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根与德勒兹皮凯摘要:笔者旨在试图德勒兹所著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中的相关理论,对培根作为德勒兹的图式美学来进行分析这一问题来进行解析。本人主要通对培根绘画方式的梳理来进行讨论与研究。关键词:感觉;培根;德勒兹一、培根的“第三条道路”弗朗西斯培根是 20 世纪著名的英国画家,他的绘画生涯开始的很晚,但在整个艺术史上,他的艺术道路可算得上不同一般。培根放到今天可算的上是绘画界的偶像式人物,他身上有着大众眼中的艺术家特征:忧郁、感性、反叛、同性恋等等。他的作品个性鲜明,从一开始便具有很多艺术家一辈子都在追寻的独特个人绘画语言。而他自己却不觉得自己是天才型画家,他只是认为自己有更好的运气和更敏感的
2、洞察力。在培根的作品中,常以人、动物的形象为主题,背景为大片平整鲜艳的颜色,没有一个日常视觉中的熟悉场景,也没有一个惯性的人物,我们只能称他作品中的主体为状似人的人。经常出现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交合,痉挛式的、扭曲式的,我们不知道画面中在发生什么,而是在等待着发生什么。仿佛所有一切绘画的传统经验在培根的作品中都变得不能发生作用了,画面中身体上流动的颜料,五官、肢体的错位或挣扎,突然出现的打破空旷背景的线条,这一切就像一个运动场,运动员在准备起跑,而我们在观看培根绘画的时候就像在等待着哨声,期待着发生什么,使我们能驻足在培根的作品前面。培根虽然受到了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却又不能够把他划
3、分进去,他不属于任何流派,纵观整个绘画史也找不到一位和他风格类似的画家。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都还处于可以让我们理性的去看待绘画,去分析画面的结构、作品隐含的意义等。而培根的出现,则是让我们完全进入感性的领域,用身体而不是头脑去感应他的作品,让我们的视觉系统直接的不经任何思考的给予我们身体反应。德勒兹称培根在具象和抽象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他不是让自己去服从于艺术,而是让艺术服从自己,为自己说话。二、培根作为德勒兹的图式美学在德勒兹的美学系统中,培根是很为重要的一个范本。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中,德勒兹的叙述风格和培根的绘画颇为相似,都是在反逻辑与反叙事的,用看似随性的感性的阐述方式来取
4、代了逻辑梳理,而构成新的“感觉的逻辑”。(一)创造新的“形象”在培根之前,几乎所有流派的画家通常会“形象化”地去处理画面中的主体,使其具有显著标志,具有辨识度,主体能够与画面的结构、背景产生联系。在传统绘画发展的过程中,除去具象之外,另外有了两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种是抽象,另一种便是形象。在感觉的逻辑一书中,德勒兹认为培根他不是在“形象化”,而是在创造出一种新的纯粹的“形象”。形象化是形象与周围的事物、场景建立联系,具有场景化或者戏剧化的发生,这是传统绘画中一直存在的形象产生叙述性。而在培根的画作中是在去除叙述性,画作中产生的是纯粹的“形象”,这个形象没有身份特征,没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来自哪
5、里,甚至没有性别。画作中的形象是孤立的、紧张的、抑郁的,没有给予人们想要的信息,观众不知道画面中在发生什么。在平整的鲜艳的背景中,一种从未见过的,不可言说的培根式的形象,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形象”而存在,培根在消除可理解性。(二)用身体去感觉而不是思考“培根一直在说,感觉是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东西。”【吉尔德勒兹,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p.48】。“感觉”是塞尚给予通向形象的一个简单的名字。这里所谓的形象到底是什么,培根所说的范畴、层次又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感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培根這里想要创
6、造的形象是要能够直接对神经系统起作用的。而抽象的形式事需要经过头脑思考的。培根所提到的范畴与层次,便是感觉的一种延续性,也就是绘画中的系列创作。诸如培根作品中的三联画等,那些蜷缩的形象身上,运动的感觉,紧张的交互起着作用,不知道是平面的色彩在卷缩包裹着身体,还是身体要舒展开去与平面的饱和的色彩相交融。作品在运动中使我们的感觉具有连续性,并从多个层次的不同感觉引发身体的各个范畴的感觉器官一起调动,加上三联幅的处理方式,将三种层次或者说感觉共存。感觉必须包含在不同的构成层次中。“根据瓦雷里的一个说法,感觉就是直接传达的东西,避开了绕圈子活着一个无聊的、需要讲述的故事。”【吉尔德勒兹,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p.48】。在培根的绘画中一直在抹除叙述性,不要在画面中讲述故事,而是通过纯粹视觉层面引发观者的身体的直接反应。培根画作中那些变形的人物都是静止不动的,伫立于原地的,这是一种原地的运动,是一种运动的感觉,是原地的痉挛。培根在将感觉形状化产生形象,他要画出看不见的力量,用视觉化的“看不见的力量”来带给观众身体上、肉体层面的直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