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75分)1. 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补充。直到唐代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 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实际需要B. 非首都功能疏散承载作用强化C. 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 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唐代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从东西平衡到南北平衡,体现了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C正确;辽阔疆域有效管理得益于有力的地方控制,排除A;两京制体
2、现陪都补充都城职能,而非疏散都城职能,排除B;大运河修建于隋朝,排除D项。2. 下表是古代我国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表(节选) 时期 县级政区区分等级标准 秦汉 大县万户以上 小县万户以下 北周 一等 (7000户以上) 二等 (1500户以上) 三等 (1000户以上) 四等 (500户以上) 唐(开元) 上等 (6000户以上) 中等 (3000户以上) 中下等 (3000户以下) 下等 (1000户以下) 宋代 望县 (4000户以上) 上县 (2000户以上) 中县 (1000户以上) 下县 (1000户以下) 明代 上县 (粮10万石以下) 中县 (粮6万石以下) 下县 (粮3万石以下
3、) 据上表可以推知()A. 县域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不断削弱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基层治理D. 基层治理趋向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由我国古代具级政区分等标准看出,对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逐新降低,说明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逐断松地,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正确;材料只有对县级政区的分等的户数和粮食产量标准,不能据此得出县域面积缩小,排除A;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呈现上升趋势,而非减弱,排除B;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治理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排除C。3. 据史料记载,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周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与此同时
4、,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摩常,“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既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表明周人注重A. 重天敬神B. 君权神授C. 敬德保民D. 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周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体现了周人吸取商亡教训,注重敬德保民,故C正确;重天敬神不是材料表达的核心,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君权神授,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民贵君轻的信息,故D错误。4. 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A. 文化
5、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 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C. 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 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周代诸王重视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故D正确;材料信息涉及的是商朝到西周诸王起名特征的变化,不能说明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没有涉及宗教权威被打破的信息,更与人伦观念没有必然联系,ABC错误。5. 西周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将刑法体制进行调整,相比于前朝减轻许多;但是对于“不孝不友”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还是主张要“刑兹无赦”。这表明西周的刑法体
6、制A. 贯彻“明德慎罚”的司法原则B. 推动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C. 服务于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D. 确保宗法原则得以贯彻落实【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西周建立后一方面减轻刑罚,体现了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意图。另一方面,对于违背西周统治基础宗法制的“不孝不友”的行为,仍然严加惩处。实际上也体现了巩固统治的需要,因此综合来看,C正确;A片面解读材料,排除;法律的野蛮主要体现在肉刑占据比例及施行频率,题干中未提供类似信息,无法得出法律由野蛮走向文明,排除B;D项“确保”过于绝对,排除。6. 有学者指出,一方面,西周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建立“殖民基点”,形成具有“中央权力系统”性质的制度
7、建设;另一方面,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这一论述意在说明西周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B. 地方诸侯只是在形式上履行义务C. 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D. 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高【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高,故选D;西周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排除A;地方诸侯不是只在形式上履行义务,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的过渡,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联系分封
8、制的特点分析解答。7. 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于世;西周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口号和“明德慎罚”的思想;春秋战国“非杨即墨”;从秦朝法家学说大行其道,到汉朝中期“引经入狱”。这一变化历程从本质上反映了A. 古代社会形态缓慢演进B. 古代法制思想的流变C. 神权政治转向官僚政治D. 德治具有久远的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从商夏商的“天命”“天罚”到秦朝的法家思想,再到汉代的“引经入狱”,体现了古代中国法治思想的演变过程,B正确;商周思想不同,但是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秦汉也一样,都属于封建社会,排除A;题干未体现出官僚政治,排除C;法家思想、“天命”“天罚”均不属于德治
9、,排除D。8. 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 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 使赈灾。陆贽的“上奏”立足于A. 把应灾权力逐步收回中央B.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C. 重建中央在地方的核心地位D. 加强中央财权,防止独立倾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德宗时社会环境是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集权已经严重削弱,陆贽的“遣使赈灾”是希望中央能够有所行动,以此来重建朝廷在地方的核心地位,故C项正确;A、D两项主要也是为了实现C项的目的,排除;封建统治者的“以人为本”,最终也是立足于
