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脊轩志一、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_ 今义:寺庙的住持2.墙往往而是古义:_ 今义:常常二、一词多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乳二世 ( )(2)客逾庖而宴 ( )(3)执此以朝 ( )(4)吾家读书久不效 ( )2.名词作状语(1)雨泽下注 ( )(2)东犬西吠 ( )(3)前辟四窗 (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二)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多可喜,亦多可悲 ( )( )四、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翻译:_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翻译:_3.得不焚。( )翻译:_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
2、翻译:_5.尝居于此。( )翻译:_6.室西连于中闺。( )翻译:_7.其制稍异于前。( )翻译:_8.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翻译:_9.明月半墙。( )翻译:_五、语句翻译1.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翻译:_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翻译:_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翻译:_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翻译:_5.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翻译:_6.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翻译:_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翻译:_答案解析一、答案:1.一丈见方 2.处处、到处二、答案:1.名词,朝北
3、开的窗户/动词,面向、面对/名词,刚才/动词,奔向、趋向/连词,假使2.动词,得到/动词,捕获/动词,能够/动词,看到/动词,具备/动词,得意、满足/名词,收获、心得3.名词,美景/动词,胜任、禁得起/动词,战胜、打败/动词,胜过、超过/形容词,优美的/形容词,盛大的/副词,尽、完4.动词,离开/动词,除去、去掉/动词,相距、远离/动词,前往、到别处5.助词,形容词、副词的后缀,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的样子/连词,表转折,但是、然而/动词,同意、以为对/代词,这样6.动词,超过/动词,看望/副词,过分/动词,犯错误/形容词,过分、太甚/动词,经过/动词,怪罪、责难7.动词,叫做/动词,告诉/动
4、词,认为、以为/动词,称为三、答案:(一)1.(1)喂养 (2)吃饭、用饭 (3)上朝 (4)取得效果2.(1)向下 (2)朝西 (3)在前方 (4)亲自、亲手(二)可喜的事情 可悲的事情四、答案:1.判断句 项脊轩,过去南面的阁子。2.判断句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3.被动句 能够不被烧毁。4.状语后置句 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5.状语后置句 曾经在这里居住。6.状语后置句 这个屋子西面与中闺相连。7.状语后置句 修好的阁子在形式上跟以前有些不同。8.省略句(倒装句) 我从成童就在项脊轩中读书。9.省略句 明亮的月光(能够照到)半个墙壁。五、答案:1
5、.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采分点:“楯”“胜”)2.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情,也有许多可悲的事情。(采分点:“然”“多”“亦”)3.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随后又砌了墙,一共变了两次。(采分点:“始”“为”“已”“凡”)4.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去世的母亲当年对她很好。(采分点:“妪”“先”“乳”“抚”“厚”)5.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呀?”(采分点:“过”“竟日”“类”)6.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无法控制。(采分点:“瞻”“如”“令”“号”“禁”)7.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枝繁叶茂)已经像车篷一样高高耸立了。(采分点:“手”“植”“盖”)