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927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月考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闫利峰第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试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 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权力机关有 首席执政官 长老会议 公民大会A B C D2梭伦改革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是A国王与贵族 B贵族与平民C贵族与奴隶 D国王与贵族3雅典的“山地派”都是债务奴隶 大都居住在山区 不能享受公民权 主张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A B C D 4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提出了强的改革要求。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商业奴

2、隶主要求分享“山地派”的政治权利B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实行激进社会变革C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D工商业奴隶主要求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颁布“解负令”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设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 BC D6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7.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井田制的瓦

3、解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新兴地主的出现 百家争鸣 频繁的争霸战争A BC D8. 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9.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10.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

4、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A.废分封、行郡县 B.移风易俗 C.制定连坐法 D.重农抑商12.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象说明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 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A B C D13.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牛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

5、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14.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 B.曾被其他政权吞并 C.曾多次迁都 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15.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均田制的实行 俸禄制的实行 迁都洛阳孝文帝亲政北魏统一黄河流域A B. C D.16.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C.30岁

6、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17.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18.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 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A B C D19.宋太祖下列改革措施中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行政权改革-机构重叠-财政困难B.财政权改革-机构臃肿-财政困难C.军权改革-兵将不识-战斗力削弱D.军权改

7、革-藩镇消失-外部威胁消失20.北宋初年实行“更戌法”,产生的后果是 A. “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B. “兵无常帅,帅无常兵”C. “方镇相望于内地” D. “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21.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 B . C . D.22.北宋初年所设参知政事的目的在于 A.使调兵与统兵权相互牵制B.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C.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D.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大全23.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A.保甲法 B.均输法C.农田水

8、利法 D.免役法24.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A . B . C. D.25.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月考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闫利峰第II卷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计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

9、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4分)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

10、因。(6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秦国)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隧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商君书垦令 材料二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风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入顷,县令、郡丞六顷。更糊目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卷110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一说“灭庐井而置阡陌”的实质内容是什

11、么?材料说“(井田)废久矣”,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一看,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 (8分)(2)据材料二,说一说北魏推行什么土地制度?土地分配的特点是什么?这一土地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8分)(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请说一说你对“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上曹言:“教阅保甲,公私

12、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356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世风俗 回答: (1)材料一、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理由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三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6分) (3)三则材料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说明理由。(4分)吉林二中

13、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月考考试高二历史答案 分值:请标清每道题的分值高二历史答案 分值:100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BCCAADAACA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ADDAADBACDBA26(1)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2)刑法严酷,赋税沉重。(3)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封建经济;富国强兵的措施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求,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学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27答案(1)实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保护

14、封建土地所有制;原因:铁器和牛耕推广,新兴地主的经济、政治势力增大思想:重农。(2)制度:均田制;特点:按生产资料拥有(如牛)、人员差别(官民不同)等分配,具有阶级等级性。作用:有利于农业恢复,保证了税收。(3)启示:“土地制度”只有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不断增加社会效益。28答案:(1)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1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材料2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斟贫”,“使民失业”。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其危害大,但材料三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变法不单是青苗水利法为百姓之害,关键是败坏了世道人心,危害久远。 (4)一致。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者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