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练习6同步习题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766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练习6同步习题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练习6同步习题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习6同步习题一、基础训练。1.我能把字写漂亮。怎 忍 寺 苏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忍( )负重 以( )( )伸( )愤图( ) ( )亡图( )卧薪( )( ) 催( )奋( )( )翼( )满 ( )仇雪( )(1)我们应该 ,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2)冬去春来,小鹰已经 ,成了年。(3)这个励志的故事,真是 。3.连一连。包公脸谱 黑脸 忠勇二郎神脸谱 金脸 正直关羽脸谱 红脸 庄严二、阅读训练。包拯铡侄包拯是古代(清 青)官的典型,人们称他为包青天。他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能够及时惩办无赖刁民,铁面无(私 思)。相传,包拯的亲侄子包世荣在做了地方官

2、之后,行为不检点,贪赃枉法。包拯知道后,非常生气,没想到自己的侄子这么不中用,但又非常为难(nn nn),因为(wi wi)包拯的童年都是和包世荣一家一起度过的,包世荣的妈妈对待包拯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包拯从来不叫嫂子,而是叫嫂娘,嫂娘从小对包拯恩重如山,而这包世荣又是嫂娘唯一的儿子,在公私两难的选择间,包拯最后选择了自己的执法风格,他选择大义灭亲,下令斩了包世荣,然后向自己的嫂娘赔罪道歉。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2.人们称包拯为 ,用“ ”画出人们这样称呼他的原因。3.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到正确的词语写下来。(1)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2)为了维护正义不徇私情,使犯

3、罪的亲属受到应有的惩处。( )4.包拯为什么要向嫂娘赔罪道歉? ( )A.嫂娘对待包拯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而包拯却斩了她唯一的儿子。B.因为包拯只知道大公无私,不讲亲情。5.你认为包拯做得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

4、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2.辱 屈求 发 强 救 存 尝胆 人 进 羽 丰 报 恨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

5、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 (2) (3)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 。 。二、阅读训练。1.清 私 nn wi2.包青天他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能够及时惩办无赖刁民,铁面无私。3.(1)贪赃枉法(2)大义灭亲4.A5.包拯做得对。因为包世荣在做了地方官之后,行为不检点,贪赃枉法,理应受到惩罚,而包拯铁面无私,没有私心,替民除害,所以是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