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8184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XYZA碱电解质化合物B离子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包含,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详解】A.碱属于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故A正确;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离子反应不一

2、定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符合包含关系,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D选项,有关氧化物的关系不可混淆,氧化物从组成分类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类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2.“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

3、化物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只有【答案】D【解析】【详解】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硫酸为酸,烧碱是氢氧化钠,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氢氧化钠为碱,纯碱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生石灰含有氧、钙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正确;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氢钠是盐,故错误;Na2O

4、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Na2O2是过氧化物,故错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错误;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正确的是;选D。3.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固体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B. 离子从固体表面脱离后不会再回到固体表面C. 水合Na+的图示不科学D. NaCl溶于水后发生了电离,是在通电条件下进行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该过程只有化学键的断裂,并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不

5、属于化学变化,更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该过程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氯化钠的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受氯化钠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氯化钠的表面,最终会出现动态平衡NaCl(s)Na+(aq)+Cl-(aq),离子从固体表面脱离后会回到固体表面,故B错误;C钠离子带正电荷,形成水合离子时应该是水中带负电的氧原子靠近钠离子,即图示错误,故C正确;DNaCl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子键断裂,形成水合离子,并不需要通电,故D错误;故答案为C。4.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给盛有液体的体

6、积超过容积的试管加热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加热坩埚要垫上石棉网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将滴管竖直伸入试管内滴加液体稀释浓硫酸时,应沿器壁缓缓地将水加入浓硫酸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再用小刀切一小块,然后将剩下的钠放回原瓶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为避免试管内的试剂污染,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的1/3处,故正确;为避免试管内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错误;对有毒的气体来说,吸入过多易使人中毒,应该是用手

7、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错误;固体粉末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再竖立试管,防止粉末粘在试管内壁,故正确;坩埚可直接加热,加热坩埚不需垫上石棉网,故错误;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容易把烧瓶压破,应该拿在手里,再用力塞紧塞子,故错误;蒸发皿是用来浓缩蒸发溶液的仪器,加热后温度高,移动蒸发皿需要用坩锅钳,防止灼伤,故正确;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容易污染试剂,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滴加,故错误;稀释浓硫酸应是沿器壁向水中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水加入浓硫酸会引起液体飞

8、溅,故错误;钠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取用金属钠时,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将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剩余的钠放回到原试剂瓶中,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选A。5.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表面潮湿白色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钠发生了氧化反应B. 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C. 发生物理变化D. 生成了碳酸氢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中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故A正确;B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变白色是因为氧化钠和水

9、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故B正确;C氢氧化钠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发生物理变化,故C正确;D金属钠在空气中最终生成碳酸钠,生成了碳酸钠,故D错误;答案选D。6.下列关于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难溶物质和水形成的分散系不可能是胶体C. 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D. 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10、所以难溶物质和水能形成胶体,故B错误;C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故C错误;D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D错误;答案选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B.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越多,氧化能力越强C. 用加热法可分离I2和NH4HCO3两种固体D. 氧化性:Cl2I2,还原性:ICl【答案】D【解析】【详解】A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是电解质,CO2自身不能电离,CO2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氧化剂的氧化

11、性强弱与得电子难易有关,与得电子多少无关,故B错误;CI2碘易升华,NH4HCO3加热易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水,不能用加热法可分离I2和NH4HCO3,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减弱,阴离子还原性增强,所以氧化性Cl2I2、还原性ICl,故D正确;选D。8.下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有显著变化的是A. 向Na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醋酸至完全中和B.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至完全中和C. 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至沉淀完全D. 向BaCl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NaOH

1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醋酸至完全中和,生成醋酸钠和水,醋酸钠溶液导电,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不选A;B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至完全中和,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溶液导电,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不选B;C向Ba(OH)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至沉淀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几乎不导电,故选C;D向BaCl2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完全,生成硝酸钡和氯化银沉淀,硝酸钡溶液导电,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不选D;答案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离子B.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13、碱性氧化物,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 金属单质只能做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做氧化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不一定都是离子,如Fe+Cu2+=Fe2+Cu,故A错误;B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故B错误;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醋酸酐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非金属单质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如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水,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说法

