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3《赤赋壁》 苏轼的死了都要爱 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0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3《赤赋壁》 苏轼的死了都要爱 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4.3《赤赋壁》 苏轼的死了都要爱 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4.3赤赋壁苏轼的死了都要爱 同步素材(苏教版必修一)信乐团有一首名曲,叫死了都要爱。“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歌手声嘶力竭的大声歌唱,抒发的是炽热深挚、勇敢无悔的爱情。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终其一生,谱写的也是一首可以取名为死了都要爱的乐曲。不过,苏轼的所爱,不限于男女之情,而包括了整个的生活,或者说生命。苏轼晚年在海南儋州所作的诗文,有最好的诠释。在广东惠州,苏轼失去了他最后的爱人王朝云。他以为,那座伤城将是他人生的终老之地。孰料,在惠州才住了两年半时间,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苏轼,又被贬到了更远的地方,孤悬海中的

2、海南岛儋州。初到儋州,苏轼有过牢骚,有过愤懑。一首儋耳山透露了一时的心迹:“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字里行间,充满了遭弃置的牢骚与愤懑。牢骚、愤懑之外,苏轼还有过痛苦,有过绝望。严重的痔疮,是生理之痛;生死离别,则是心灵之痛。在离开惠州途径广州时,苏轼给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番话:“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有人说,这信写得悲壮。我则认为,内心应该是无比悲痛的。王羲之兰亭序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过,苏轼很快便自我宽慰起来。“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

3、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自我宽慰之后,他还真的开始了随遇而安的最后四年的人生。东坡居士的随遇而安,不是得过且过,不是自怨自怜,不是心灰意懒,而是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说有笑我认为,他这是对生活对生命的爱。 对一位生命走到了最后四年的老人而言,完全当得起“死了都要爱”这五个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不是他离开儋州返回中原之际的故作潇洒,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读陶渊明柳宗元诗文,掘井酿酒,研究治病药方,作和陶诗,跟当地朋友交往游玩,苏轼在儋州的生活是有滋有味的。这里仅举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诗的前

4、两首为证。其一云:“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其二云:“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微醉下访友之路,有农村景物,有黎家风情,堪比圣人乐事,令人神往。融汇释道儒三家思想的苏轼,勤抄佛经,热衷放生,晚年似乎独钟释氏。但实际上,他始终未放弃儒家情怀。和陶劝农六首引言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秔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予既哀之,乃和陶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可见他对民生问题是非常关心的。六十一岁至六十四岁,在儋州的三年,苏轼的物质生活是艰苦的,心情是孤独的。但是,他并非一味地愁眉苦脸。相反,他有说

5、有笑,不时幽默一把。苏轼喜欢吃牡蛎,“肉与浆水与酒并煮”,火上炙烤,都很好吃。于是,他常常告诫儿子苏过要保密,“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了他的美味(见其食蚝文)。 有一次造访当地朋友姜唐佐,姜唐佐去村里了。苏轼便抓过包灯芯的纸张,写下一副刻画姜唐佐母亲吃槟榔情形的对联,对联云:“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空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爪。”(书联句赠姜唐佐)写完之后,嘱咐姜母,姜唐佐回家时,一定要给他看。那对联,生动传神,风格怪异,足可令人喷饭。试问:像苏东坡这样,于垂暮多病之年、穷途末路之际、生还无望之地,尚能如此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有说有笑地活着,直至死去,古往今来,可有几人?!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