10、维护封建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治国谓之“王道”;以“刑”治国谓之“霸道”;二者结合便谓之 “霸王道杂之”。下列最接近“霸王道杂之”的是A. 秦灭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B. 西汉平定七国之乱和颁行推恩令C.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D. 宋太祖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霸王道杂之”是一种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的的统治方式,它融合了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中的各种元素,使统治者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西汉时,平定七国之乱属于“武治” (霸道),颁行推恩令是“文治” (王道),故B项正确;秦朝主要采用法家思想治国,A
11、项排除;C、D两项都属于在军事上对地方进行管理的措施,不属于“德治”,故排除。故选B。10. 钱穆国史大纲中写道:“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局面由不断的兵变产生出来的王室,终于觉悟军人操政之危势,遂有所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自此节度使把持地方政权之弊遂革。”这说明宋代早期政治变革的主要意图是A. 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B. 革除唐末以来的藩镇积弊C. 提升官员队伍的专业素质D. 加强对各级武将的行政监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北宋之所以“杯酒释兵权”是吸取了唐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政权”的教训。由此可知,宋代早期政治变革的主要意图是革除唐末
12、以来的藩镇积弊,故B正确;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是政治变革的表现,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提升官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故C错误;加强对各级武将的行政监督也是政治变革的表现,故D错误。11. 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说明两汉时期A. 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B. 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 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D. 政府决策渐趋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自西汉起以低等级官员组成的尚书令机构参与核心机要事务,至东汉时品级较低的尚书台仍掌握重要职权,国家中枢权力向尚
13、书台倾斜,反映了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故A项符合题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行政机构,并非形同虚设,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汉代中央机构的权力制约,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决策权的集中趋势,排除D项。12. 唐代谏官可以向皇帝提意见,也可指陈宰相得失,因此唐代谏官与史官有着严格的界限。“谏官谏朝改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则领史职者,不兼谏议。同时规定宰相的儿子不得做谏官。这主要说明唐朝A. 谏议制度职权分明B. 中央官制不断的发展完善C. 宰相地位受到威胁D. 重史的风气影响皇帝行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谏官与史官有着严格的界限”的条令,以及“宰相的儿子不得做谏官”可知,当时
14、谏议制度职权分明,故选A项;材料的重心不是中央官制的完善和重史的风气,排除B、D两项;宰相的权利受到牵制而不是地位受到威胁,排除C项。13. 如图所示,宋太祖时开始给官员的官帽加上两个超级细长坚挺的帽翅,其目的是A. 提倡大臣独立思考B. 防止官员结党营私C. 加强皇帝集权专制D. 彰显开国独树一帜【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看,该措施出现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朝臣在朝堂上私下交流,目的是为了防止朝臣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威胁皇权,通过此措施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C正确;提倡大臣独立思考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防止官员结党营私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力,B排除;
15、彰显开国独树一帜与其政治制度无关,D排除。故选C。14. 据如图变化可知,元朝A. 经济重心继续向南移动B. 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威胁C. 监察区已演变为行政区D. 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依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十个道,由中央政府派遣使节,分道巡视州县。元代实行行省制,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央集权制度是否受到严重威胁,B项错误;监察区向行政区的转变有两次,一次是汉,一次是唐,C项错误。故选D15. 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
16、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钢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A. 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B. 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C. 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D. 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忠孝坝”“忠孝堂”等信息可知,明朝土司家族参加沿海抗倭战争、镇压农民起义,体现了明朝土司家族国家认同感,将治下的地区、衙署改名,可看出明朝土司家族的文化认同感,即体现了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C项正确;明朝土司家
17、族参加沿海抗倭战争、镇压农民起义,看出土司家族对明朝的贡献,以及汉族与其他民族间联系的加强,A项错误;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确立于汉武帝独尊儒术,B项错误;材料可看出朝廷与土司家族联系加强,并无法看出朝廷是否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D项错误。16. 明代督抚是出于督察地方军事的初衷设置的,到了清朝督抚集地方司法.行政、军事、教化等于一身,并代理皇帝监察地方,宣布旨谕,行使职权,同时把地方情况反馈到中央这一变化说明A. 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和解B. 地方行政效率大大减低C. 清政府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 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朝督抚集地方司法、行政、军事、教化等于一身,并代
18、理皇帝监察地方,宣布旨谕,行使职权,同时把地方情况反馈到中央”可知,督抚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选C项,排除B项;宰相制度在明朝就已经废除,清朝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A项;明清君主专制在强化,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不准确,排除D项。17. 以下是根据相关著作整理清代江南地区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物价变化康熙雍正时期乾隆嘉庆时期土地价格(每亩)4到5两50两稻米价格(每升)6到7文30到40文布匹价格(每丈)30到40文100到200文这表明清代这一时期A. 物价的变化受世界市场影响颇多B.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业已难以为继C.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进一步完善D. 新
