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7228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2010 年 7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它是国家为指导未来 10 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而颁布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第二部分明确将民族教育单列一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对教育规划纲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民族教育的未来发展。一、根本目标:加快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

2、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的基础。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又是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民族的繁荣进步,包括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各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证明,民族教育的发展,对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深刻影响。为了达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还需在

3、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世界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民族间和国际间的交流和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交流和交往中衍生出潜藏着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国内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再加之国际反华势力和分裂势力及宗教极端势力影响,这样的国际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要不断加强我国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光荣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教育,使各族人民牢固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

4、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主要任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学前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与少数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不相适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區学前教育事业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 2020 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

5、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尤其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尤其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师资进行办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从根基上、起点上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自 2003 年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来,民族地区作为攻坚的重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2002 年,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的县只有 369 个,到 2008 年底,已增加到 674 个,占民族地区县总数的 96.56%。尽管如此,由于民族地区

6、本身条件的匮乏,这些成果只满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基本需要。所以,我们要巩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要在此基础上,加大对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区贫困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鉴于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的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采取多种措施有效解决一些学校辍学率较高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并完善其检查和监督机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更多的民族学生要求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识和愿望日渐强烈。截至 20

7、08 年底,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为 2476.28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为 176.94万人,占学生总数的 7.15%。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鉴于此,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教育基础薄弱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省级政府要适当扩大民族自治县高中招生规模,发展寄宿制普通高中,在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给予资金和师资调配上的倾斜扶持,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减免民族地区高中阶段贫困学生学费来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落后、教育基础薄弱的现实考虑,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尤为必要和重要。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族

8、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进一步促进就业和保障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同样,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是缓解民族地区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实践探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结构合理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职教育。新中

9、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阶段取得明显成就,而高等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远低于基础教育阶段,更远远低于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截至2008 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为 2199.59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 133.88 万人,仅占学生总数的 6.23%。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有利于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完善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确保社会稳定。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要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西部地区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

10、队伍建设,加大中央财政扶持力度。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要转变职能,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结合民族地区实际,科学设置学科、专业,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民族学院(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各级政府要把支持民族学院(大学)建设作为“民族教育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民族预科班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习。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民族预科班。必须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预科教育在整个民族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预科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建立全面统一的预科考核和评估制度,完善贷款、奖学金、助学金体系,保证少数民

11、族学生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三、实现路径:尊重和认同多元差异,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一)尊重和认同多元差异。中华文化犹如一个美丽的百花园,千姿百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富差异性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在这个多民族共处的环境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成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素有“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元”就意味着差异,就是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多元主义是

12、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它不接受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作为理想,但其本身以多重的方式起作用。尊重一个民族,首先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民族文化,前提是尊重并认同这个民族自身文化的风格、特点与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只有解放思想,尊重多元文化,才能有真正的文化繁荣,从而大大增进民族认同。而践行“多元一体化教育”,就是在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二)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较为落后是不争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大量倾斜性的政策和措施,使民族地区的教

13、育现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要实现到 2020 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很好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的要求,要将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民族教育的投入。保证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不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的重任。通过转移支付,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民族地区各级政府也要增加投入,保证民族教育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和必备的办学条件。(三)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对于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养、加快民族

14、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努力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幼儿园的双语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各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及其效果,总结经验,将学前双语教育引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发双语教学教师指导用书、音像资料和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等辅助资料,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双语课程体系。要全面推广双语教学,要努力做到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

15、点,将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民族地区的双语师资建设,我们应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校内培养为主,校外代培为辅;在职提高为主,脱产进修为辅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培养与培训,尽快建立起一批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比较稳定的本民族双语型教师队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和扶持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建设,使其在培养和培训师资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走自主培养和培训为主的内援式发展道路。(四)加强教育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和教育基础薄弱,除了国家要给予帮助和自身努力外,还需要发动和鼓励内地省市给

16、予援助和支持。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认真组织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充分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还指出:“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任教。”国家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如积极利用内地省市优秀师资支教、选派民族地区骨干教师赴内地学习挂职、动员内地高校毕业生支援民族地区建设、开展助学活动等双向交流方式,促进支援和受援双方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对口支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民族地区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

17、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在内地举办少数民族班(校)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一项特殊政策,这是最直接地利用内地优质资源、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为办好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针对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现实,又鉴于职业教育对于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启动了内地中职班,为民族地区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这对于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保证内地中职班的顺利开办,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建立高效有力的管理体制,保障内地中职班(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经费,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内地中职班(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同时,教育规划纲要还指

18、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边远山区,地理位置封闭,自然条件恶劣,这使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国家要借助“西部教育科研网扩展工程”的契机,重点支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切实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信息课的普及,利用好多媒体课件等。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陈立鹏、李娜: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民族教育部分解读,中国民族教育,2010,(9)。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9),人民教育出版社。3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