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4400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0页
2018年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复习专题课件_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共70张PPT)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六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北京市专用)2013北京文综,36(3),12分,0.6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答案 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解析 地理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交通、政策、发展历史、科技、市场等。从经纬网图看出北岛比南岛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读图还可看出国内机场密度、交通干线网络密度都是北岛较高;

2、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知,北岛平原比例较大,地势较平坦。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在北岛,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解题指导 注意“与南岛相比”这一关键信息。对比两岛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判断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达清楚。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区域差异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7课标,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

3、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答案C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分区及界线。中国地理分区及界线的确定均有一定的指标依据,但界线附近两侧的地理差异不大,基本都是逐渐过渡的;因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导致秦岭淮河线在洪泽湖以东地区不与自然河道一致且无明显的自然标志,但其划分南方和北方的指标依据是客观存在的。故选C。2.(2017课标,2,4分)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答案D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苏南、苏北以长江为界,长江上修建了多

4、座长江大桥,说明长江对两岸的阻隔作用显著,形成苏北和苏南巨大的经济差异。知识拓展 苏南、苏北的差异巨大,如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人口密度等。3.(2017课标,3,4分)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C.资金 D.交通答案D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由材料信息可知,自1999年,江苏境内建成多座长江大桥,故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D项正确。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4.(20

5、15江苏单科,13,2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西部位于欧洲西部。两地区均为人口稠密区,A项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快,欧洲西部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B项正确;欧洲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以技术、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C项错误;相比欧洲西部而言我国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D项错误。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

6、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面两题。5.(2014浙江文综,5,4分)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答

7、案C 人均GDP最高的浙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0.83,远小于河南的7.74,排除A选项。城市化水平低的河南,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1.07,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排除B选项;河南的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7.74,最高,排除D选项。故选C。6.(2014浙江文综,6,4分)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答案D 青海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相对落后、人才缺乏,不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为7.74,说明水资源缺乏

8、,不利于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2.56,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小,不适合发展用耕地面积较大的产业,而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为0.29,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故选D。考点二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7课标,1,4分)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答案D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读

9、图可知,该剪纸反映的景观为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D项正确。解题关键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是关键。2.(2017课标,2,4分)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答案B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适合水运,船只成为人们日常的出行工具。3.(2017课标,3,4分)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答案D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川剧为四川剧种,豫剧为河南剧种,粤剧为广东剧种,越剧为江南剧种,D项正确。解题关键 了解我国不同剧种的主

10、要分布区是关键。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面两题。4.(2016浙江文综,7,4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答案B 此题为坐标图判读类问题,解题关键是看清看懂各坐标代表的含义及坐

11、标数值。依材料可知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越向右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B项和D项均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描述,依据它们在图中的左右位置关系可判断数值大小,即可判断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故可知B项正确。同理可知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向上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可知,A项和C项均错误。评析 此题难度中等,重点是对坐标图的判读,体现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5.(2016浙江文综,8,4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

12、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A 此题较易,数值大小表示单位能耗高低,无论哪一区域均应降低单位能耗,故A项正确,B项错误;重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均属高耗能工业,故C项和D项错误。6.(2014广东文综,2,4分)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答案B 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灾害。台风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海岸受侵蚀后退会威胁“海景房”,沿海地区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塌陷会危及“海景房”。南方沿海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

13、远并受重重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B项正确。评析 本题以热点问题“填海造房风”为切入点,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影响,材料较新颖,但难度不大。关键是注意“南方沿海”这一关键信息。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下题。7.(2014安徽文综,23,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B.、C.、D.、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由安徽地形特征来分析,西南部、南部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推断图例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原

14、地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面积一般大于城市化地区,故图例为城市化地区,图例为农产品主产区。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本题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为背景材料,很巧妙地把区域发展与区域环境特征联系在一起。解题关键是根据图中信息判读安徽省地形特征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8.(2017江苏单科,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甲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图甲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乙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图乙(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

15、及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 。(6分)(2)据图乙,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4分)(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3分)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 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解析 本题以粮食地区供需差异、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为背景,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等知识。(1)由图

16、可以读出我国高余粮地区主要分布在重要商品粮基地和西部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而高缺粮地区则分布在京津地区和长江以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且农业结构向花卉、蔬菜、养殖等方面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可以通过跨区域调粮、提高单产等措施来保障这些高缺粮地区的粮食供应。(2)由图读出大体规律:人口增长快的地区粮食增产慢,而人口增长慢的地区粮食增产快。再结合图中和现实中各市的空间分布大致分为苏南和苏北地区。(3)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再结合有机大米的实际,侧重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规律总结(1)分析某种资源在某区域富余或缺乏时均需要从供和需两方面考虑;