19、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物价波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及学所知识,清代中国人口迅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社会,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几乎发展到极致,没有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的发展日益不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才会出现题中地价、粮价、布价上涨的情况B正确;此时中国仍然是闭关锁国状态,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未提供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对物价的影响相关信息,排除D。18. 明清时期.江南的苏州地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基大大提高.达到了“五年耕而余二年之食”的水平。丝织业中出现了生产绫、绢和罗等纺织品的专门织机。这说明苏州地区A. 经济结构已出
20、现变化B. 成为江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C. 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D. 丝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农业产量增长,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丝织业出现了生产绫、绢和罗等纺织品的专门织机,反映手工业领域分工细化,丝织技术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明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苏州的商业发展,排除B项; 丝织业中未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模式,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C。19. 下图是从战国到晚清时期的牛耕图据上图可知,中国古代A. 精耕细作的生产观念B. 民为邦本观念的传承C. 重农政策渊源流长D. 农耕技术的发展
21、缓慢【答案】D【解析】【详解】从战国到晚清,牛耕始终是农业方面的主要耕作技术,说明农耕技术方面没有质的变化,发展缓慢,D正确;题干与精耕细作无关,排除A;民为邦本是古代民本思想,题干材料不属于思想领域内容,排除B;材料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C。20. 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 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C. 土地私有制遭破坏D. 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富农地主有着先进的耕作工具而得到更多的利益,相反,贫苦百姓
22、因为没有先进的工具而随时会出卖土地,表明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D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后,A排除;铁犁牛耕在汉代已经普及,B排除;材料反映农民可以出卖土地,表明汉代实行的土地私有制,C排除。故选D。21. 王夫之认为前朝以实物缴税耗损颇多,提出“钱则在民在官,不必计值以求附于豪右,流通于四海而无不可得”的货币缴税方式,此后得以流行。据此推知,明末清初()A. 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B. 朝廷国库的粮食储备充盈C. 朝廷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D. 农业中人身依附有所放松【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不必计值以求附于豪右,流通于四海而无不可得”可知,货币缴税方式因货币来源的多样性方便
23、性,让农民可以有更多生计选择,使农业中人身依附有所放松,故选D项;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表现是农民普遍破产,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王夫之提倡货币缴税方式是出于“实物缴税耗损颇多”,而不是从国库粮食储备多少来考虑的,且材料并未提及朝廷国库的粮食储备,无法得知其是否充盈,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末清初并未改变,排除C项。22. 宋代典卖成为田土的主要交易形式,即将田土与房屋等不动产出典于人,收取一定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同时必须向官府缴纳一定税收,双方订立书面契约,用以维护典权人的利益。这反映了当时A. 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B. 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进一步分离C. 对
24、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D. 政府财政主要源自土地买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宋代土地成为了典卖的商品,并且成为了土地交易的主要形式,这使得土地所有者暂时失去了土地的使用权,使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进一步分离,促进了宋代租佃关系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生产方式,排除A;材料没有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故C项错误;政府只收取一定的税收,并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排除D。23. 乾兴元年(1022年),朝廷正式确立合同契法,专门规定了田宅出典活动。契约文书必须一式四份,分别交由交易双方、商税院及地方官府保存,以此作为交易的凭证。这一做法A.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B. 保障了自耕农民利益
25、C. 调解了土地经营纠纷D. 顺应了田宅交易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朝廷确立合同契法,专门规定田宅出典活动,适应了田宅交易需要,故选D;田宅出典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并非只有自耕农有田宅出典活动,无法体现维护自耕农利益,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田宅出典活动,与土地经营无关,排除C。【点睛】紧扣关键信息“专门规定了田宅出典活动”分析解答。24. 沿海走私的现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这反映出当时1民间商人出远洋。载货径赴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贩卖。2沿海官兵私自造人或役使军士带货到国外从事走私贸易。3出使外国的官员载运私货或夹带商人至国外走私。4沿海民众与海盗勾结向国外贩卖商
26、品。A.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 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C. 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D. 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产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等,明代走私贸易基本是中国产品向外输出,反映了我国传统手工业产品在当时具有较强争力,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海禁政策的实施助推沿海走私贸易发展,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明代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排除C项。故选D。25. 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这