14、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B.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C.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不变蓝,则说明该溶液中无D. 如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火焰,则一定有钾元素,一定不含有钠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A选项错误;B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不消失,不

15、能判断该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可能是氯化银,所以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B选项正确;C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钠少量,且未加热,即使产生氨气也不会逸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所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蓝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不含,C选项错误;D蓝色钴玻璃片可以滤去黄光,所以观察到火焰紫色时可以证明含有钾元素,但不能证明一定不含钠元素,D选项错误;答案选B。1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I、ClO、NaB. Ag、Cl、KC. K、Na、Ca2、D. Cu2、Fe2、【答案】A【解析】【详解】AI、Cl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I+ClO+2H=I2+Cl-+H2O,

16、故选A; BAg、Cl发生反应Ag+Cl=AgCl,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CCa2、发生反应Ca2+= CaC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Cu2、Fe2、不反应,能共存,故不选D;选A。1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反应中水只作还原剂的是A. 2Na+2H2O=2NaOH+H2B. 2F2+2H2O=4HF+O2C. CaO+H2O=Ca(OH)2D. 2Na2O2+2H2O=4NaOH+O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2Na+2H2O=2NaOH+H2反应,H2O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H2O做氧化剂,故不选A;B2F2+2H2O=4HF+O2反应,H2O中氧元素化合价

17、升高,H2O做还原剂,故选B;CCaO+H2O=Ca(OH)2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D2Na2O2+2H2O=4NaOH+O2反应,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中元素化合价不变,H2O既不做还原剂也不做氧化剂,故不选D;答案选B。13.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 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 相对分子质量:Mr(甲)Mr(乙)Mr(丙)D. 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

18、和3个乙分子,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故A正确;B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相对分子质量:2Mr(甲)Mr(乙)3Mr(丙),故C错误;D甲分子是化合物,A、B元素化合价不为0,生成物是单质,A、B元素化合价为0,该反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选C。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侯氏制碱法:NH3+CO2+H2O=+ B. 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2H+=CO2+H2OC. 向Ba(OH)2溶液中加少量NaHCO3: Ba2OH=BaCO3H2OD. 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

19、氢溶液混合:Fe2+2H2O2+4H+=Fe3+4H2O【答案】C【解析】【详解】A侯氏制碱法是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NH3+CO2+H2O=+,故A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CO2+H2O,故B错误;C向Ba(OH)2溶液中加少量NaHCO3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OH=BaCO3H2O,故C正确;D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故D错误;选C。15.在

20、下列变化中,必须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Na2O2O2B. CO2COC. Fe2O3FeD. Br - Br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O2中O元素化合价为-1,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不选A;BCO2CO,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故不选B;CFe2O3Fe,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故不选C;DBr - Br2,溴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故选D;答案选D。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a2O2能与水反应,所以Na2O2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B. 钠

21、可以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银C. 钠能与水反应,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要用泡沫灭火器D. Na2O、Na2O2、NaOH和NaHCO3均是强电解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Na2O2与水反应放出氧气,Na2O2不能作气体(氧气除外)的干燥剂,故A错误;B钠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钠不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银,故B错误;C钠能与水反应,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要用沙子盖灭,故C错误;DNa2O、Na2O2、NaOH和NaHCO3在溶于水时能完全电离,都是强电解质,故D正确;选D。17.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A

22、. 分离酒精和水B. 分离胶体和溶液C.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D. 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酒精和水,故A错误;B胶体粒子、溶液都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溶液,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B错误;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用加热分解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不应在蒸发皿中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要在坩埚中进行,故C错误;D碳酸氢钠在小试管,Na2CO3在大使管,大试管直接加热,温度较高,如温度较高的Na2CO3不分解,而受热温度较低的碳酸氢钠分解,可判断碳酸钠比碳酸氢钠更稳定,故D