17、而缓解某种资源紧缺的措施主要是跨区域调配、提高利用率、节约等。例如,华北降水较少(供),而需水量大(需),因此采取南水北调、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等措施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审题方法(3)本题不需要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关注粮食品质”“农业示范区”“有机大米”等信息从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重点分析即可。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9.(2014四川文综,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

18、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沼泽水答案C 本题考查河流补给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知,该地降水较少,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夏季气温高,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河流径流深度大,远远大于降雨量,最有可能是因为气温高,冰雪融水补给河流造成的,因此C项正确。10.(2014四川文综,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答案B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特征。由降水和气温分布,判断该流域位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我国西北部地区,地表风沙大,山麓地区受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影响,山麓草青青,故A项错误,B项正确。柑橘生长

19、于亚热带地区,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C、D项错误。11.2016天津文综,12(1)(3),12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图1 北方古“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图2 新“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2)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6分)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发展外向型经济;

20、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出2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和材料可知,古文明中心逐渐衰落;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目前为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说明自然环境逐渐恶化。(2)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对外开放的前沿”,将更有利于这些城市的发展,为了抓住这一契机,这些城市需要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评析(1)本题难度较低,关键是由“水草丰美”、图中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目前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得出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12.(2015重庆文综,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21、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下图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9分)(2)湖、池、溪、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13分)(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中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筑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4分)答案(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22、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3)防火;防潮;防蚊虫;防雷击等。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背景主要考查园林建筑的影响因素及自然条件对园林特点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危害。(1)明清时期园林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要结合插图和文字材料内容从经济状况、市场、交通、劳动力数量及技术等方面分析。(2)营造园林水景要围绕“水”下笔,结合图例信息及有利于水景形成的条件来分析。(3)注意审题,题干中提到了该地古典园林的建筑以木

23、结构为主,因此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破坏木材的因素如火、潮湿空气、虫、雷击等方面分析。13.2014安徽文综,35(2),8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46%,曾承办国际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答案 境内多中低山,地形

24、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日数少),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解析 雪上项目比赛需要有一定坡度的地形、充足的雪量、较长有雪时间、适合户外活动的环境等条件,结合图中信息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分析即可。评析本题难度中等,综合性较强,体现了注重能力考查的命题思想。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和图提取有用信息,避免思路偏差。三年模拟 A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时间:20分钟 分值:40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下图为某年10月8日、9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5、。1.(2017北京丰台二模,6)此时段,我国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景象是()A.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叶落暮昏霞,寒露洗清秋D.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答案C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10月8日、9日,应该在寒露前后,选择C。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为春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的是白露前后;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描写的是秋初。2.(2017北京丰台二模,7)此时段前后,我国下列地区需重点预防的自然灾害是()A.华南地区的霜冻B.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C.江淮地区的伏旱D.西北地区的高温热浪答案B 本题考查气象灾害。华南地区没有霜冻,A项错误;此时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B项

26、正确;江淮地区的伏旱在7、8月份,C项错误;西北地区高温热浪应该在夏季,D项错误。2016年我国东北多地出现“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景象,雪打花灯,花灯映雪,吸引游人驻足观赏。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7北京西城期末,31)该次降雪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气温低,作物易受冻害 B.补充土壤水分C.积雪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D.利于害虫苏醒答案B 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根据题意,这次降雪时间在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基本没有农业活动,此时低温,但对农作物影响小,A项错误;冬季气温低且降雪,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能补充土壤水分,B项正确;此时并非农业活动的集中期,积雪对地面保温作用不

27、能体现对当地农业的影响,C项错误;降雪会冻死害虫,D项错误。4.(2017北京西城期末,32)正月强降雪造成农作物损失最大的地区是()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答案D 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地理。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此时正值冬小麦的越冬期,故损失不大,A、B项错误;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农业活动少,受冬季低温冻害的影响小,损失不大,C项错误;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高,农业活动较多,受冬季低温冻害的影响大,损失最大,D项正确。图甲、图乙分别为德国某地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5.(2016北京海淀期末,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

