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八)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如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12题。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ABC D2甲图中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
2、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带来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贸易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影响不大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阻碍了城乡交流,拉大城乡差距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A BC D解析:1.D2.C第1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对。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错。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对。第2题,甲图中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3、,其带动作用表现在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化,对。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带来周边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对。贸易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影响大,错。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加快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错。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对。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34题。3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4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解析:3.B4.C第3题,图示我国四个
4、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从上到下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东北模式。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4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56题。5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 BC D6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解析:5.A6.B第5题,渔村变为城市住宅区,说明城市
5、用地规模在扩大,城市职能向郊区分散,可以缓解市中心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问题。第6题,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加强,但主导风向不会改变;由于硬化路面增多,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增多,水循环会受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会因为城市规模扩大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下图为我国九大都市圈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工商业较发达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A BC D8关于九大都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水平高
6、,辐射带动作用强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A BC D解析:7.B8.B第7题,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地区之一,排除项;大上海都市圈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排除项。第8题,大上海、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排除项;湘鄂赣都市圈和成渝都市圈分别分布在中部、西部,不属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排除项。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910题。9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10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
7、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解析:9.B10.C第9题,B地位于浙江,该地的新兴乡镇企业由于缺乏分工协作,互不联系,互相竞争,使信息不通畅,市场开拓不到位;C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腹地小。第10题,上海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主要是因为用地紧张。一、选择题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中图1为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图2为乙国目前三大产业构成图(图中M点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关于甲、乙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正确的是()A目前工业化是两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8、B甲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乙国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大D乙国第三产业比重低于甲国2促进甲、乙两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乙国应发展高科技工业甲国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乙国应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A BC D解析:1.D2.B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甲国城市化率很高,达到80%以上,工业化率较低,说明甲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目前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城乡差别较小。乙国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45%,第三产业占35%,说明目前乙国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化仍然是该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2题,甲国属于发达国家,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乙国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应
9、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如图为我国沪宁杭城市群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该城市群竞争优势大的原因是()A水资源丰富 B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最早C劳动力成本低 D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4近些年来该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基本稳定A BC D解析:3.D4.A第3题,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地区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D对。从水资源看,珠江流域雨季长,水资源更加丰富,A错。改革开放最早开始于珠三角,B错。长三角地区,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成本更高,C错。故选D。第4题,近些年来,第二、
10、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范围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不是原因。故选A。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56题。产业类别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产业金融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历史经典产业数量6个5个4个8个2个5个7个5.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A旅游产业 B高端装备
11、制造C信息经济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6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A BC D解析:5.A6.B第5题,由表格资料可以算出,产业总数是37个,旅游产业8个占比超过20%;其他产业不足20%。第6题,特色小镇的建设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利于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它并没有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也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和提高空气质量。设城市化
12、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78题。年份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62.731.611.351.371.297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一直滞
13、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解析:7.B8.D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I/U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第8题,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上述算法表明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综合题9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诺姆瑟城镇化规律指出:第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
14、城市发展速度缓慢;第二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由城镇发展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第三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回落并趋于稳定,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0%以下,30%左右和70%以上。材料二2010年沈阳市的城镇化率为71.6%。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9%、50.4%、44.7%。材料三沈阳近海经济区位置示意图。(1)以诺姆瑟城镇化规律为参照,评价2010年沈阳市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状况。(2)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角度,简析沈阳近海经济区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按城镇化率,判断沈阳已达到诺姆瑟城镇化规律第三阶段;再将
15、沈阳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与诺姆瑟城镇化规律第三阶段对比,评价沈阳产业结构比例高低和城镇化速度。第(2)题,经济区发展条件一般包括:经济基础(农业、工业等)、通达度(国内交通、海外联系)、资源(矿产、土地、水等)、市场(内部消费、外部销售)、劳动力、科技人才等。答案:(1)第一产业较为合理,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沈阳城镇化水平超前于工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2)位于我国重工业基地,农业开发历史久,经济基础比较好,劳动力和人才比较丰富;靠近沿海,周边铁路密集,海陆交通便利,便于进入海内外市场;土地资源充足且廉价;多条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周边煤炭、石油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