23、正确;选D。18.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NaA +B2 =2NaB +A2; 2NaC +A2 =2NaA +C2;2NaB +D2 =2NaD +B2;可判断A. 氧化性:A2B2C2D2B. 还原性:CABDC. 2NaD +A2 =2NaA +D2可进行D. 2NaC+B2 =2NaB+C2不能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2NaA +B2=2NaB +A2反应,B2是氧化剂、A2是氧化产物,A-是还原剂、B-是还原产物; 2NaC +A2=2NaA +C2反应,A2是氧化剂、C2是氧化产物,C-是还原剂、A-是还原产物;2NaB +D2=2NaD +B2反应,D2是氧化剂、B2是氧

24、化产物,B-是还原剂、D-是还原产物;【详解】A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D2B2A2C2,故A错误; B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还原性:CABD,故B正确;C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D2A2,所以2NaD +A2=2NaA +D2不能进行,故C错误;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B2C2,所以2NaC+B2=2NaB+C2能进行,故D错误;答案选B。19.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需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冷凝水的流向需从冷凝管的上口进下口流出C. 过

25、滤后洗涤沉淀时,应将固体转移至烧杯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再过滤D. 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更换烧杯后再从上口放出上层液体【答案】D【解析】【详解】A蒸发时,当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残留的液体,不能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故A错误;B蒸馏时,为了获得较好的冷凝效果,冷凝水需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流出,故B错误;C过滤后洗涤沉淀时,直接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不能搅拌,故C错误;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再混合,则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更换烧杯后再从上口放出上层液体,故D正确。故选D。20.2个恰好能氧化5个,则还原产物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6、是A. - 1B. 0C. +1D. +6【答案】B【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守恒关系,即得到电子总数等于失去电子总数,也可以看成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化合价升高总数。【详解】根据题意,2个恰好能氧化5个,则中+4价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且产物中硫元素应该是+6价,即硫化合价升高了2,每个硫失去2个电子,则失去电子总数为52=10,根据电子守恒,则得到电子总数也是10,阴离子中X化合价为+5价,假设X化合价降低到x价,则有2(5-x)=10,解得x=0,则产物中X为0价。答案选B。【点睛】巧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关系进行解题。21.K2FeO4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Fe2O3

27、、KNO3、KOH混合共熔,反应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B. 氧化性:KNO3K2FeO4C. 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生成K2FeO4的6 倍D. K2FeO4具有氧化杀菌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元素铁化合价由Fe2O3中+3升高到K2FeO4+6价,元素氮化合价由KNO3中+5价降低到KNO2+3价。【详解】A.由分析可知,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正确;B.反应中KNO

28、3化合价降低,KNO3为氧化剂,而K2FeO4由化合价升高得到,为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则氧化性:KNO3K2FeO4, B正确;C. 反应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6价,故1molFe2O3转移6mol电子,生成2molK2FeO4,故当生成1molK2FeO4时转移3mol电子, 转移电子数为生成K2FeO4的3倍,C错误;D. K2FeO4中铁元素为+6价,化合价能降低,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D正确;答案选C。【点睛】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9、 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 足量Cl2、O2分别和两份等质量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C. 胃酸过多可用服用碳酸钠D. 钠投入水中会熔成小球,并四处游动,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并生成氧气【答案】A【解析】【详解】A. Na2O中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O2-, Na2O2中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O22-,个数比均为1:2,A正确;B. Na与Cl2、O2分别反应时产物中钠的化合价都是+1价,则等质量的Na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样多,B错误;C. 碳酸钠碱性较强,一般不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等物质,C错误;D. 钠投入水中会熔成小球,并四处游

30、动,只能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并生成气体,不能说明是氧气,D错误。答案选A。【点睛】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注意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是O22-。23.工业上常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CN-)废水,一定条件下,氯气和CN-反应生成无毒气体N2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B.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C.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比为5:2D.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l-【答案】B【解析】【分析】氯气和CN-反应生成无毒气体N2和CO2,反应中,CN-中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氯气和CN-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N-+5Cl2+4

31、H2O10Cl-+8H+N2+2CO2。【详解】A. C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结合该离子带一个负电荷可知,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A正确;B. 该反应中,CN-中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N元素由-3价升高到0价,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N2和CO2,B错误;C. 该反应中,氯气作氧化剂,氰根离子作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比为5:2,C正确;D. 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Cl-,D正确;故答案为:B。24.Fe3、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A. NaB. OHC. CO32-