28、流水量丰沛但不稳定,通过人工运河调节水量B.山区地势起伏大,通过修建水桥可减小河流落差C.受西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大,因此屋顶坡度较陡D.地处板块交界,地震多发,房屋多采用木质材料答案C 本题考查气候、河流、民居等。德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丰沛且稳定,A项错误;根据德国水系特征和发展情况可知修建水桥主要是为了沟通河流通道,使河网更加密集,B项错误;德国受西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大,故屋顶坡度较陡,C项正确;德国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D项错误。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注意图中显示水桥为人工运河,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桥”。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6北京朝阳期中,24)图示山脉中属于我国

29、南方、北方分界线和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分别是()A.和 B.和C.和 D.和答案C 本题考查中国地形。读图可知,为阴山,为贺兰山,为太行山,为秦岭。其中,阴山和贺兰山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秦岭属于我国南方、北方分界线,C项正确。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关键是明确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7.(2016北京朝阳期中,25)甲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主要因为甲地()A.地势较高 B.纬度较低C.植被较多 D.云量较多答案D 本题考查区域差异。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纬度相当,地势较高的是乙地,A、B错误。甲地靠近海洋,降水多于乙地,D项正确。读华北地区某区域图,完成下题。8.(2015北京怀柔

30、一模,8)图示区域()A.适宜大力发展钢铁工业B.地势起伏和缓,以平原为主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公路AB段为东北西南走向答案C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A项错误;地势起伏和缓,以平原、丘陵为主,B项错误;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项正确;公路AB段为东南西北走向,D项错误。读云南省简图,完成下题。9.(2015北京怀柔一模,9)云南省()A.纬度低,热量充足,是我国粮食基地B.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C.河流湖泊众多,水陆空交通便利D.生物种类数量少,生态环境脆弱答案B 本题考查中国地理。云南省位于喀斯特地貌区,

31、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差,A项错误;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B项正确;地形崎岖,水陆交通不便,C项错误;山高谷深,生物种类数量多,生态环境脆弱,D项错误。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0.(2015北京海淀零模,3)图示区域()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答案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河流水文特征、降水等。图示区域山脉两侧气候类型相同,故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明显,A项错误;比小兴安岭纬度低,故自然带比小兴安岭丰富,生物种类多,B项正确;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流量不稳定,C项错误

3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D项错误。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明确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植被覆盖状况是关键。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引自沈从文边城。茶峒地处我国湘黔渝三省市交界)。据此,回答下题。1.(2017北京海淀一模,1)茶峒所在地区()A.山区植被茂密,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河流水运发达,河流一年中有春、夏两次汛期C.

33、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沿岸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生产发达B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60分钟 分值:56分)答案C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可知,茶峒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项错误;当地河流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没有春汛,B项错误;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项正确;地形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D项错误。解题指导 注意材料中“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这一关键信息,准确定位后确定其气候类型、地形地势特征。下图为贺兰山及附近自然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7北京西城一模

34、,7)图示地区()A.从干旱区向半干旱区过渡B.平原形成过程仅与外力作用有关C.农业靠冰川融水提供水源D.山地植被丰富,发展木材加工业答案A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等。读图可知该区域植被由西北的荒漠过渡到东南的草原,应该是从干旱区向半干旱区过渡,A项正确;平原形成过程还与地壳下沉有关,B项错误;农业区在宁夏平原,靠黄河水灌溉,C项错误。山地植被丰富,但坡度大,不适合开发,D项错误。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7北京朝阳二模,8)图示地区()A.位于我国西南山区B.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C.春季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生产D.主要运输方式为内河航运答案C

35、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可知,该区域民居为窑洞,应该是黄土高原地区,A项错误;以流水侵蚀地貌为主,B项错误;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C项正确;该区域河流落差较大,泥沙含量高,水量小,季节变化大,不适合航运,D项错误。解题关键 根据图中窑洞多、地表千沟万壑等特点准确判断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是关键。4.(2017北京朝阳二模,9)图示聚落中()A.农田临近河流以方便灌溉B.农田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民居远离山坡以利于修建D.民居靠近坡地上部可避免滑坡答案A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图中农田接近河流应该是为了方便灌溉,A项正确;读图可知农田位于坡地下部,B项

36、错误;民居依山坡而建,C项错误;民居靠近坡地中下部,D项错误。解题指导 从图中找到农田、民居、河流等,并分析它们的位置特征及原因。“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村行)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写下的诗篇。据此,回答下题。5.(2016北京海淀二模,1)据文中描述推测()A.“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是由石灰岩溶蚀形成B.“数峰无语立斜阳”中的斜阳使数峰的影子均朝西C.“棠梨叶落胭脂色”是指由视觉感受到的秋天景象D.“荞麦花开白雪香”中的荞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答案C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万壑是黄土高原特有景观,由流水侵蚀形成,A项错误;由“晚籁”可知本诗