27、表明当时A. 工商业市镇已开始兴起B. 已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C. 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D. 江南工商业市镇发达【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南至南浔镇50里”,可知系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反映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到明代存在工商业市镇,但无法体现“开始兴起”,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江南地区,而选项无法判断其对象是江南地区还是全国,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短途贸易而非长途贩运,排除C项。26. 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
28、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A. 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 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C. 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 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中期之后,汉武帝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很多商人转而从事农业,变为地主,故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了这一现象,A正确;B项与材料所反映信息恰好相反,排除;商人购买土地会加剧土地兼并,不利于自耕农的存在,排除C;商人的政治地位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排除D。27. 明代中后期以后,号称苏湖熟,天下足”的江渐地区因“地利树桑,人多习蚕务者成为北方商品粮的
29、主要输入地,闽广等地也因弃稻种植经济农作物,造成粮食供应紧张。这表明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 区域经济不断发展C.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南方地区由于多种植经济作物而导致粮食供应紧张,南北经济的不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故选B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排除A项;经济重心在南宋已经完成南移,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逐渐瓦解,排除D项。28. “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韩非子就提出了“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 国家认同观念正在逐步形成B
30、.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C. 文化交流频繁国家实现统一D. 法家思想兼采了百家之长【答案】A【解析】【详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出现了天下统一的趋势,国家认同观念正在逐步形成,正式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思想家们才会以整个“天下”作为思考的对象,提出“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主张,A正确;并非所有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如墨家就主张“非攻”,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尚未统一,排除C;统一天下并非只是法家的主张,材料只是以法家作为例子进行举证,其主旨不在于强调法家思想,排除D。29. 仁”是儒家追求的道德至高境界,孔子提出“克已复礼为仁”,程颢则
31、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认为人只有把万事万物之理与自身合而为一,才能真正体会到“万物一体”的仁者之乐。据此可知,程颢A. 否定了孔子对仁的认知B. 追求宇宙秩序与道德规范的统一C.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 继承了汉代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可知,程颢将作为至高道德境界的仁与万事万物的理相结合,将仁的境界上升到天理高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力图使道德规范与宇宙秩序有机结合,故B项正确;程颢并未否定孔子赋予“仁”的道德自律内涵,排除A项;程颢所推崇的天理具有唯心主义成分,排除C项;汉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命与人君的关系,并非理学家的天理观,排除D项
32、。故选B。30. 论语记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反映出诗A. 汇集了孔子的思想精华B.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C. 蕴含了全面的教育思想D. 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表达;“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意思是学诗经,往近了说就是能孝顺父母帮助父母,往远了说就是侍奉君主报效国家。可见诗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故选D;说诗汇集了孔子的思想精华,材料没有反映,A错误;材料不能断定B正确,排除;C说法绝对,排除。31. 萧公权认为,西周时
33、期社会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春秋战国社会战乱频繁,促使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和儒家同情于封建,这都具有复古或守旧之色彩,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变革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B. 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C.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D. 先秦诸子思想走向趋同【答案】C【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据材料“西周社会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到春秋战国社会战乱频繁”说明社会进步付出了代价,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需要,排除A项;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不会产生复古思想,排除B
34、项;诸子百家的思想没有走向趋同,春秋战国时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排除D项32. 孟子认为,没有“恒产”的人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等犯了罪,再施加刑法去处置他,这是对人民的坑害,“仁人在位”哪能这样治理国家呢?这体现了孟子A. 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B. 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C. 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D. 礼法并施的治国方略【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孟子认为老百姓有恒心前提是有自己固定的产业,并强调仁君不应当对老百姓因无“恒产”而犯罪施以重罚,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孟子主张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重义轻利是孟子对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思考,人性本善是孟子对人性的哲学思考,