32、D. Cl【答案】D【解析】【详解】由Fe3+、SO42、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Fe3+和Al3+所带正电荷总数大于SO42带的负电荷数;设X离子带的负电荷数为x,则:32+31=24+x1,解得x=1,即X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又OH-与Fe3+、Al3+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故X可能为Cl-,故答案为D。25.已知:还原性强弱:I- Fe2+Br-,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值等于6B. 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C

33、. 线段代表Fe2+的变化情况D. 原混合溶液中n(FeBr2)=4mol【答案】A【解析】【分析】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还原性强弱:I-Fe2+Br-,首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I-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Fe2+反应完毕,最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故线段代表I-的变化情况,线段代表Fe2+的变化情况,线段代表Br-的变化情况;通入氯气,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n(I-)=2n(Cl2)=2mol,n(Fe2+)=2n(Cl2)=2(3mol-1mol)=4mol,Fe2+反应完毕,根据电

34、荷守恒,n(I-)+ n(Br-)=2n((Fe2+),故n(Br-)=2n((Fe2+)- n(I-)=24mol-2mol=6mol,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溶液中n(Br-)=2n((Fe2+)- n(I-)=24mol-2mol=6mol,根据2Br-+Cl2=Br2+2Cl-可知,溴离子反应需要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a=3+3=6,A正确;B线段代表I-的变化情况,B错误;C线段代表Br-变化情况,C错误;Dn((Fe2+)=2n(Cl2)=2(3mol-1mol)=4mol,而n(Br-)=2n((Fe2+)- n(I-)=24mol-2mol=6mol,则原混合溶液中n(

35、FeBr2) n(Br-)=3mol,D错误;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26.现有Na2CO3溶液 NaOH固体 CO2 石墨 熔融BaCl2五种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代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能导电的是_。(2)上述物质中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_。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_。是复分解反应,且有沉淀生成_。【答案】 (1). (2). (3). (4). C+CO22CO (5). Na2CO3+CO2+H2O=2NaHCO3或CO2+NaOH=NaHCO3 (6). Na2CO3+BaC

36、l2=BaCO3+2NaCl【解析】【分析】Na2CO3溶液能导电,但Na2CO3溶液为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NaOH固体属于电解质; CO2属于非电解质 石墨能导电,但石墨为单质,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熔融BaCl2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据此解答。【详解】(1)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故答案为:;(2)石墨是碳的一种单质,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为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CO22CO,故答案为:C+CO22CO;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即为化合反应,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

37、生改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或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即为化合反应,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NaOH=NaHCO3,故答案为:Na2CO3+CO2+H2O=2NaHCO3或CO2+NaOH=NaHCO3;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钡的沉淀和氯化钠,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故答案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点睛】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38、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27.(1)如图进行实验,将a溶液逐渐加入盛b溶液的试管中,写出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离子方程式。ab试管中现象离子方程式Na2CO3稀盐酸_稀盐酸Na2CO3_(2)工业上利用NaIO3和NaHSO3反应来制取单质I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NaIO3+_NaHSO3_I2+_Na2SO4+_H2SO4+_H2O(3)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答案】 (1). 立刻产生气泡 (2). +2H+ =

39、H2O + CO2 (3).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4). + H+ = 、+ H+ H2O + CO2 (5). 4 (6). 10 (7). 2 (8). 7 (9). 3 (10). 2 (11). +Cl2=2ClO2+2Cl-【解析】【详解】(1)将碳酸钠溶液滴入到稀盐酸中,盐酸过量,开始就产生气泡,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H2O+CO2;将稀盐酸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盐酸少量,开始时无气泡,后来产生气泡,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H+=H2O+CO2;故答案为:立刻产生气泡;+2H+=H2O+CO2;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H+=、+H+=H2O+CO2;(2)