37、中斜阳是夕阳,夕阳使数峰的影子均朝东,B项错误;“棠梨叶落”应该为秋季景色,为诗人视觉感受,C项正确;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玉米,D项错误。解题指导 注意“万壑”“叶落”“荞麦”“陕西”等关键信息。“万壑”“陕西”说明是黄土高原。明确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叶落”说明是秋天。明确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并不包括荞麦。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6北京东城一模,4)与甲河段比较,乙河段的流量与主要成因分别是()A.大,雨水补给量大 B.小,城市的用水量大C.大,支流补给量大 D.小,蒸发与下渗量大答案D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读图可知,该区域为干

38、旱半干旱地区,甲河段位于乙河段的上游,由于蒸发和下渗量大,乙河段流量小于甲河段,D项正确。解题关键 准确判断该区域为干旱半干旱区及甲乙所在河流是内流河且甲河段在乙河段的上游是关键。干旱半干旱区的内流河下游地区往往比上游地区水量少。7.(2016北京东城一模,5)图中绿洲()A.规模与水资源多少相关B.规模与城市等级负相关C.属于经度地域分异规律D.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答案A 本题考查水资源。图中绿洲分布在有水的地方,规模应该与水资源多少相关,A项正确;绿洲规模和城市等级没有关系,B项错误;图中绿洲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项错误;由于水资源较少,故不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D项错误。知识拓展 绿

39、洲:指沙漠中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川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下面两题。8.(2015北京海淀一模,10)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下沉式窑院黄土土质黏重B.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C.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D.顶尖坡陡森林资源丰富答案C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下沉式窑院 是因为黄土的直立性强,A项错误;房屋高架是为了防潮,B项错误;墙厚窗小是因为炎热干燥光照强,C项正确;顶尖坡陡是因为降水多,D项错误。9.(2015北京海淀一

40、模,11)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A.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B.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C.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D.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答案C 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20分)10.2017北京丰台二模,40(2)波河横贯意大利产量最丰富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读图,回答问题。描述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特点。(8分)答案 分布不均;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下游及沿海地区较少;支流地区分布较多,干流地区分布较少;多分布在海拔2001 000米地区。解析 本题考查聚落区位。读图可知,该区域聚落总体分布不均,河流上游地区多,下游地区少,支流地区多,干流地区少,多数分

41、布在海拔2001 000米地区。解题指导 点状分布类试题从“哪里多,哪里少,沿什么分布”分析其分布特征。观察图中聚落的位置与地形、河流的关系。11.2016北京丰台一模,36(1)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央视2016猴年春晚在“一带一路”的构想和“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下,以北京为主会场,同时设置了西安、泉州、广州、呼伦贝尔四大分会场。在广州、呼伦贝尔两地中任选其一,描述其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答案 广州:位于低纬度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无结冰期,汛期长);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42、。呼伦贝尔:纬度较高,地处内陆,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开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且有结冰期);自然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带等方面描述广州或呼伦贝尔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解题指导 注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所包含的要素。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特征,进一步确定其自然植被类型;根据地理位置及图中山脉分布判断地形类型及特征。根据气候和地形分析河流水文特征。1.2017北京顺义二模,36(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

43、区还有乔木型茶树。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C组 20152017年高考模拟创新题组 综合题材料二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从地理角度分析,在这片面积不大的西南地区为什么形成了30多个兄弟民族。(8分)答案 横断山区自然环境差异大(2分),形成不同的文化和风俗。(2分)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各群之间难以联系、沟通(2分)。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外来文化也难以进入,使该区域的文化很难被同化。(2分)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面积小、民族多说明环境差异大,且不同环境之间沟通难度大。解题指导 注意“30多个兄弟民

44、族”这一关键信息,说明该区域地理环境封闭、自然环境差异大,结合其地形、交通等条件进行分析。2.2017北京朝阳一模,41(1)国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2016年已超额完成1 000万人脱贫目标,同时出现一些成功案例。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读图,回答下题。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10分)答案 甲区域:土地荒漠化。(2分)自然原因:气候干燥,降水少;大风日数多;(气候异常)地面多沙质沉积物;植被稀少。(8分)乙区域:水土流失。(2分)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面坡度陡,地表径流流速快;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差,易被侵蚀。(8分)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问题。甲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从干旱、大风、沙源、植被覆盖等角度回答。乙地在东部季风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从降水、坡度、地表物质、植被覆盖等角度回答。解题关键 明确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别是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