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专题三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真题引路 考点 考例 考频 命题分析 中华文化 2017全国卷,39(3)2012新课标卷21 2013课标,19 2013课标,39(1)10年 3考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力量等知识。1、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最新考纲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侧重点 见证 考点一:中华文化的特点(基本特征)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侧重强调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 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中华
2、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区域性:区域各具特色 民族性:民族文化 随堂练习 P 160 2、(2017天津文综,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B.C.D.随堂练习 P1603、(2016天津卷,10)
3、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 随堂练习 P160 4、(2015福建文综,29)下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A.B.C D.随堂练习 P1616、(2015广东文综,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
4、方天气多寒凉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注意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仅指中华文化能和外来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也指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入其他文明。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
5、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善、结合、融合、借鉴等。随堂练习 P 161 8、考点三: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贡献 意义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随堂练习 P 161 5、(2015重庆文综,12)古琴音乐()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6、A.B.C.D.随堂练习 P 161 7、(2015福建文综,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拓展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答题要素:党的领导正确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文化创新途径民族精神文化强国 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中华文化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