在河流附近有绿洲,以种植棉花为主,并且是土库曼斯坦最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区。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土地荒漠化分布图。(1)分析土库曼斯坦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气候原因。(4分)(2)请从农业生产活动角度,分析土库曼斯坦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3分)(3)针对土库曼斯坦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问题,指出该国应采取的有效措施。(7分)答案(1)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土壤缺水,干裂严重;(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表物质风化严重;(距离冬季风

25、源地近,)大风日数多,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强烈。(2)农业生产活动以放牧为主,过度放牧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棉花种植区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地表水源严重短缺。(3)合理控制草地载畜量,禁止超载放牧;规划轮牧休牧区,保障现有草地正常更新;积极开展种草活动,扩大人工草地面积(建设人工草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退牧还草;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政府出台退耕退牧政策,并对农牧民进行经济补贴;严格矿区开采审批管理,合理规划矿区用地和矿区覆土工作等。解析第(1)题,荒漠化的气候原因从降水、蒸发、昼夜温差、大风等方面分析。第(2)题,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主要分析人为原因,主要考虑农牧业生产对植被的破

26、坏、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第(3)题,荒漠化防治的措施,主要从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政府管理等方面分析。提智能勇攀最高峰26(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4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分)(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4分)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

27、(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可。)解析第(1)题,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露出地表。这种季节性出露的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冬春季节大风天气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所以易起风沙。第(2)题,铁路路基较高,阻挡风沙前进,导致风沙在铁路线及附近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强劲的风力侵蚀路基和路肩。风沙可能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甚至影响运行列车安全。第(3)题,防风沙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植被固沙,或是建设阻挡风沙的工程。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树,可种草或用石块压沙。所以采取的阻沙措施是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是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