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太阳的颜色说课稿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
2、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
3、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
4、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说教材太阳的颜色是一篇知识性童话。讲的是小白兔很想知道太阳的颜色,于是,它就去问小鸟、蜜蜂、小青蛙,可这些小伙伴的答案都不同,它们说的都是自己喜欢的颜色。小白兔最后还是没有弄明白“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文章以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结尾,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二、三、四自然段表达方式非常相似。教材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
5、、爱问“为什么”的特征,教材本身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的兴趣。说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的、问、叶、又、花、红、们”7个字,会认“色、兔、想、知、道、绿、朵、黄”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知道植物的颜色与太阳有关,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小蜜蜂和小青蛙说的话。2、读中体会小白兔一路询问的感受。3、读中感悟植物的颜色与太阳有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说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和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流程做如下设计:一、轻松简洁导入新课。老师在复习完生字之后,便问学生:爱动脑筋的小白
6、兔很想知道什么呀?随即齐读课题,简洁明了地直接扑入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为前一课学生已经接触过课文,此处不必再过多拖拉。由于学生都能回答出来,进入正题之前,学生心理上能有小小的快乐感,这和本节课快乐的内容正好吻合。二、扣住穿线关键人物,以朗读促理解第2、3、4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体会这几段意思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1、通读这几段,找准三个小动物的回答2、细读小动物的回答,弄清小动物为什么这样说。小白兔每次听了小动物回答后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扣住两点:一是小动物说都是自己喜爱的事物的颜色。设计了提问“小鸟为什么认为太阳是绿色的呀?”“小蜜蜂为什么告诉小兔子花朵的颜色呢?”“小青蛙为什么说出
7、的是稻穗的颜色呢?”二是小白兔每次都对得到的答案仍在疑惑,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小白兔的反应,设计问题是:“小白兔听了小鸟的(小青蛙的)话,它心里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吗?它“想了想”,它想什么呢?”小白兔是疑问的提出者,寻找答案的探询着,从始至终都让学生关注小白兔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也做一次科学的探寻之旅,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设计中特别注意了朗读。师和生、生和生角色扮演朗读,个别读,自由读,每次都带着疑问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和体会文章。三、设计说话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课程最后,设计了一个句子练说:太阳是 ,照在 。稍微有点小难度,发展学生语言和想象力。先可以由教师辅导学生想想:小白兔问海豚,海豚会怎么说?(太阳是蓝色的,照在海面上蓝蓝的。)小白兔问企鹅,企鹅会怎么说?(太阳是白色的,照在雪地上白茫茫的。)再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展开想想,完成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四、写字训练对低段孩子进行写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启发学生记忆生字,观察教师书写。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五、推荐好书: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爱科学等。此举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道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