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探究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课程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对现代育人的需求,因此,新的课程内容体现了时代精神,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学发展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一线教师未能把握新课程精髓:一堂好的美术课,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同时加强美术基础能力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美术教育者应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寓教于乐,尊重学生,积极师生互动,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关键词: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实践启示 思考 师生互动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
2、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也是力度最大、变化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全局的重大改革。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以制定新的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课程标准和实施课程标准为重要标志,体现了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等价
3、值,尤其是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帮助学生规划人生是根据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普通高中美术教师有幸多次接受县、市、省三级新课标培训,并现场聆听教育改革专家们对新课标的精辟解读和诠释,深感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进程、发挥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作用、把握新课程的价值精髓是每一位一线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因此,我不揣浅薄,把在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究中得到的几点启示与思考呈现给大家,权以引玉,言之有过或举之未及,敬请批评指教。一、联系生活,切近生活要想切实上好一堂美术课,符合新课标的主旨内涵,必须将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教学内容远
4、离实际生活就变得枯燥乏味,了无生趣,显然不会为学生所乐于接受。高中生本身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也具有对美术活动的基本需求,比如穿着打扮、选购物品、观看影视作品、阅读报刊杂志,尤其是动漫形象的模仿与尝试创作等,要想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选择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或将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才能有效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一课,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运转,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电脑、网络、动漫纷至沓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本土文化,很多学生
5、对一些传统文化精髓已难以触及,民间美术作为本土传统文化的小支就更不用说学生会对之有多少了解。但上升到文化高度,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需要真正让学生对之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因而我从三个方面把本课教学内容向实际生活靠近。一是讲自己小时候做的泥玩具故事,从而诱发学生热烈回忆自己儿时玩玩具的童年趣事;二是积极搜寻民间的艺术品;三是在互联网上搜集民间工艺品的起源、发展、产地等资料,为搞模拟民间艺术品拍卖报价做准备。通过以上实践,学生兴趣大涨,课堂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甚至比预期还要好一些。二、体验与实践美术体验与实践是学生接受美术知识,恰当运
6、用美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在情感、价值观上达到“精神成人”状态,进而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有所突破的必由之路。对于学习,人的共性是只有有所需求,才会主动探索、研究、实践并且锲而不舍。因此,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要想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又不完全脱离教材,教师就要通过出乎学生意料的、悬疑的并且十分巧妙的问题设计、主题设计、案例设计、情景设计等方式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有体验欲望并迫不及待地付诸实施。在此过程中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原理、规律,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才能有效激活课堂教学,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事死如事生古代墓室壁画一课的悬疑设计,以徐州汉墓为例
7、,列举许多历史疑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播放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探索与发现中一期关于徐州汉墓的录像光盘,等等。三、夯实美术基础知识,培养美术基本表达能力美术基础知识、基本表达能力培养仍然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之教学目的的根本。新课程标准设定的美术教学九个模块应在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表达能力的支撑下进行。就如欣赏一部好的汽车,如果不了解这部车的构造、引擎动力、气缸排量、驱动方式、安全措施,缺乏驾乘,舒适体验,显然不能真正地感受到一部好车的真正魅力。同样道理,仅以像与不像、好看与不好看来评判美术活动,而不是以美术的造型特点、色彩、空间、材质、思想、内容等方面来评判必然流于肤浅。例如美术作品可以都不像吗走进抽
8、象艺术这一课。抽象艺术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表现,通过点、线、面、色块、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但学生一接触这些抽象作品便提出“看不懂,儿童也能画出来,为什么叫名画?”的质问。面对学生的这种排斥感和质疑,教师应从美术基础知识出发,创设情境,顺向诱导。以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为例,我首先播放爵士乐,配以百老汇大街的夜景,让学生感受音符的跳动和街景的斑斓色点与该画的通感把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四、创设艺术情境,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独到见解,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来寻求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合理运用
9、幻灯、电脑、网络、多媒体课件、美术组织、美术活动等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眼界,诱发学生的“灵光一闪”,即创新思维,从而提出个性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个性见解,教师要有驾驭能力,尊重其见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多少都可以对美术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而这个平台需要教师去搭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能力把握方向,给予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切磋,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完善结合。五、把握精髓,驾驭教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执行新课标
10、实施的主导者教师对教材的驾驭、把握能力。新课改培训三番五次,我发现许多一线的普通高中美术教师教学依然如故,或流于课改形式,显然没有体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因此一线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变革,有决心、有信心、有勇气、有激情去探索去研究,去充分准备,并积极迎接变革带来的挑战。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需求,用好教科书,把握好教科书与学生之间适度的位置和关系。其次,教师要不断地以改变教学观念,反思、评价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牢固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最后,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发展,通过阅读,多渠道接收美术信息,与进俱进,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
11、改革提出的挑战。普通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驿站,高中美术课程将是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扎实基础、满足发展需求、规划人生的重要课程。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探究能力、知识组织归纳能力、技术能力、从整体关系思考和认识能力等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普通高中美术教师应吃透本次课改精神,把握新课标价值精髓,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在教学中运用美术术语、贯穿艺术观念、创设艺术情境、尊重学生意愿和独到见解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及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能力,提高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自觉坚持新课程改革并有热情和有信心实现新课改的根本体现。而坚持新课改的自觉性源于对素质教育的深刻认识,热情和信心来自于教育工作者对祖国未来、对下一代国民成长的神圣责任。只有全体一线美术教师认识不断提高和统一到这一层面,本次课程改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参考文献:1吕斯百.艺术教育.1943.2教育部办公厅.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2001.7.3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5广东教育厅编.高中新课程:美术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2005.11.6秦秀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华北师大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