35、这些都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B两项;礼法并施是荀子的主张且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33. 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A. 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B. 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 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D. 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可知,材料体现了重视民意的以民为本思想,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与礼乐制度、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夫木者农也
36、,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进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4. 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A. 体现了政府对外来文化的开明政策B. 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C. 有助于儒学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D. 表明弃儒从佛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依题意及所学,宋朝儒学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有助于在这一时期儒学进一步完善,发展为理学,C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政府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排除A;宋代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B;D中“
37、普遍”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35. 朱熹认为儒家道德集中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与民众所崇尚的敬天法祖、长幼有序、崇德报功等心理相吻合。他编写的(家礼),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朱熹的这一做法A. 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B. 促进了宗法制度的重建C. 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D. 迎合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家道德与民众心理相吻合”“编写的家礼为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可知,这是为了推动理学在民间传播,是理学世俗化的表现,故选A项;朱熹的做法并非是在重建宗法制度,排除B项;儒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C项;朱熹的做法是加强儒学的地
38、位,维护社会的稳定,而不是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排除D项36.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新海关制定的出口关税高于5%,而进口关税则低于5%。比如茶叶出口关税每担2.5两,但国际市场的茶叶价格每担从未超过50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 中国关税完全被列强控制B. 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增强C. 中国海关逐步走向制度化D. 进口关税诠释了侵略者的意图【答案】D【解析】【详解】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出口关税高于进口关税,这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倾销,进口关税极低很好地诠释了侵略者的本质,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出口关税高,削弱了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海关走向制度化,排除C。3
39、7. 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A. 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 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C. 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 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在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万国公法,体现了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律解决外交事务的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反映总理衙门“参酌援引”而并非完全执行万国公法,不能说明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排除B
40、项;当时处于洋务运动期间,西学东渐仍在器物阶段,排除C项。故选D。38. 1868年,上海地方官与英美领事议定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自此以后而有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汉口洋务公所等。汉口竹枝词记载汉口洋务公所:“汉口从无会审堂,洋街公所异申江。班期领署激将去。无术分身格外忙。”这表明A. 租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B. 汉口的发展与世界同步C. 列强控制中国重要经济命脉D. 中国司法主权受到侵害【答案】D【解析】【详解】近代洋人在中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设立了专门的审判机构,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都与汉口洋务公所无关,排除。39. 三国“干涉还辽”,让李鸿章构思出了一个
41、“以夷制夷”的计划。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莫斯科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后来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20年无事,总可得也!”这反映了A. 清政府达到了“联合沙俄、制衡日本”的目的B. 对外思想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向“以夷制夷”转变C.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和对西方侵略的认识水平D. 李鸿章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智慧【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俄密约共同防御日本,李鸿章认为是其“以夷制夷”的成功,深层反映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对西方侵略性认识不足和近代外交的基石是国家实力认识不清,故C正确;从以后历史看,材料的做法没有达到目的,排除
42、A;B项属于材料体现出的表面现象,不是实质问题,排除B;中俄密约,弄巧成拙,体现李的主观和自大情绪,排除D。故选C。40. 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新事物”,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夷狄”等带侮辱性的文字,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A. 海国图志B. 资政新篇C. 变法通议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发展资本主义,这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一致,B正确;海国图志提出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排除;变法通议强调的是变法的合理性,C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D排除。故选B。41.
