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4683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步练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第1课一、选择题1(2015新课标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据材料信息:一夫耕种可养活95人,体现了农业的收益丰厚,由此强化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故选A。B与农业收益无关;C因果关系颠倒;D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迅速。2(2014西安一中)耒耜经记载: “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

2、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应是()A耦犁B曲辕犁 C翻车D水排【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辕有越”、“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田器”等可知描述的是曲辕犁。故应选B。3(2015北京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BCD【答案】A【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谷雨节气,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时期”。节气表体现了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因此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体现了人们把这种认识用于生产

3、和生活实践,当选;错误,人们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错误,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4(2014铁人中学)我国自古就有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写春联的习俗。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的理解。由“五谷

4、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得知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所以选B。5(2014盐城期中)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出现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从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变化,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6(2015徐州统考)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

5、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尤其如此。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C。7(2015昆明市期末)“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三国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D【解析】此题答案为D。从题目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生产工具是筒

6、车。筒车是隋唐时期创制的灌溉工具。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A项时期出现了桔槔等灌溉工具;C项出现了翻车等也需要掌握。8(2014铁人中学)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答案】B【解析】从材料“左传鲁宣公十五年”判断是春秋时期,此时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公田是井田制下的土地制度所以土地归周王所有,受田者世代使用,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7、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故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是不对的。9(2014南昌二中期中)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根据“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可知,时间为汉代以后,首先排除A项;这项制度实施的标准是“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因此正确选项为B。10(2014浏阳一中)北魏李安世就均田问题上疏“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

8、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表明他主张()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B在维护私有制前提下限制土地兼并C增加土地租税以保证财政收入D恢复井田制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答案】B【解析】抓住材料核心信息即可,根据材料“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可知其主张在保持原来的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抑制过分的土地兼并。其他的说法无法从材料找到根据。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三刑侯与雍子

9、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摘自国语晋语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4)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 【答案】(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2)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先是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而成为私田。到春秋时期,铁质农具的使用,使私田的开垦数量越来越多。(3)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

10、得转让和买卖。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4)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了。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2010年8月18日,新余绣娘加班加点赶绣出的国内首套牛郎织女“夏绣邮票”面世,与真品邮票相媲美,将被中国邮政博物馆收藏。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

11、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和三哪个更能真实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答案】(1)牛耕技术。(2)材料三。其主要观点: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