40、 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时,被氧化成,被还原成I2,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该反应为:4NaIO3+10NaHSO32I2+7Na2SO4+3H2SO4+2H2O,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0e-,故答案为:4;10;2;7;3;2;(3) 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本身被还原为氯离子,1个氯气分子反应得到2个电子,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ClO2+2Cl-;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Cl2=2ClO2+2Cl-;。28.室温下,某同学进行CO2与Na2O2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装置制备纯净的CO2甲装置中盛放

41、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乙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按照下面的装置图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先组装仪器,然后_,再用注射器1抽取100 mL纯净的CO2,将其连接在K1处,注射器2的活塞推到底后连接在K2处,具支U形管中装入足量的Na2O2粉末与玻璃珠。打开止水夹K1、K2,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入CO2,其目的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结束后,当注射器1的活塞推到底时,测得注射器2中气体体积为65 mL,则反应消耗CO2的体积是_。【答案】 (1). 分液漏斗 (2). 饱和NaHCO3溶液 (3). Ca

42、CO3+2H+=Ca2+H2O + CO2 (4). 检查装置气密性 (5). 固体由淡黄色渐渐变为白色,注射器2中活塞向外移动 (6). 使CO2充分反应 (7). 2Na2O2+2CO2=2NaCO3+O (8). 70mL【解析】【分析】(1)甲装置中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乙中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气体,丙中无水氯化钙干燥二氧化碳;(2)用注射器1推进二氧化碳到U形管中,将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充分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详解】(1)甲装置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乙中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气体,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43、;饱和NaHCO3溶液;装置甲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 + CO2,故答案为CaCO3+2H+=Ca2+H2O + CO2。(2)先组装仪器,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用注射器1 抽取100 mL 纯净的CO2,将其连接在K1处,注射器2 的活塞推到底后连接在K2处,具支U 形管中装入足量的Na2O2粉末与玻璃珠,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U形管中的过氧化钠淡黄色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生成的氧气进入注射器2中,所以注射器2的活塞向外移动,故答案为:固体由淡黄色渐渐变为白色,注射器2中活塞向外移动

44、;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入CO2,其目的是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CO3+O,故答案为:使CO2充分反应;2Na2O2+2CO2=2NaCO3+O;(3)开始抽取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00mL,实验结束后,测得注射器2中气体体积为65 mL,则气体体积减小了35mL,根据反应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则反应消耗CO2的体积为:70mL,则答案为:70mL。四、计算题29.一定量的Na2CO3和NaHCO3的均匀混合物分成质量不等的三份,分别与5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组别12

45、3固体质量/g3.806.207.20气体质量/g1.762.642.64(1)上表中_组数据表明盐酸参加反应后有剩余,理由是_。(2)上表中第2组数据中盐酸_(填“过量”、“适量”、“不足量”)。(3)通过计算求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分数各为_、_。【答案】 (1). 1 (2). 由1、2两组数据说明第1组是盐酸过量,因为当增加固体质量时气体质量从1.76g增加到2.64g,也就说明第1组中仍有盐酸剩余 (3). 不足量 (4). 55.8% (5). 44.2%【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1、2组数据判断,当增加固体质量时气体质量增加来判断第1组盐酸过量;(2)盐酸过量时固体

46、的质量与生成的CO2的质量成比例变化;(3)第1组盐酸过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固体的质量列方程式组计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分数的含义计算即可。【详解】(1)根据表中1、2组数据判断,当增加固体质量时气体质量增加,说明第1组实验中固体不足量盐酸过量,故答案为:1;由1、2两组数据说明第1组是盐酸过量,因为当增加固体质量时气体质量从1.76g增加到2.64g,也就说明第1组中仍有盐酸剩余;(2)第1组固体3.80g生成1.76g二氧化碳,若第2组6.20g固体完全反应,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g=2.87g2.64g,故第2组数据中盐酸不足量,故答案为:不足量;(3)第1组盐酸过量,固体不足,以第1组计算,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根据关系式:Na2CO3CO2;NaHCO3CO2;106g 44g 84g44gx y 则,x+y=3.80g,+=1.76g;解得x=2.12g,y=1.68g,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55.8%,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55.8%=44.2%,故答案为:55.8%;4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