43、 史学界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和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下列表述符合唯物史观的是A. 社会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因而没有进步价值B. 纲领本质上反封建是革命的,形式上落后是空想的C. 平均主义有一定的革命性,但在实质上具有反动性D. 纲领满足了农民土地需要,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了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与方法,其核心内容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是革命的,在形式上是落后的,具有空想性,这一观点符合唯物史观,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两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有反封建的进步价值,A项错误;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而非革命
44、性,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过,没有满足农民土地需要,D项错误。42. 1860年11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A. 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B. 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C. 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D. 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这表明其“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ACD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
45、是“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考查的是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土地政策的理解,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照旧完粮纳税”,天朝田亩制度并未实行。43.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可以算作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的反孔群众运动了。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曾国藩因此而谓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学者意在强调A. 太平天国肩负重建秩序的重任B. 反孔运动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C. 过激的群众运动阻碍文化传承D. 太平天国清算了封建文化流毒【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太平天国“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宫”以及曾国藩批判其“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可知,太平天国运
46、动发展过程中,所到之处破坏传统文化,说明过激的群众运动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C项正确;学者强调了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严重摧残,没有强调太平天国肩负重建秩序的重任,A项错误;是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过激的反孔运动,而不是反孔运动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B项错误;太平天国只是对封建文化的一次冲击,并且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D项错误。44. 近代中国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签订后A. 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B. 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C. 列强开
47、始在华掀起瓜分狂潮D. 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可知,体现了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投资设厂的内容,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选项正确;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故A选项错误;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故B选项错误;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45. 如表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相关表述,据此可知义和团在北京前门点火焚烧洋货铺和洋药店,结果火势蔓延,烧掉了附近的商铺和民居李希圣的日记(1900年任职在北京刑部)义和团“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48、劳乃宣(负责剿杀义和团的官员)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晚清大臣刚毅记载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情绪和怒火的非理性的爆发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A. 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B.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C. 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D. 历史叙述取决于时代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不同记载和叙述,由此可以看出表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他们对义和团作出了不同的评价,所以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选B项;历史解释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不能说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排除A项;史料由于记述者的立场不同而不同,但历史事实可以在众多的史料中求证其客观性,
49、排除C项;同一时代,历史叙述也有不同,排除D项。46. 下图是刊载于1908年时事报的漫画(图中文字为“对内怒容,对外笑容”)。该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 袁世凯取得辛亥革命的果实B. 清政府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C. 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 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答案】B【解析】【详解】漫画“对内怒容,对外笑容”反映的是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情景。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这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故B正确;袁世凯取得辛亥革命的果实是1912年,时间不符合,排除A;中国近代属于半殖民半封
50、建社会,并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排除B;北洋政府是1916以后,时间不符合,排除D。故选B。47.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人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 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C. 使西方政治理念被民众普遍接受D. 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
51、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与所学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史实和材料均不符,故排除;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故排除D项。故选A。48. 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A. 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B. 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C. 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D. 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可知,革命军的主体是新军,训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军事改革内容,新军利
52、用汉阳兵工厂的武器和湖北的资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说明晚晴新政客观推动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故选D;AB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9. 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二十公里范围内,不准驻有中国军队。1902年,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后接管天津地方治安。1905,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材料反映晚清A.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B. 努力转变治理方式C. 军阀统治逐步建立D.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答案】B【解析】【详解】20世纪初,从创设保定警务局到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说明清政府正努力调整地方治理方式,转变治安管理模式,B项正确;由保定警务局管理地方治安到巡警部的建立,不能体现中央集权
53、,A项错误;近代军阀统治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C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通过 “清政”建立起统管全国警察事务的治安管理体系,不能体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 D项错误。50. “冲击反应”模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据此解释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对应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社会性质变化B.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企业C. 甲午中日战争百日维新改革教育D. 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开启思想革命宣传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
54、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但是开始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这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前,故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后来清政府为了自强进行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争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了百日维新,内容中涉及到改革教育,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阅读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疫灾多发期。面对肆虐的疫情,(清代前期)政府将应对疫灾视为荒政的一部分,设立施医局、施医送药,但仅是临时、临事的偶然之举。与
55、官方相比,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对瘟疫的救疗要积极主动得多,他们与官府合作兴办专门治疗疾疫的医药局,在夏秋时施医送药。由于科学落后,地方社会也常常举行“迎神赛会”、“年中度岁”等集体的祈神活动。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等 材料二 清末卫生防疫大事记 时间 机构章程 意义 同治十二年(1873) 海港检疫 中国海港检疫之始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天津卫生局现行章程 中国地方施行卫生行政的序幕 光绪三十年(1904) 北洋卫生局 中国第一个区域性防疫机构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巡警部警保司卫生科 全国制度性卫生行政起步 宣统三年(1911)
56、 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 中国第一部全国性防疫法规 宣统三年(1911)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 摘编自李孜沫、陈丹阳清代卫生防疫机制的引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朝前期与清末疫病防治的差异。(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疫病防治变化的原因。【答案】(1)差异:前期主要是社会力量主动,官民合作(官府与社会力量合作),清末是政府主导;前期防疫措施呈零散性(不系统)、偶然性特征,清末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卫生防疫制度(创建专业的卫生机构,颁布防疫法律规章);前期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浓厚,清末注重预防,专业性和科学性增强;前期以地方区域自我防治为
57、主,清末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 原因:中外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变革的推动;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传入;近代科学知识的普及;政府社会治理意识和能力增强。【解析】【详解】(1)第一问差异,据材料一“与官方相比,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对瘟疫的救疗要积极主动得多”“他们与官府合作兴办”和材料二“北洋卫生局”可知前期主要是社会力量主动,官民合作,清末是政府主导;据材料一“仅是临时、临事的偶然之举”和材料二“全国制度性卫生行政起步”可知前期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清末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卫生防疫制度;据材料一“由于科学落后,地方社会也常常举行迎神赛会、年中度岁等集体的祈
58、神活动”和材料二“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可知前期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浓厚,清末专业性和科学性增强;据材料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可知前期以地方区域自我防治为主,清末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 第二问原因,结合“同治十二年(1873)”及材料二表格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阶段特征为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洋务运动正在开展、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由此可知中外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变革的推动、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传入;联系变化中从迷信转到科学可推知近代科学知识的普及;由专门机构的设置可推知政府社会治理意识和能力增强。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
59、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自西力东侵,中国人遭遇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据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冲突与碰撞之变局论证: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工业文明入侵,向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出挑战,满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60、,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地主尝试通过“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挽救统治危机,不自觉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起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产生。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强行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迫使中国人民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反侵路斗争,探索中国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在与列强冲突、碰撞的过程中,传统的“夷夏”观、“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猛烈冲击: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逐渐兴起、发展,引领中国人探索国家独立发展的道路。伴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破产,“理藩”外交受到冲击,中国被迫适应近代外交方式。结论:总之,在冲突与碰撞的过程中,近代中国为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挑战,被迫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成为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变局”观念,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进行阐述。结合所学即可得出近代中国出现中西方文明冲突与碰撞的大变局。然后从西方工业文明入侵向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出挑战、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汉族开明官僚地主开展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中国人民掀起反侵略斗争、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等方面进行说明,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